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滩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滩脊是中国生态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览冥训[1]》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名词解释

滩脊亦称“沿岸堤”。一种在高潮线附近,由较粗沉积物组成的堤状堆积。

它是在高潮期和风暴期,激浪把沙子、砂砾和贝壳碎屑等物质带到高潮线附近堆积而成,其前方(向海)常出现砂质海滩。

滩脊可呈单脊状或呈一系列平行排列的脊。

据研究它的底部侵蚀面之上主要是具水平层理的砂,往上出现交错层理,细层向大陆方向倾斜,倾角7-28°。

根据新老滩脊的关系、规模、物质组成等,可以分析海岸变化的动态。

滩脊是近岸边波浪破碎后的砂砾质堆积体。

按照它们的物质组成可分成砂砾质滩脊和贝壳滩脊:

砂砾质滩脊

R.J.Russell等早在1935年首先介绍过美国路易斯安娜州西南海岸上的滩脊,J.V.Byrne等在1955和1959年以及尔后的数年里,又多次详细地探讨过。

这里的数列滩脊覆盖于潮坪沼泽沉积物之上,平均厚度3m,厚者5m左右,宽200~1000 m,长数公里至十数公里,平面上呈堤状伸延,大致互相平行,个别见有分支,在河口附近常向陆侧弯曲。

砂体底部平坦或下湾,与下伏层突变接触,横断面呈岛状。这些滩脊大都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当密西西比河口从这里人海时,沿岸供砂充足,海岸线向海淤长;当河口移走时,供砂不足,波浪对海滩再造,堆积成沿岸砂质滩脊。

中国东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许多微弯海湾的湾顶,常保存数条砂砾质滩脊。这是因为这里的原始水下岸坡的坡度较大,暴风浪期间一部分上移的海滩砂被侵蚀走,另一部分在岸边沉积成堤状脊。堤内虽无泻湖水域,但可见低洼沼泽,特大潮时可淹。

通常,滩脊沉积物由中、粗砂组成,有时含少量贝壳碎屑,砂较纯,由于暴风浪期间滩脊的向陆迁移,其下伏土层往往从滩脊向海侧出露。在辽东半岛东岸,分布着高3-5 m的砾石质滩脊,砾石磨圆好,来自近岸海底和岸边的岩滩上。

贝壳滩脊

我国渤海西南岸的沼泽低平原和潮坪上发育了数条贝壳和贝壳碎屑组成的滩脊,通称贝壳堤,沉积于平均高潮线上。所以,数列贝壳滩脊基本平行于海岸线,偶见分支和交错。滩脊宽约50~200m,长数十至数百公里,脊顶高出平原0.5~2m,与下伏潮坪粉砂层之间有沉积间断。

已研究过的贝壳滩脊有四条,分别形成于5 ka B.P左右,3.5 ka B.P左右,1~2 kaB.P和小于1 ka B.P。此乃黄河河口的多次迁移,引起这里多次供砂不足,岸线相对蚀退的结果。

贝壳滩脊的形成和发育条件为:

(1)适合大量软体动物生长的粉砂淤泥质潮坪;

(2)大浪时,泥坪受侵蚀成较大的滩坡(堤外100m内坡度大于0.01)。

按照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可将贝壳滩脊分成三亚相:

(1)由贝壳和粗大碎块组成的浪成堤梗亚相,具有向海和向陆倾1~15°的交错纹层组;

(2)风成一海成细贝壳碎屑(2-3 mm的片状碎屑)组成的堤内充填亚相,具有近水平和微倾的纹层;

(3)风积碎屑亚相,具有风沙的反递变纹层和楔状纹层组。

堤梗亚相在越滩浪(Overwash)作用下的向陆迁移和风成碎屑亚相的晚期加积,最终形成贝壳堤自下而上细(贝壳碎屑)一粗(贝壳)一细(风积贝壳碎层)的垂向层序,与下伏潮坪粉砂层之间为明显的沉积间断面。

提供黄河三角洲西部大口河贝壳堤的垂直剖面,反映了上述三亚相的沉积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