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石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温州石雕 |
温州石雕是浙江地区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晋时,王羲之为温州太守,曾用华严石刻砚,其石"如漆如油,有艳,不渗"(宋米芾《砚史》)。唐宋元明,虽可查阅的文献记载不多,但从历代出土的文物中可见一斑。至清末民初,温州石雕行业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原打锣桥(广场路)一带,开设有20余家石雕店和10多间"门对店"(石镶嵌),人称此地为"雕滑石街"。
基本内容
中文名:温州石雕
背景:抗日战争
著名:品石斋
地区:温州
晋代
当时比较有名的有阮文林的"品石斋"、黄增南的"南园"、严竹青的"金石斋"、金南恩的"金石林"以及熊岩春的"美观斋"等,同时也汇聚了一大批石雕名艺人,如清末的金兼三、民国初期的尹阿岩、董绍标、黄华英、赵鹏、沈福兴等。正是有了这样一条盛载石雕艺术的行业街,有了这样一大批名艺人,温州石雕业的产品才得以远销至上海、香港等地。抗日战争时,整个行业曾一度萧条。
解放后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传统工艺十分重视,在"抢救遗产"的政策下,石雕行业又枯木逢春,发展十分迅速。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温州石雕艺术作品迭出的一个高潮时期,石雕艺术家们精神饱满,创作热情勃发,一大批石雕的经典作品就在那个时期诞生。如温州石雕的领军人物、著名石雕艺术家潘雨辰先生就先后创作了《铁骑》、《女健将》、《乘龙腾飞》、《罗盛教》、《共饮一江水》、《鲁迅故乡人物》等一系列作品,其中《铁骑》、《罗盛教》被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共饮一江水》等也被国内及日本一些博物馆收藏;石雕名艺人陈鹤林的《九炉鼎》、杨照娒的《花篮》,以其独特的美感,作为石雕艺术精品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名艺人林岩福的《吴越王射潮图》、《雁荡山》突破传统的创作手法,以其巧妙的构思脱颖而出,被浙江博物馆收藏;此外名艺人吴克众的《竹林七贤》、陈仁寿的武将人物、赵永福的仕女、熊岩春、季金魁的山水以及林锦星的鱼类动物,都是极具特色的温州石雕经典作品,得到当时国内同行和文艺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与赞赏。
上世纪80年代
温州石雕最兴盛的时期为上世纪80年代,从业人员多达千余人。除温州艺雕厂之外,遍及城区松台、洪殿、五马、九柏园头;乐清四板桥、城关、慎江、白象;瑞安白门、陶山等地,作品走出浙江远销海内外,成为我市外销的主要产品之一。现今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基于手工的传统工艺美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艺种面临着消亡和失传。温州石雕也是如此,不少艺术人才外流或者改行,单从外流到青田的石雕艺人就达200余人,更多的人则是选择了改行。
当今
如今,尽管温州石雕艺术面临着种种困境,但仍有不少艺术家在苦苦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他们潜心钻研,积极创作,使温州石雕艺术更趋完善,更富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说青田石雕以其石料名闻于天下,百工之乡的温州则以各类艺种的多样化创作手法作为自己的深厚底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变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温州石雕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而正是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些年来,温州石雕在参加全国各类比赛中,囊括了不少金奖银奖,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石雕艺术大师。
石雕用途
温州石雕是青田石雕支流,远在唐代就有艺人从事于石雕,镂刻印章、朝珠、如意、香炉、器皿和房屋建筑饰品。石雕艺人善于运用石块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利用传统镂空、园雕、浮雕、浅刻等手法, 雕琢出山水、人物、花卉、禽兽,少量专供欣赏,多数作花瓶、台灯、烟嘴、笔洗、墨盒、砚盖、印章、书夹、扇坠等工艺品与日用品。名艺人潘雨辰,擅长青田石雕,所作《罗盛教》、《铁骑奔腾》、《幸福时代儿童》由国内外有关部门收藏。林岩福运用立体镂空山水技法,创作石雕佳品《吴越王射潮》、《雁荡山》。[1]
参考文献
- ↑ 温州石雕加工生产厂家中国供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