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漳州市龙文区第一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搜狐网 的图片

漳州市龙文区第一中学(龙文中学)创建于1970年,前身是龙海县步文中学,原来是一所农业中学。1997年,龙文区成立后,学校改名为“龙文中学”。2021年9月10日,龙文区龙文中学更名为漳州市龙文区第一中学,简称“龙文一中”。

办学历史

龙文一中创办初期,由于地理条件闭塞,交通不便,龙文一中被戏称为龙海的“西伯利亚”。春天野草萋萋,夏日蚊虫肆虐,用这种情景来形容当时的校园并不夸张。学校创办时只有几排泥坯平房。学校通往外面的山路,晴天坑坑洼洼,尘土飞扬;一到雨天,则是泥泞不堪,行走艰难。然而,就是在这里,龙中人却创造了漳州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当时,学校在首任校长黄建章的带领下,根据自身农业中学的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取得显著的成效,受到当时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的一致肯定。198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农村整体改革试验学校。

1997年龙文新区的建立,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教育兴区、教育强区”的战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教学设施[1]不断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龙文一中迎来了第二次办学高潮。近几年,龙文一中顶住私立学校的强大冲击,在现任校长王江元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优势,灵活吸收私立学校的管理办法,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走上了一条颇有特色的公办学校品牌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1998年起,连续获得漳州市第七、八、九届“文明学校”称号,2004年通过省三级达标中学验收,跨入省重点中学行列。2005年通过市“绿色学校”评估验收,并获得省“文明学校”的荣誉,2007年通过省二级达标中学验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龙文一中正大踏步走在时代的大道上。

校容校貌

龙文一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省级风景区云洞岩下,与漳州市蓝田工业区相邻。占地面积138.61亩,建筑面积[2]22082m2,绿化面积达8439m2。学校坐北朝南,四季绿树长青,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环境幽雅宁静。校园依山而建,由上而下依次是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场,绿化带穿插其间。整个校园布局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从西南角远看龙文一中,它就像一位端坐的雄伟的巨人。

走进校门,迎接你的是绿树鲜花掩映下的干净的校道,校道两边就是运动场。一到课外活动时间,运动场上,有跑有跳。这边打篮球那边踢足球,吊单杠双杠练跳远,好不热闹!

运动场后面矗立着两座漂亮的大楼。左边是教学楼,共有31间标准教室和5间宽敞的办公室。每层楼都设有多个花台,里面种满绿叶植物,四季常青,总能带给老师和同学们清爽的绿意。右边是新科学楼,配备物理实验室4间、化学实验室4间、生物实验室3间、阶梯教室3间、计算机网络教室3间、电子备课室1间、语音室2间和校园网络管理中心等,配备先进。各室均选派责任心强,懂技术的专兼职老师管理,设备使用率很高。该校已建成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主要场所的校园千兆网,有多媒体交互式网络系统,并接入局域网,基本实现学校教学信息化。2套听力广播系统设备,平常教学定时定人播放英语、语文听力,为高、中考听力考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聘请外教,给学生创设真实活泼的英语运用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校东北角是生活区。一座面积1260m2的崭新的食堂,整洁宽敞。五座学生宿舍楼依山而建,其中两座新建的学生公寓,俨然是校园中的小区。宿舍宽敞明亮,设施配套完善,学校努力为学生营造温馨的“家园”。

优美的校园,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学校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办学规模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该校为了迎接秋季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到来,加强了新课程实施的组织、学习和宣传。学校就陆续选派各学科骨干参加国家级、省级新课程培训,并利用假期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该校教师树立了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综合能力的意识,沉着从容地迎接这场机遇与挑战并有的浪潮。学校领导也对这场改革做了充分的准备,制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成立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新课程的规划、实施等。该校作为省级样本校还积极参与高中课程课题研究,并着手开始了相关制度的建设,致力校园文化的重建。学校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多方筹措资金,筹建综合办公大楼。还购置了“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丛书”、“高中新课程通识系列”、“高中新课程标准解读”等一系列图书,为高中课改做好了物资准备。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该校加大了校本研究的力度,培养了学科带头人,通过老中青结对子、传帮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省普教室组织的课程调研小组亲临该校进行调研,这无疑给该校课改年段吃了定心丸,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信心相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定可以顺利开展。

教师业绩

龙文一中有一支师能强、师风正、工作勤的教师队伍,他们当中有省优秀教师欧阳标、林文钟,省优秀班主任黄清,省德育先进工作者陈开发,市劳模林清海,他们当中还有自愿远赴宁夏支教的陈涌泉、许韶辉、黄鸿杰、林剑伟等。他们安心教育,淡泊名利。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传授知识,培养栋梁。同时他们又注重与时俱进,参加各种继续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有老师均参加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并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从2003年至今,该校教师共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篇,市级论文50篇,校区级论文80篇。

“学高为师,品正为范”。站在课改的滚滚洪潮前,该校在学校管理中主张建立学习状态下工作的机制,加强教研教改的力度,组织学习新教育理论,开展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在学校教研室的指导下,从2001年9月起,学校统一进行“探究性教学”课题实验研究,各学科进行了市级课题项目的研究。教改成果通过课堂教学气氛、师生教与学的风貌展示出来,已经取得一定效果。

办学成绩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重点大学都有该校毕业生的身影。2003年高考,黄艺燕、张燕惠共同考上北京大学,2004年高考,黄国庆同学以670高分居漳州市理工类第七名并被清华大学录取,2006年高考,翁柳坤同学考上中国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