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湛然居士文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图书简介

全书以诗为主,也有一些序、疏等文章,反映了作者的部分经历、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是书为治元史者研究耶律楚材的思想和十三世纪初我国北方和西北史地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例如,向达在其校注《西游录·前言》中指出耶律楚材自西域东归,“并不如旧史所说扈驾归和林,而是另走天山北面长春西行的那条路。由阿里马北行过阴山至不剌城,由不剌城而东经轮台、北庭、高昌,出伊州,出大漠,以至肃州”。向先生在作出这一结论时,即参考了《湛然居士文集》卷八《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辨邪论序》、卷十三《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及卷三《过夏国新安县》诸篇。谢方在其点校《湛然居士文集·前言》中,也指出了“文集中还保存了不少不见于”正史的重要史料。如关于窝阔台的医官郑景贤的事迹,就是一例。本书中耶律楚材的西域诗,是作者亲至其地身历其境而写成的,具有很高的价值,是我们研究西域地区民族历史的重要史料。

作者简介

《湛然居士文集》是元耶律楚材的诗文集。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法号湛然居士,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他自幼聪慧,“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1215年成吉思汗进中都省,录用他为近臣,耶律楚材随军西征。在戎马倥惚中,他不废翰墨,在扈从西征的征途上创作了大量的篇什。窝阔台继位时任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在经国之暇,耶律楚材“惟以吟咏”对于他的文学作品,元人王邻在给《湛然居士文集》作序时称其文章“以薄云天”,“贾、马丽则以赋,李、杜光焰之诗,词藻苏、黄,歌词吴、蔡,兼而有之,可谓齐全矣。”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较为公允:“今观其诗语,皆本色,惟意所知,不以研炼为工。”《元诗史》称:“实际耶律楚才可以说是元诗第一人,他的《湛然居士文集》是元诗史的开篇。”

内容预览

耶律楚材字晉卿,號湛然居士,生於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一一九○年),死於蒙古乃馬真后三年(公元一二四四年),享年五十五歲。他是契丹貴族的後裔,遼東丹王突欲的八世孫,尚書右丞耶律履的兒子。楚材三歲喪父,由其母楊氏撫養長大。十七歲時試進士科,所對獨優。二十四歲,金章宗授予他開州同知。次年,蒙古大軍南下,圍攻燕京,楚材留守燕京,為左右司員外郎。公元一二一五年,燕京陷落。公元一二一八年,成吉思汗風聞楚材學行,且善於占卜,便下詔召見他。其後成吉思汗西征,楚材常跟隨幕下,以備咨詢。公元一二二七年成吉思汗死。不久楚材被召赴燕京搜索經籍。公元一二二九年,窩闊台繼大汗位,定都和林,耶律楚材被任命為中書令,這是蒙古統治者第一次授命一位異族人以相當於宰相的最高官職。但實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