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湖劇 |
中文名稱;湖劇 外文名稱;HuZhou Opera 地理標誌;湖州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IV-141 申報地區;浙江省湖州市 |
湖劇原名湖州灘簧,是一種傳統地方戲曲。主要流行於浙江湖州、嘉興地區及杭州的餘杭、臨安,江蘇的吳江、宜興,安徽的廣德等地,已有百年左右的歷史。因吳興舊屬湖州府,故1951年定名為湖劇。湖劇帶有濃郁的江南水鄉情調,不僅語言親切柔和(採用本地吳語方言湖州話演唱),曲調清新流暢,而且表演文雅細膩,宜演悲歡離合的家庭愛情戲。[1]
2007年6月,湖劇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1年5月23日,浙江省湖州市申報的"湖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序言介紹
湖劇有着百年的歷史,是浙江湖州人民的驕傲。其曾經作為浙北地區唯一的戲劇劇種,體現出湖州地方濃厚的鄉土風情。了解它的淵源與流布,以及至今為止湖劇在每一個歷史期的發展狀況,包括湖劇的音樂、唱腔、劇目、演員表演等,能使人們更全面地認識這種傳統地方劇種的特色。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受到其他文藝樣式的衝擊,湖劇演出落入了低谷,如今已經瀕臨消亡。我們應該及時分析湖劇沒落的原因.提出對湖劇保護與傳承的方法.挽救湖劇這種湖州寶貴的本土藝術文化。
劇種簡史
湖劇,1951年改為今名。產生湖州,流行行嘉興及餘杭、江蘇吳江一帶。它是由曲藝形式於清道光年間發展成為戲曲形式的。先後經過三個發展時期,即清道光、咸豐年間至1924年,稱為"小戲時期",多為"二小戲"與"三小戲",如《拔蘭花》等,唱腔稱為[小戲調],夾唱民歌小調;1924年至1949年為"本灘時期",除小戲外,已出現"四亭柱"清裝大戲及移植的統傳戲如《雙珠鳳》 、《珍珠塔》等,號稱"九十六本大戲",唱腔也由[小戲調]發展為[本灘調]和[燒香調]等。新中國成立後,進入"劇本戲"階段,1956年,《麒麟帶》改編的成功是其標誌,創作、改編、移植,成為主體。湖劇保留有大量明清時期的浙北民歌,是湖州民歌的寶庫;男旦"陰陽嗓"的唱法在我國戲曲劇種較為罕見;舞台"十八個半音韻"與吳語方言(湖州話)韻相合,具有一定的語言學研究價值。如今劇團名存實亡,瀕臨滅絕,正在搶救與保護之中。[3]
灘簧是流行於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的一種說唱藝術。湖州地處太湖南岸,毗鄰蘇南,是著名的浙北水鄉,自然有自己的說唱藝術。湖州灘簧是清代道光、咸豐年間逐漸在湖州興起的說唱藝術。它包含湖州三跳、湖州琴書、湖州小戲3 種演藝形式,流行、活動於浙北的湖州,嘉興各縣及毗鄰的蘇南地區,其行會組織"明裕社",最盛時期藝人達數百人,按區域分湖州幫、長興(今湖州轄縣)幫、桐鄉(今嘉興縣轄市)幫、雙林(今湖州轄鎮)幫、德清(今湖州轄縣)幫、震澤(今蘇州轄鎮)幫等,各有自己的藝術特色。
20 世紀30 年代3 種演藝的形式轉變為湖劇的大戲藝術形式,其曲(劇)目、表演、音韻、音樂的極富湖州地方特色,在我國的曲種、劇種中有獨特的地位。湖劇由當地流行的"曲藝灘簧"、"湖州琴書"和民歌小調結合而成。清末民初湖劇還只是一種流行在當地的民間小調。後逐漸發展成為裝扮人物表演故事的"二小戲"、"三小戲"。在湖州做小戲的也多為琴書藝人。他們三人以上合起來做戲,折開來坐唱琴書。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湖州灘簧進入城市演出,並受杭劇、滬劇和錫劇的影響,除繼續演唱傳統小戲外,也開始演出大戲。
戲劇特點
早期的湖劇是界於湖州小戲與湖州說唱灘簧(湖灘)之間的一種說唱表演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講,早期湖劇是從湖州說唱灘簧曲藝中的湖州琴書發展而來的,而湖州琴書的另一說唱曲藝,湖州三跳有着許多相同之處.早期的湖灘藝人往往小戲、琴書、三跳皆擅長,藝人們合起來則表演灘簧小戲。分散則說唱三跳、琴書.因此,論湖劇的淵源,自然也就要從湖州三跳及湖州琴書的發展而論。
傳統劇目
湖劇的傳統劇目有小戲《拔蘭花》 《馬浪蕩》 《借披風》等七十二出,大戲有《借黃糠》 《庵堂相會》 《活捉姚麒麟》等九十六本。另有現代戲《太湖紅浪》等。其中較常演的有《陸雅臣》 《借黃糠》 《庵堂相會》 《賣妹成親》以及看家戲《姚麒麟》。這類劇目大多以反映家庭愛情婚姻為主。
藝術特色
形式
湖劇的表演以文戲為主,具有質樸柔和、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早期湖州灘簧腳色僅為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戲。20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演時裝大戲,向越劇、話劇學習,腳色增加到八小生、八小旦,並形成注重人物性格刻畫,以抒情的唱腔和細膩的表演見長的演出風格。
音樂
湖劇的音樂極富湖州地方特色,常用曲調有本灘調、燒香調、大陸板和小戲調。大戲多用本灘調和燒香調,故又稱本灘大戲。
著名演員
楊筱樓(1913-1977),原名周嘉敏,小名阿金,德清縣士林盪里墩人。15歲時,從湖灘藝人葉久林學藝。十六歲起,隨本村灘簧班演出。在《小寡婦糶米》中飾小寡婦,表演細膩動人,嗓音柔婉,扮相逼真,一時聲譽大振,觀眾呼他為"寡婦阿金"。一次,警察以取締黃色小戲為名捉拿藝人,趁機敲詐。正在演戲的阿金,急中生智,跳入台下婦女群中。警察搜尋,竟認辨不出。1935年,參加"民裕社",藝名周菊花,在湖州長樂戲館演出《雙蝴蝶》 ,場場爆滿,半月不衰。旋與湖州著名女演員楊筱天成婚,改姓楊,並習湖書。1936年秋,參加杭劇"四喜舞台"演出。在表演上大膽吸收和應用京劇武旦的跌扑技巧,文戲武做,贏得好評。後拜杭劇老生朱少樓為師,更名筱樓,改工老生,兼唱湖書。
解放後,楊筱樓積極從事德清縣戲曲改革和組織工作,同時繼續和楊筱天合檔唱書。1950年任德清縣戲曲改進協會副主任,次年代表嘉興專區參加華東地區戲曲改革藝人代表大會。1956年,組織德清縣湖劇隊。兩年後,湖劇隊改成劇團,任團長。1958年,偕妻子參加嘉興專區首屆曲藝會演,合檔演出湖書《庵堂相會》 ,獲演出獎;參加省首屆曲藝會演,演出現代琴書《陸巧生》 ,獲優秀演出獎。省曲藝家協會成立後,吸收為會員,並當選理事。"文化大革命"中遭衝擊,下放禹越(今徐家莊鎮)合作商店。1977年8月10日病逝於德清。
傳承現狀
從1951年開始到1991年,湖州先後招收了5批演員,他們中的代表是:第一代湖劇人許麗娟、肖明芳;第二代湖劇人高興發、高芸娣;第三代湖劇人包弟、勞志良;第四代湖劇人楊正發;第五代湖劇人陸在良。面對湖劇的現狀,他們認為,所有的老演員都樂意將自己的藝術傳給年輕一代;湖劇的編劇、導演、作曲問題也不大。就在1990年,湖劇參加省里演出,臨時創作排演的小戲《山那邊有座亭子》,在省小戲曲匯演中獲得兩個金獎和一個特等獎。但是困難也比較多,比如演員青黃不接,老演員大多到了爺爺奶奶輩的年齡,如今湖劇最年輕的第五代演員也快到40歲了,連樂隊算在一起,也只有3個人,其中演員只有1人。要讓新演員上舞台,需要一個過程。戲劇藝術不像"超女"等演唱藝術,一夜就能成名。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一個演員,必須要從小練起。他們中的部分人認為,如今要招演員很困難。所以辦劇團的先決條件是解決人才、經費上的問題。
上個世紀湖州最多時有近20個劇團,他們對湖劇也十分關注。馮雪男曾在湖州越劇團樂隊工作,妻子胡群聲是越劇演員。他倆說,保護和發展湖劇的優勢在於湖劇是地方劇種,雖說湖劇如今演員後繼乏人,但是湖州以前20個劇團里還有好多年富力強的演員,在江浙滬都有名氣,他們也可以來客串,因為大多是湖州人,語言是不成問題的,手、眼、身、發、步,唱、念、做、打等五法四功大致相同。但是困難也多,特別是時下招人很困難,而且省藝校、上海越劇院招生都有問題。曾在市京劇團當演員的鮑女士說,如今戲曲藝術的大環境較好,不少城市的地方劇種都在恢復,這對湖劇的振興是有好處的,但是不利的條件很多,尤其是劇團如何走向市場的問題。
湖劇繼承發展的有利條件是"文化湖州"加快建設,老演員樂意傳幫帶,一個戲活一個劇種的先例也有。地方劇種也會有市場。如今大環境很好,各地不僅都在恢復地方劇種,還積極策劃了不少推動地方劇種發展的舉措,如上海SMG、浙江電視台、安徽電視台等都有戲曲欄目,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收視率也在上升。紹興市策劃演出系列活動《同唱一台戲》,邀請全國各地地方劇種的名家名人前來演出。
湖劇在湖州地區還有市場,尤其在農村,有大量的觀眾;保護和發展湖劇的載體也很多,如組織湖劇折子戲到社區農村演出,廣播、電視舉辦湖劇名段欣賞和老藝人教唱等,湖劇市場也需要培育,有了湖劇藝術的普及,才能將市場做大。[4]
由程建中編劇、周波導演、三位著名湖劇表演藝術家參演的湖劇小戲《山那邊有座亭子》在湖南省小戲曲會演中榮獲編劇金獎、表演金獎、最佳導演獎,省文化廳已將該小戲確定為浙江省衝刺全國"群星獎"劇目。2008年5月中旬,省群藝館召開了全省上送全國"群星獎"戲劇小品(小戲)的候選節目進行作品加工會,如今劇本、音樂的再創作已經完成,正在緊張地排練中,5月底將重新排演的該劇錄像片送省廳,由湖南省廳專家組通過審評再確定進入9月份在深圳舉行的全國"群星獎"戲劇小品(小戲)複賽的正式節目,如果進入深圳複賽再次能取得較好的成績,則可參加11月份在武漢舉行的全國"群星獎"戲劇小品(小戲)總決賽。
傳承保護
湖劇是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浙江北部地區唯一的戲劇劇種。湖劇在其百餘年的發展歷史中,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劇目、音樂表演形式,塑造出了眾多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體現出了湖州地區特有的鄉土風情。新中國成立後,湖劇界人士創作出了古裝戲《麒麟帶》、新編歷史劇《長城歌》以及現代戲《太湖洪浪》等一批優秀劇目。這些劇目經過湖州市湖劇團的精湛表演,使它較完美地呈如今廣大觀眾的面前,從而滿足、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戲曲演出不景氣,同其他戲曲一樣,湖劇的演出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是,湖州市湖劇團在困境中仍堅持創作與演出。該團先後創作、演出了《太平橋》、《洞房變奏曲》等現代戲,並在省、市戲劇節上獲得好成績,在國內也有一定的影響。1992年,該團還應文化部的邀請,赴福建參加了由文化部舉辦的"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獲得好評。然而,隨着市場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一些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傳統的、多樣的民間文化受到了社會化大生產和外來文化的強勢撞擊。受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湖州市湖劇團於2000年撤團,湖劇瀕臨消亡。如今老一輩湖劇藝術家年齡大多在六、七十歲以上,年齡老化、後繼乏人的局面嚴重。保護和傳承湖劇傳統文化的工作已刻不容緩。
湖劇是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也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和極其重要的文化資源。因此,湖劇的保護和傳承,對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大市,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顯得尤為必要。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浙江省湖州市申報的"湖劇"入選,列入傳統戲劇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湖劇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2019-06-30
- ↑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通知 ,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 2019-12-15
- ↑ 浙江的稀有劇種 , 浙江文化信息網.2013-05-02
- ↑ 湖劇盛宴傾倒杭城觀眾 , 湖州人民政府 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