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振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姓名 = 温振英
出生日期 = 1928年
出生地点 = 辽宁省沈阳市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族
职称 = 主任医师,教授
职业 = 医生
人物简介
温振英,现代医家名。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市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1994 年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贡献津贴,第3、4批全国中医师承教学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之一“温振英名医传承工作站”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室站导师。被北京市中医院授予“杏林女杰”称号。 1947年考入沈阳医学院,1948年转学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本科。1953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本科,1957年至1961年毕业于西医离职学习中医三年。1953年至1959年,先后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任教。1961年至今 北京中医医院。全国和北京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会理事和委员,现为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儿童营养研究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儿科临床杂志编委。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四十余年,对中医儿童营养保健进行研究,并设中医儿童易感儿、脾胃病、血液病等杂病的防治保健一体门诊。她是北京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创建人之一和学科带头人,更是现代中医儿科的创建人。[1]
专业特长
“探索辨疑难,实践以创新,治病为救人,解难必求真”是温振英治学、行医的原则,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要审机求因、标本兼顾,既治疾病兼调体质。她医德高尚,待病人如亲人。擅长运用整体医疗理论,采用病体同调的方法,治疗小儿呼吸、消化、免疫相关性疾病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急慢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紫癜、儿童多动症、抽动障碍、消化不良性腹泻、厌食等。
在数十载的行医生涯中,温老始终以“全面继承整理、提高创新中医”为己任,并与时俱进地、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继承调整中医的科研思路,多项研究课题获部、市、局级科研成果奖,曾获十余项科进步奖 ,主持研究“健脾益气法治疗缺铁性贫血”、“培土生金法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养阴益气法预防小儿上感”、“扶正祛邪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健脾祛湿止泻法治疗泄泻的理论与药物筛选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等课题获卫生部以及北京市科研进步奖。
研制的养阴益气合剂和健脾益气合剂,使百万名患儿易感体质得以改善,达到中医“治未病”的效果。
温振英学术思想
1.整体医疗
温振英老师秉承《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整体观的理论,不仅遵循“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人体脏腑相生相克互为关联的整体辨证关系,临床实践中更为注重体质及心理因素在人体辨病辨证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诊病、治病结合体质兼顾心理的整体医疗理论,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中医整体观理论。
2.扶正祛邪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温老师认为正气乃人体之根本,邪气乃疾病之标而已,治疗疾病必须时刻顾护人体之正气,可扶正以祛邪,或扶正祛邪兼施,并要做到祛邪而不伤正。
3.重视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针对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儿,脾胃功能显得更为重要。《脾胃论》中云:“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然而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脾常虚”,温老师不仅从脾胃入手治疗小儿多种疾病,而且在治疗其他疾病时都时刻注意顾护脾胃,防止因治疗疾病伤及脾胃而再生他病,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4.重视养阴
温老认为,“小儿易热多火”与小儿的生理特点有关,但其所谓之“火”并非实热,而为相对阴虚的表现。加之现今社会小儿常有饮食偏嗜、精神压力加大以及环境的改变等因素,阴虚体质患儿不断增加,因此治疗疾病应结合体质特点,注意养阴润燥,少用温燥或苦寒伤阴之品。
5.注重营养保健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当今如何增进小儿身体素质的防病保健成为社会的极大需要。针对时下不合理喂养及小儿保健品的滥用现象,温老师认为根据小儿体质特点,运用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原则指导小儿营养保健势在必行。
6.发展观点
从《黄帝内经》时期到现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自然条件、人文体系,还是人们体质、疾病的类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温老师强调要有辨证思维,用历史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各时期医学著作所处的时代、社会、地理环境,从而正确理解各医家的观点、方药之运用;要敢于依据当代对疾病更深的认识,结合自然气候、人们体质等特点而有所突破和发展,提出新理论、开创新途径、研制新的中药方剂。 [2]
著作与论文
撰写讲稿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十余本。
著作
出版专著《温振英医话验案精选》、《我的中医传承之路》
论文
[1]温振英,郑军. 小儿体质类型与辨证论治[J]. 中医杂志,1998,06:362-363.[3]
[2]温振英. 中医药防治复感儿的现状与分析[J]. 中医杂志,1999,11:688-689.[4]
[3]温振英,李秋英,佘继林,肖淑琴,朱丽娜,孙中林,李黎,郑军,吕敏华,汪天柱,汪天柱,徐惠君,周德水,王稳. 扶正祛邪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91,10:41-43.[5]
[4]温振英. 小儿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86,02:46-47.[6]
[5]温振英,吕敏华,曾昭田,李秋英,金敬善,李荫芝. 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研究[J]. 医学研究通讯,1986,04:120-121.[7]
[6]温振英.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防治[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87,04:231-233.[8]
[7]温振英,金敬善. 培土生金法防治呼吸道病易感儿的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87,01:34-35.[9]
[8]温振英,吕敏华,曾昭田,李秋英,金敬善,李荫芝. 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08:469-471+453.[10]
[9]温振英,苑晨,李黎. 小儿地图舌的探讨[J]. 中医杂志,1988,05:50-51.
[10]温振英,黄玉琛,裴福平,苏上元,刘桂珍,蔡红芳,于咏梅,于京海,朱志武. 婴儿营养性贫血的防治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05:20-21.
[11]温振英. 对胎教问题的商榷[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89,04:250-251.[11]
[12]温振英,肖淑琴,陈淑维,邵立思,黄爱兰,李锦云. 小儿肾炎的中医辨证与西医分型和免疫功能测定的关系[J]. 贵州医药,1981,04:19-21.[12]
[13]温振英,高执蕙. 小儿虚、实证舌象与T细胞测定的关系(摘要)[J]. 北京医学,1982,06:357.[13]
[14]温振英,肖淑琴,陈淑维,周润芝,薛秀萍. 2086例小儿舌象的观察与分析[J]. 中医杂志,1982,01:34-36.[14]
[15]温振英,吕敏华,李库勤,肖淑琴. 健脾补气法对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414例的治疗分析(摘要)[J]. 北京医学,1983,05:305.[15]
[16]温振英,李库勤,肖淑琴,吕敏华,王慕娴,曾昭田,武守恭,尹学英,高执惠,周述超. 健脾益气法治疗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128例观察总结[J]. 北京中医,1983,01:23-25.[16]
[17]温振英,宋祚民,吴德梓,于载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方案的探讨(附30例临床分析)[J]. 山东中医杂志,1983,01:19-21+45.[17]
[18]温振英. 小儿虚、实证舌象的临床实验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12:738-739+708.[18]
[19]温振英. 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中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J]. 中医杂志,2003,08:635-636.[19]
[20]北京中医医院 温振英. 中医儿科临床和科研展望[N]. 上海中医药报,2001-02-03001.
参考资料
- ↑ [1]
- ↑ [2]
- ↑ 小儿体质类型与辨证论治
- ↑ 中医药防治复感儿的现状与分析
- ↑ 扶正祛邪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 小儿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 ↑ 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研究
- ↑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防治
- ↑ 培土生金法防治呼吸道病易感儿的临床观察
- ↑ 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 ↑ 对胎教问题的商榷
- ↑ 小儿肾炎的中医辨证与西医分型和免疫功能测定的关系
- ↑ 小儿虚、实证舌象与T细胞测定的关系(摘要)
- ↑ 2086例小儿舌象的观察与分析
- ↑ 健脾补气法对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414例的治疗分析(摘要
- ↑ 健脾益气法治疗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128例观察总结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方案的探讨(附30例临床分析
- ↑ 小儿虚、实证舌象的临床实验研究
- ↑ 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中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