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潘刚 | |
---|---|
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
出生 |
1970年 内蒙古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企业家 |
潘刚,男,1970年出生,籍贯内蒙古,中共党员,中欧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正高级经济师。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2],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4],“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5]。
2002年,潘刚32岁,出任伊利集团总裁,是当时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最年轻的总裁。2005年,35岁的潘刚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当年伊利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凭借着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卓越的战略规划能力和统御全局能力,潘刚带领伊利实现了健康稳健发展,持续领跑中国乳业,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蝉联亚洲乳业第一。
据2018年伊利企业年报显示,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近800亿元,同期增长16.89%;营收较上年实现百亿级增长(增长高达115亿元),创历年来最大增幅;净利润64.52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期增长10.32%,再创亚洲乳业新高,其中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33%,持续稳居全球乳业第一。这一指标彰显了伊利作为乳业龙头所具备的超强盈利能力及潘刚的卓越经营管理能力。
目录
人物履历
1992年7月,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后加入伊利集团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
1992年7月-1993年7月,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车间工人、质检员;
1993年7月-1994年11月,伊利集团冷冻食品公司质检部部长;
1994年11月-1996年11月,伊利集团冷冻食品公司生产部部长;
1996年11月-1999年12月,伊利集团矿泉饮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总支书记;
1999年12月-2002年7月,伊利集团总裁助理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
2002年7月-2004年7月,伊利集团董事、总裁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
2004年7月-2005年6月,伊利集团董事、总裁;
2005年6月至今,伊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人物荣誉
2018年获得“金骏马蓝筹上市公司卓越总裁奖”
2017年获得《哈佛商业评论》中国管理实践的至高荣誉——“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全场大奖,并问鼎“中国百佳CEO榜单”。
2011年获得"亚太绿色经济杰出领袖奖"
2011年获得"绿色卓越先锋奖"
2010年获得由世博局颁发的"杰出管理者奖"
2010年获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人物"
2010年获得"中国年度十大气候公益企业家"
2010年获得"全球绿色经济十大领军人物"
2010年获得"改变中国的商业力量企业领袖"
2010年获得"亚太杰出商业领袖"
2009年获得"2009年度十大华人经济领袖"
2007年获得"2007中国十大创业领袖"
2007年获得"俄中友好最具风采企业领袖奖"
2006年获得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
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5年获得"中国优秀品牌领袖"
2005年获得"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十大风云人物"
2004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业内贡献
开启中国的"液态奶时代"
1999年,潘刚组建了伊利液态奶事业部,随即兼任了液态奶事业部的总经理。在没有成立液态奶事业部之前,伊利液态奶的收入只有6000万,在潘刚的带领下,2000年伊利液态奶业务就实现5亿的收入,2001年达到12亿,2002年达到24亿,2003年达到46亿。伊利液态奶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中国乳业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改变了中国人的饮奶习惯。同时,液态奶业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伊利其他产品品类(冷饮、奶粉)的快速发展,全面促进了伊利整体管理能力的提升,使"伊利"品牌家喻户晓。
攻克"乳糖不耐"的行业难题
在解决了地域、保质期的限制,让中国人能及时喝上牛奶后,潘刚又发现一个问题,90%的中国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的现象,喝完牛奶之后,肠胃会不舒服。作为乳业的领跑者,潘刚认为伊利有使命去攻克这个问题,他提出:在伊利人眼中,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喝牛奶的,一种人是不喝牛奶的,伊利人的使命就是要将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喝牛奶的人--享受牛奶营养与健康的人。当时,伊利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款乳糖水解牛奶--"舒化奶",这款产品让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群也可以舒适地饮用牛奶。
把握奥运、世博契机推动中国乳业升级
潘刚的敏锐洞察力,使中国乳业把握住了奥运、世博等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促进了中国乳品质量向国际一流标准看齐的步伐。同时,通过倡导健康的理念,伊利与国际大事件的结合也提升了中国全民饮奶、提高体质的意识。
在中国申奥成功之时,潘刚就提出伊利要全面提升产品品质,达到奥运标准,成为奥运会的唯一乳制品供应商。为此,伊利全面升级了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伊利成为了唯一一家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提供乳制品的企业。2010年,中国又迎来了另一场盛事,上海举办世博会,正是有了奥运会唯一乳制品供应商的成功经验,通过精心的准备,伊利当仁不让的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乳制品供应商。至此,伊利成为了中国唯一一家符合奥运会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也是中国唯一一家符合世博会标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2017年8月30日,北京冬奥组委与伊利集团正式签约并对外宣布:伊利集团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伊利成为中国唯一同时服务夏季奥运和冬季奥运的健康食品企业,成就中国乳业新的里程碑 。
借助于奥运、世博等大事件的契机,潘刚带领下的伊利,不但将中国乳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升级到一个新高度,同时也让伊利这个中国乳业品牌借力国际大事,为世界所知晓。通过服务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媒体、运动员及游客,伊利彰显了中国乳业的实力,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推进中国乳业国际化进程
在潘刚的带领下,伊利通过实施"全球织网"的国际化战略,为推动中国乳业转型升级、深化全球乳业合作提供了新方向、新路径,有效提升了中国乳业在全球业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搭建了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和全球市场体系,伊利用全球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在新西兰,伊利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在欧洲,成立中国乳业目前为止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美国,伊利主导实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创造了企业主导实施全球智慧交流的最高模式。
2014年,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乳业排名"中,潘刚带领的伊利集团排名第10位,成为全球乳业第一阵营中的唯一亚洲乳企,提前两年进入世界乳业10强。2015年,伊利蝉联世界乳业10强。2016年7月25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伊利排名上升2位,连续位居全球乳业8强[9]。 2018年7月26日,荷兰合作银行(RABO BANK NEDERL-ANDS)公布了2018年“全球乳业20强企业排行榜”。榜单显示,伊利集团继续蝉联亚洲第一,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11]潘刚带领伊利所取得的成绩,在中国乳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打造中国母乳数据库 以创新引领未来
潘刚多次提出,"不创新、无未来"。在他带领下,伊利以创新为引领,整合全球优势资源,为推动中国乳业发展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动力。2007年,伊利建成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通过持续的中国母乳研究,伊利将研究取得的母乳研究数据库成果运用于配方研发,打破国外奶粉的强势垄断地位,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不断精进,走出了一条属于国人的科技发展之路,引领中国乳业迈向发展黄金期。
在潘刚带领下,伊利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在中国母乳数据库基础上,攻克了婴幼儿配方奶粉蛋白质母乳化的技术难题,研发出"金领冠"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2015年,伊利整合全球优势创新资源,升级了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紧握具有庞大群众基础和定位精确的母乳研究数据资料,伊利依托全球化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在"适合中国宝宝"的配方奶粉研发上,不断突破创新,引领未来。
倡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潘刚提出了"厚度优于速度、平衡为主、责任为先"的"伊利法则"。在该法则引领下,伊利集团在行业内率先倡导"绿色产业链"发展理念,坚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以对社会履责的实际行动贯穿企业发展始终,推动了中国乳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在潘刚的倡导下,伊利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示范效应。伊利积极对中国奶农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将行业发展趋势和奶农实际需求进行密切结合,推出了"牛二代训练营",为中国乳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具备现代养殖技能且熟悉乳业发展趋势的现代牧场主。此外,伊利还推出产融结合的"产业链金融"模式,开展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大对产业链合作伙伴,尤其是上游奶农的资金扶持。2014年至今,伊利在全国范围内发放奶款超过600亿元,为2700余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扶持,累计融资金额为138亿元,带动500万养殖从业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人物妙语
在伊利人眼中,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喝牛奶的,一种人是不喝牛奶的,伊利人的使命就是要将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喝牛奶的人--享受牛奶营养与健康的人。
全球10强成绩的取得,让我们更感思恩。思字有田,让我们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家的食品企业,和土地关联,和数百万奶农、数十万合作伙伴和员工关联;恩字有因,让我们时刻知道归因,知道一切成绩的取得来自消费者的信任,来自国家和自治区给予的支持。
我的左眼是"望远镜",右眼是"显微镜"。作为管理者,既要着眼长远,明确战略方向,也要重视细节,做好精确管理。
无创新,无未来。
伊利更愿意享受创建游戏规则的快乐,而不是钻游戏规则的空子。登高莫问顶,途中耳目新。
先做伊利人,后做伊利事;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
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
伊利虽然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但还处在青春期,我们保
持年轻的秘诀,就是持续的创新。
创新能让一家公司走向优秀,而责任才能真正让一家公司通向伟大。
伊利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承着一个"扁担原理",一头是利润、一头是社会责任,我认为只有二者平衡,企业才能步履轻松,才能走的长远。
"用全球的优质资源更好的服务中国的消费者",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面对全球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环境,伊利唯有稳固本土优势,同时汇聚全球能量,才能在全球乳业版图中发挥更大的影响,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
人物故事
1)梦想与行动、眼光和魄力
当伊利还是一家国内中小规模乳制品企业时,潘刚就曾有句名言,"在伊利人眼中,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喝牛奶的,一种人是不喝牛奶的,伊利人的使命就是要将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喝牛奶的人--享受牛奶营养与健康的人。"如今,伊利年收入已超过600亿元,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蝉联亚洲乳业第一。每天,将近1亿份伊利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每年,有13.5亿人次中国消费者享用到伊利产品。没有人再会把潘刚当年的话当作玩笑,也没有人会不佩服潘刚当年提出梦想时的眼光和魄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潘刚专门邀请了多家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共同探讨如何能将牛奶快速地销往更多地方,让更多的人方便地买到牛奶。经过研究,潘刚发现“事业部制”是最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因此,他构建了中国乳业第一个“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将最具发展潜力的液态奶确定为业务核心,设立了伊利目前仍规模最大的产品事业部——液态奶事业部。事业部制让伊利成功布局全国市场,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产业结构。在没有成立液态奶事业部之前,伊利液态奶的收入只有6000万,在潘刚的带领下,伊利大力发展液态奶业务,2000年液态奶业务就实现5亿的收入,2001年达到12亿,2002年达到24亿,2003年达到46亿。潘刚的战略选择,不仅让伊利得到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中国乳业的成长,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改变了中国人的饮奶习惯。
进入新世纪,乳制品消费陷入低迷,很多企业陷入市场红海,单纯用价格战进行博弈。潘刚却敏锐地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对乳制品的需求趋势必定是丰富和个性化的。于是,潘刚再次带领伊利开启了一场意味深远的变革--用大数据洞察消费者需求、升级全球创新合作模式、整合全球最优资源……如今,当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时,潘刚的"乳业供给侧改革"已成为了业界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和对标学习。
可以说,前瞻视野和快速行动让潘刚统领下的伊利总是先人一步,占领着市场的制高点。
2)办公室里的两幅照片:创新和国际化思维
环顾2016年全球乳制品行业及企业的发展态势,伊利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竞争持续加剧的环境中,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业绩下滑的残酷现实,然而,伊利却实现了逆势强劲增长,2018年伊利营业总收入795.53亿元,净利润64.52亿元,双双持续增长并蝉联亚洲第一。潘刚的经营之道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潘刚董事长办公室里的两幅图片似乎透露了一丝玄机,一幅是2015年潘刚参加中美企业家峰会时的合影。照片中,潘刚正与"股神"巴菲特、苹果公司CEO库克热烈交谈。据介绍,当时三人讨论的就是"创新"这个中外共通的词汇。另一幅图片是伊利的"全球地图","地图"中标记着伊利在全球的研发中心、生产加工基地等。在潘刚的眼中,创新和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融通的。创新来自全球,也服务于全球,全球化的创新成为了伊利用之不竭的发展动力。
"用全球智慧、全球资源,服务广大消费者",正是潘刚的经营之道。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潘刚率领伊利建立了一个覆盖资源体系、创新体系以及市场体系的全球大网。在欧洲,伊利在荷兰设立了欧洲研发中心;在大洋洲,成立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生产基地;在美洲,主导实施全球农业食品领域高端智慧集群--中美食品智慧谷……更重要的是,依托这张全球大网,伊利探索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化模式:即优先整合全球最顶尖的创新资源,让全球乳业发达地区顶尖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为中国企业所用,服务中国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就拳头产品,实现真正意义上与国际乳业巨头的对等竞争。
3)自我超越:登高莫问顶途中耳目新
潘刚曾透露过他最喜欢的一句座右铭,"登高莫问顶,途中耳目新。"当伊利的业绩增长超越600亿之时,人们逐渐从伊利的发展中读懂了那句座右铭的涵义--永不停歇的自我超越。这既是潘刚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伊利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早在2004年底,潘刚提出2005年要达成百亿目标时,曾被认为是"难以实现",但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在公司全力拓展二、三线市场的新营销战略支撑下,2005年,伊利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国内首家突破百亿元的乳企。
同样,在2005年,当中国乳业人还不敢想象在全球乳企的领先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潘刚就提出2010年伊利进入全球乳业20强的目标。面对世人种种质疑,在潘刚带领下,伊利依然于2009年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
进入20强并不能让习惯于超越自我的潘刚满足。他再次提出了2015年进入全球乳业10强的目标,这一目标在当时被很多人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从来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能够站到这样的高度。潘刚没有被目标吓到,而是带领管理团队不辞辛劳地走访了众多全球乳制品巨头,通过对标学习,补强差距、实现提升,最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样提前圆满完成。2014年,伊利迈进了全球乳业10强行列,并成为了亚洲乳企第一名,随后在2015年伊利再次成功蝉联。2016年7月25日,伊利的排名跃升至全球乳业第一阵营。
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蝉联亚洲乳业第一的伊利, 是守成,还是不断挑战?要知道,乳业跨越第一、二、三产业,链条环节多,风险重重,挑战无处不在。在这样复杂多变的行业,实现企业在全世界顶级排名中位次的提升,特别是全球乳业前十名内的跃升,每一步都极其不易,每一个名次的跃升背后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在困难面前,很多人产生了动摇。然而,潘刚的选择却是一如既往的坚定。2014年底,潘刚提出"进军全球乳业5强,实现从百亿级企业向千亿元级企业跨越"的目标,并将企业愿景升级为"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随后,潘刚带领伊利的管理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各领域的顶级企业进行跨界对标学习,通过跨界,引入全新视角,为企业发展带来全新动力。短短两年,伊利营收一举突破600亿,已经让世人看到了"实现奇迹"的曙光。2018年伊利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总收入近800亿元,同期增长16.89%;营收较上年实现百亿级增长(增长高达115亿元),创历年来最大增幅;净利润64.52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期增长10.32%,再创亚洲乳业新高,其中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33%,持续稳居全球乳业第一。
视频
财富人生: 潘刚 伊利集团董事长 (下)_标清
商道 发现中国竞争力 之四 潘刚:不惑鹰 再生鸟 (伊利集团)
参考来源
- ↑ 潘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买购网
- ↑ 潘刚全票连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 ,环球网,2019-12-28
- ↑ 厅直系统李瑞清潘刚2名同志喜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党政机关网, 2015-04-02
- ↑ 2004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潘刚 ,中国共青团网,2009年08月10日
- ↑ 潘刚简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