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溪源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溪源乡位于建宁县东北部,距县城36千米。辖溪源、桐荣、都团、东溪、大岭、鲇坑、蒋坊、上坪、楚尾9个村委会。东南与泰宁接壤,西与黄坊乡以风门碣为界,南与黄坊乡茜溪相交,北与邵武市及江西黎川毗邻。地势东西面高,为建宁县高寒山区,是“明笋”发源地。2017年,溪源乡行政区域面积14300公顷,常住人口5895人。溪源乡地处闽赣边界,距县城32公里,辖9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1]

中文名: 溪源乡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地理位置: 闽西北

面 积: 14300 公顷

下辖地区: 溪源村、桐荣村、都团村

电话区号: 0598

邮政区码: 3545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5895人(2017年)

机 场: 三明沙县机场/武夷山机场

火车站: 建宁县北站

车牌代码: 闽G

历史沿革

1972年10月溪源从黄坊公社划出,成立溪源人民公社,管辖9个大队,82个生产队,共有65个自然村。1984年改公社建立溪源乡人民政府。2005年辖溪源、桐荣、都团、大岭、上坪、东溪、蒋坊、鲇坑、楚尾9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

自然地理

溪源是国家级生态乡,全乡有林地面积18.79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8.21%,拥有海拔1582.9米的双旻石高峰,系建宁县闽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打景区,同时还有被称为地球之肾的东海洋高山湿地。溪源是“明笋之乡”,全乡毛竹林总面积10万亩,占全县三分之一,人均拥有10亩竹山,年产值1亿元,是全县万亩丰产竹林特色产业基地,明笋加工工艺列入三明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三明市授予“十佳毛竹乡”。

民俗风情

溪源乡民俗多样,以大岭村的傩舞最具代表,每年春节全村男人老少倾村出动,以求风调雨顺,还有跳龙灯等习俗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溪源是革命老区基点乡,1934年为黎南县委所在地,全乡有9个老区村,17个老区基点村。

经济发展

溪源为建宁笋竹主产区,素有“明笋之乡”之称,全乡有毛竹林7.4万多亩,有高产丰产片2万亩,一般产量林3万亩,低产林2万亩。1986年后,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县内外投资商对笋进行深加工,1987年,首次创办清水笋罐头厂。1988年前明笋由县供销社统一收购,1989年后,明笋发展突飞猛进,产量逐年增加。1990年,东溪村民购买了第一台切笋机,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生产闽笋干的做法,对笋干进行系列产品加工,主要产品有烟笋、淹笋、鱼子笋、笋衣饼、零食笋干等,产品远销福建、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1993年和1995年分别成立溪源毛竹技术推广站和竹业管理站,负责全乡笋竹的管理和技术推广,毛竹从原来每根的价值5元提高到13元以上。至2005年,全乡年产明笋350多万斤,有笋干系列加工50余家,生产的系列产品主要有一级笋丝、二级笋丝、长凤尾、短凤尾、小凤尾、广东笋、笋节、笋衣及部分笋丝、凤尾小包装品等种类达十多种。年总产量250余吨,总产值从1990年的1100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2120万元。溪源乡先后两次被三明市授予“十佳毛竹乡”称号,都团村、鲇坑村1999—2000年、2002—2003年度分别被三明市授予“十佳毛竹村”称号。1989年,企业进行改组,有供销公司、土特产公司、建筑公司、木材公司、笋竹联合公司等5家公司,产值500万元。1992年,企业办改名为溪源乡经济委员会。1994年,全乡有地板条厂、方料加工厂、东溪的木栈加工厂、楚尾的竹香芯厂,蒋坊的竹扇厂、竹地板条厂等乡镇企业,企业年产值达1000万元,当年实现税利100万元。1998年,在东溪隔溪洲先后创办香芯厂、竹筷厂、竹胶板胚料厂、竹凉席厂、竹胶板胚料厂。至2005年,全乡有9个中小型清水笋罐头厂,年产清水笋2500吨,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年利税450万元。有竹制品厂3家,总产值260多万元。2005年全乡工业总产值4528万元,是1988年的20多倍。2017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达3.5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达6.4亿元,规模企业产值增长21%达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达16166元,乡财政本级收入358万元。

社会事业

90年代以来,全乡共建立41个新村点,建房1050户,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2005年全乡有8座水电站,年发电量800万千瓦时,年售电400万千瓦时。全乡共有个体榨油厂5个,年产食用植物油18吨。全乡有中巴3部,小车25部,大汽车5部,农用车63部,手扶拖拉机28辆,有百万以上的经济能人18人。

科教文卫

1997年,通过省“两基”达标验收。1998年,由于生源减少,全乡撤并4个教学点。1999年又撤并了5个教学点。2004年1月,通过省“普及实验县”达标验收。2004年9月学区改制,将原“溪源学区”改为“溪源中心小学”。2004年,全乡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8所,教学班44个,学生597人。其中六年级毕业班3个,学生87人。1988年之前溪源中学和学区合并在一起,1988年,溪源乡人民政府投入9万多元新建中学教学楼,教师7人,开设5个教学班。2004年,有教学班9个,学生408人,职员工30人。中心幼儿园有教师4人,全部为公办教师,其中幼儿专业2人,设大、中、小班各1个,在园幼儿74人,入园率93%。建乡以来,考上大学(含大专)138人、中专99人,研究生1人。1988年前,卫生院内设二部(门诊部、住院部)、三室(放射室、手术室、电诊室)、八科(内、外、妇、儿、中医、口腔、骨伤、针灸、理疗)。1998年被卫生部授予一级乙等医院、“爱婴医院”称号。2005年全院有医护人员16人,门诊1.3万人次,住院1038人,病床位16床,病床使用率84%。能开展生化检查、肝功、乙肝两对半、全身各脏器的B超检查、全身骨骼等器官、组织的X片检查,并能对胎儿进行全天候的胎心监护、一般的体表肿瘤截除等外科手术,及骨折的复位固定、农药中毒的抢救、顺产接生、人流、女扎等手术。现全乡有9所村级卫生所。

视频

建宁县溪源乡 看看咱家乡过年多热闹。得胜者影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