火药之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火药之灾》节选于晚清政论家薛福成《庸庵笔记》[1]的下卷。
原文
同治六年四月初五日,河南荥阳县城中忽闻轰声,震空迅厉,似从东来。县令派差四出查问,始知城东七八里,有甘肃委员运解洋药及铜帽车十二辆,正遇石坡,骡惊车覆,擦动铜帽,洋火进发,连及五车同时轰烈。车夫、居民死者二十余人,民房震坏三四十间,洋药轰失百二十桶,铜帽轰失一箱十万颗云。
是年十月二十五日武昌火药局灾,询系陕甘火药局晒药不检,延及城内之制药局,轰动半里外之药库,附近居民死伤不少。又闻同治四五年间,山东省城有委员解火药至济宁者,舟泊泺口,厉城县知县陶某往送之,登舟与委员叙谈,良久乃别。既登岸,委员在船首拱揖,陶某登舆还揖,忽闻辖然震动之声,烟焰迷目,船与委员皆已不见,岸旁有一古庵亦不见。须臾,则本片砖瓦与人之骨节纷然堕下,盖船与庵及委员俱为火药所轰矣。陶某之舆,夹在庵船之中央,独得无恙,不解其故,惘惘然驰归县署。
呜呼!自枪炮盛行以来,火药之害既酷矣,而局库舟车偶因失慎而遭劫者,亦复不少。然其所遭似有定数焉,又有遭之而仍免于难者。彼鄂省被害之民,迫于地势者,无论矣。若荥阳城外之居民,何其不幸?而登舆之陶某,又何其幸也?盖一则无妄之灾,一则非望之福也。
著作简介
《庸庵笔记》是晚清政论家薛福成的一部见闻笔记。此书体例、分类及编目虽皆由作者亲手所定,然生前未及刊行,后由其子薛慈明将遗稿交薛氏门人萧山陈光淞校理,于光绪廿三年(1897)刊行问世。先后有光绪廿三年遗经楼刊本、宣统二年(1910)扫叶山房刊本、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本,1935年鲍赓生新式标点,编入上海新文化书社“笔记小说丛书”,1937年又有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又有《清代笔记丛刊》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标点本。今据《笔记小说大观[2]》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