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滇黔地黄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滇黔地黄连

中文学名:滇黔地黄连

拉丁学名:Munronia henryi Harms

界:植物界

滇黔地黄连,Munronia henryi Harms,楝科地黄连属植物。生于海拔1000-1400m的林下阴湿处。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别名[1]

形态特征

滇黔地黄连 矮小灌木,高15-30cm。茎不分枝。奇数羽状复叶簇生于茎顶,连柄长5-7cm,被柔毛;小叶5-7,顶生小叶具柄,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5-3cm,先端渐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侧生小叶无柄,基部1对最小,先端浑圆或钝,通常全缘;中部的较大,卵形、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4.5cm,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齿。总状花序腋生,通常具2-3花,有小苞片;花白色,长达3cm;花梗长0.5-2cm;被长柔毛;萼片5裂达基部,裂齿披针形,外被长柔毛;花瓣5,与雄蕊管合生,上部分离,雄蕊的花丝筒先端撕裂状,花药10;子房被长柔毛。蒴果扁球形,径5-8mm,被柔毛,基部有宿存萼。种子淡褐色,表面下凹。花期5-6月,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0-1400m的林下阴湿处。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主要价值

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截疟 。主治感冒发热;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痛;疟疾。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不宜多服。脾胃虚寒及孕妇慎服。 《云南中草药》:“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多。忌豆类、荞面。”

别名

假苦楝、矮秃秃、千年矮、鸡血散、小罗伞、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土黄连、地黄连、思茅地黄连、小独根、火石五、岩桧、麻鸡翅膀、小岩三、小花药、小花叶子、矮陀陀、小野椒。

参考资料

  1. 滇黔地黄连,百度,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