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漳州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漳州湾,是福建省漳州市附近的海域,漳州海域北与厦门、金门相连,南至广东饶平,向海一侧至领海线(位于台湾海峡),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漳州拥有自然海岸线715千米,居全省第三位。[1]

中文名: 漳州湾

外文名: The Gulf of Zhangzhou

位 置: 漳州沿线海湾

海域面积: 1.86万平方公里

长 度: 715 km

水 深: 最浅9米,最深60米

漳州湾大桥

由漳州方面提出的漳州湾跨海大桥新桥位设计方案正式出炉。记者昨日在漳州市发展与计划委员会看到,新方案在原有推荐的A桥位方案的基础上,将北岸桥头的位置往上游即龙海角美方向移动800米至1000米至白礁村境内,这一方案使得漳州湾跨海大桥整体位于漳州境内。漳州湾跨海大桥的北汊主桥主跨780米,在同类型斜拉索桥梁中排名世界第九、中国第六。而227米高的钻石型索塔,更是成为了大桥的标志性景观,还是漳州最高的建筑。

海湾构成

漳州市海域属台湾海峡大陆架浅海区,水深最深不超过60米,最浅处(在台湾浅滩)水深仅9米,一般水深40米左右,海底较平坦,是底拖网作业的良好渔场。海岸线总长631公里,其中大陆岸线519公里,岛屿岸线112公里。

主要海湾、港湾

海湾 

主要有隆教湾、白圹湾、湖前湾、后蔡湾、前湖湾、将军湾、大澳湾、浮头湾、东山湾、诏安湾、苏尖湾(乌礁湾)、宫前湾等。

港湾 

主要有漳州港湾、佛昙港(包括鸿儒港、前亭港)、旧镇港(港口外为浮头湾)、前港(马銮湾)、后港、宫口港(宫口湾)等。卓岐湾、港口湾(亦称梅洲湾)、西埔湾分别于1966年、1957年、1983年因围垦而先后消失。

岛屿海礁

漳州辖区濒海5县,有群岛7个,著名的有菜屿列岛,原名礼是列岛,位于漳浦古雷乡东浮头湾南,离大陆最近点2.5公里。列岛包括菜屿岛、小菜屿岛、巴流岛、并垵岛、沙洲岛、小巴流岛、红屿、鸽沙屿、青草屿、内鹰屿、外鹰屿、小狮球礁、雨伞礁、龙虾门礁、马祖印礁、破船礁、土礁等数十个岛礁。总面积4.93平方公里;主岛菜屿岛面积0.25平方公里。 岛 232个,海域内共有岛屿232个(群岛7个),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134个,有居民岛屿9个、无居民岛屿223个。主要的有海门岛、目屿、小猫屿、石坑屿仔、破灶屿、小破灶屿、青屿、白屿、浯垵岛、青礁屿、浯屿、燕屿、赤屿、林进屿、屈原公屿(鸿儒同)、小嵩岛、岱蒿岛、外屿、内屿、南碇岛、葫芦屿、将军屿、蜡石屿、平盘屿、岛屿、石矾塔屿、白屿、双屿、小霜岛、大霜岛、水屿岛、鸭母屿、西赤屿、东赤屿、横屿、鼠屿、外南屿、内南屿、圣杯屿、尾涡屿、鼎盖屿、小彭屿、乌岩屿、蒲姜屿、马鞍屿、壁仔屿、丰屿、青草屿、大泳礁、山涵屿、对面岛、小赤屿、大坪屿、金龟屿、铁钉屿、有水岩屿、塔屿、虎屿岛、大白屿、南屿、覆鼎屿、树尾屿、赤屿、头屿、二屿、不流屿、牛角礁、鸡心屿、大屿、墓屿、鲎尾屿、内屿、外屿、城洲岛(又名蛇洲)、赤礁岛、西屿、屿下岛、后屿头、狮尾屿、象屿、鲎角屿、虎屿、狮屿、龙屿、弟岛(又名小柑山)、兄岛(又名大柑山)等。 礁 380个。主要有九节礁、小礁、大礁、土埋礁、青礁、鸟屎礁、平礁、长礁、半洋礁、大屿脚礁、好命礁、麦穗礁、苦横礁、白水坡礁、东礁、过户礁、燕前礁、龟礁、沉礁、网尾礁、七洋礁、面线礁、澳口礁、乌礁、半洋礁、大礁、黄牛礁、长礁、白礁、草礁、东礁、米礁、蜡不礁、平盘礁、关岩、内鹰礁、外鹰礁、飞鱼岩、蛤石礁、双担礁、头礁、二礁、三礁、崆口礁、七洋礁、过交礁、青岩礁、飞鱼礁、哈石礁、将军礁、赤礁、半洋礁、虎仔礁、和尚礁、大礁、鸡心礁、横头礁、洋角礁、桶滈石碑礁、横礁、尖礁、观音礁、南云礁、小鸟礁、西虎礁、虎盘礁、东虎礁、鸟屎礁、五礁、牛仔礁、大礁、菜广礁、山脚礁、鸡笼礁、红礁、谢厝礁、羊角礁、树尾礁、鸡心礁、鸬鹚礁、白礁、石瓮礁、礁尾潭、百前礁、双礁、狗鲨礁、砂舌尾礁、牛角礁、鸟礁、西钱礁、东钱礁、外钵礁、屿下礁、独立礁等。

滨海沙滩

漳州滨海沙滩资源丰富,拥有31个海滩,海滩岸线长108公里。其中,主要海滩24个,大多分布在九龙江口以南的龙海港尾湾和隆教湾、漳浦浮头湾和将军澳、东山乌礁湾和马銮湾、诏安大埕湾和后湖等地区,具有沙粒细白、坡度平缓、滩面宽阔、水清浪小等特点。

商贸港口

漳州境内入海的河流有九龙江、鹿溪、漳江、东溪等,唐代,沿江已经有不少码头。宋元以来,漳州造船业和内河运输业十分兴旺。河港中著名的有月港、浦头港、石码港、云霄港等。

海澄月港玉枕码头

月港。月港,亦名月泉港。位于漳州市区东南25公里、龙海市区(石码镇)东南5公里处,今属龙海市海澄镇。明代属漳州府龙溪县八、九都,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系龙溪县地置海澄县。月港地处九龙江下游,江海汇合,江面开阔,外通海潮,内接山涧。从海澄港口起,沿南港顺流往东,经海门至圭屿(今作鸡屿),再经厦门岛出外海,距厦门26公里。因其“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

《海澄县志》载:“月港唐宋以来,已成为海滨一大聚落。”这个地区僻处海隅,地少人多,山穷地瘠,农作不兴。“田多斥卤,筑堤障潮,寻源导润,有千门共举之绪,无百年不坏之程;岁虽再熟,获少满篝,霜洼夏畦,个中良苦”。大批农民无田可耕,为了谋生,便向大海谋发展。月港东南临海,隔海峡与台、澎相望。西南与广东潮州毗邻,介与闽粤之间,负山面海,与内地江洞相通。沿海海域,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与东西洋各国贸易交通的必经航道,海岸线漫长,北从厦门港起,南至连接广东的诏安湾,港汊众多,岛屿棋布。 明初,实行海禁,月港因走私贸易而扬名,月港复杂的港汊岛屿,有利于海商走私贸易活动,月港为一内河港口,其出海口在厦门,当厦门出现倭患或海寇掠夺的警报时,停泊在月港的商船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这在当时走私严重、倭患猖獗的形势下,是作为私人海外贸易港必备的重要条件。另外,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丘陵、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多山少田,人民生活的基本应用赖于外地供应,一旦严格执行“海禁”政策,人民生计萧条,势必啸集进行武装走私。月港地处边徼,“封畛遐旷”,“官司隔远,威令不到”,(陈锳:《海澄县志》卷十五,《风土志·风俗考》)与内地又有江河交通之便,是经营走私贸易的天然场所。

浦头港。浦头自古以来就是九龙江西溪古道上航运的中心,漳州府城出海港口主要是浦头港,漳州及其周边地区的货物进出口以及人员外出,大多从水路通过浦头港这条古河道,通向沿海口岸及东南亚地区。路径大致是在九龙江西溪浦头港乘船,经石码、月港,过厦门港,航向海外;浦南一带则沿北溪乘船,至厦门经金门出海。可以说,浦头港是联内通外的要道,是古漳州进与出的咽喉。

浦头港位于漳州老城区东南隅三里处的浦头溪,小船可延伸至城区东门街通广桥,港岸东起城郊土坪村渡船头,西至西浦渡(诗浦村),长里许。往昔港域开阔,水位尚深,可通航大小木帆船。为明清时期漳州城区沟通沿海各地的主要商贸港口,商旅密集,盛极一时。

石码港。石码港在镇区北至东北隅,港面宽度300~700米,平均宽度400米。航道水深1~3米,码头前沿水深3米,属浅水港,潮汐属半日潮浅海潮,平均潮差2.66米,多利用涨潮时装卸货物。能泊200吨级轮船。

石码原名石溪,唐以前尚是内海海滨,明宣德年间改称锦江,明弘治以后,“都人以当地海潮上下湍激,屡有崩溃,乃沿江垒石筑十二坝以障之”,故名“石码”,石码地处九龙江下游西北二溪汇流处,地当溪海交叉,有潮汐之利,自三叉河以下,可航泊200吨级轮船,吞吐量大。江口连接厦门岛,可通沿海各城市,内河沿江而上,可通西、北、南三溪上游沿江各集镇,陆路交通方便,利于水陆联运。石码港随着月港的繁荣而发展起来,明景泰年间,月港民间对外走私贸易兴起。明代龙溪县属除月港、锦江埠外,还有郭坑港、石美港、浮宫港、卓岐港、海沧港(今属厦门)、浦南港(今属漳州芗城区)等。

明代中叶,石码集市开始发展,至万历年间,石码成为漳州对外贸易的重要吐纳口,舟车辐辏,八方互市。清乾隆间石码通判石山为《石码镇志》序云:“滨海之乡,兹为盛矣。”“百余年来,几与溪、澄二邑,鼎列而争盛。”石码商人及渔民与澎湖、台湾的联系,早在宋朝已开始。当时泉州港是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石码货物多由泉州港转航台湾。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月港的兴起,漳台两地贸易往来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石码地区的货物多由月港、石码、嵩屿、石美、浯屿为出发点到台湾鸡笼、淡水等地交易。

云霄港。云霄港位于漳江出海口两岸海域,港深坞静,北通沪、津,南达港粤,东至台湾,人称“状元港”。航运历史悠久,曾经有过海洋贸易繁盛的历史,是闽南物资集散地和漳南贸易中心。云霄航运业,历尽风浪、海盗、战争的考验,兴盛不衰,名扬闽粤,在福建航运史上,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

云霄与台湾的通航可上溯至隋朝。大业六年(610年)二月,隋炀帝命武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周率万余人,从义安郡沿海横渡抵达流求(即今台湾)。其时境内江之南属义安郡,一批人应征往台湾,这是继孙权开发夷洲之后一次对台海上活动。1300多年前,陈政、陈元光开发闽南,始建漳州的故地。陈元光《龙湖集》有诗云:山畚遥猎虎,海舶近通盐。

可见唐朝时云霄就已有船舶运输了。宋时,云霄渡头窑、许厝窑、七里铺九条窑,生产的小瓮称“宋洞仔”,专装腌菜品,用船运销北方港埠。云霄高塘村古称河口,云霄港和荷步柘港、后埔与高溪之间的横山宿船港等皆为古代云霄主要港口。自明代开始,云霄商船多由这些港口起程,其中一部分商船开往台湾进行贸易。

视频

厦门湾漳州港之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