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渔峡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渔峡口镇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长阳县域西南角,五峰、巴东交界处,东与资丘镇交界,南与五峰县相连,西与巴东县接壤,北与榔坪镇毗邻。

渔峡口镇国土面积294.2平方千米(2017年),下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35682人(2017年)。

渔峡口镇是湖北省重要的椪柑产地,该镇的岩松坪村为湖北省优质水果“清江椪柑”的主产地,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 [1]

中文名称: 渔峡口镇

外文名称: Yuxiakou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下辖地区: 双龙等1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渔峡口镇夷城路

电话区号: 0717

邮政区码: 443000

地理位置: 长阳县西南部

面 积: 294.2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35682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鄂E

历史沿革

旧时,因位于神秘伴峡之出口,育巴人后裔之渔樵而得名“渔峡口”。

1979年,渔峡口公社下辖6个管理区。

1984年建渔峡口区,下设渔峡口镇。

1985年,渔峡口镇升为区级镇。

1987年,枝柘坪从渔峡口镇划出另立新乡。

1988年,渔峡口镇辖施坪、招徕河、双古墓、西坪4个办事处。

2001年1月,枝柘坪乡并入渔峡口镇,名仍为渔峡口镇,属长阳县辖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渔峡口镇辖渔坪村、施坪村、高峰村、沿坪村、西坪村、双龙村、招徕河村、龙池村、赵家湾村、枝柘坪村、岩松坪村、梁山坝村、青龙村、板凳坳村、龙坪村、布政村等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夷城路10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渔峡口镇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角,五峰、巴东交界处,东与资丘镇交界,南与五峰县相连,西与巴东县接壤,北与榔坪镇毗邻。全镇版图总面积294.2平方千米(2017年),地理坐标范围为东径110°21′-110°34′,北纬30°13′-30°30′。

地形地貌

渔峡口镇地处隔河岩库区上游,山高谷深,海拔落差很大,属于武陵山和川东巫山余脉,全镇地形以山地为主。

气候

渔峡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潮湿炎热,冬季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7-20°C,年平均降雨量1366.2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2年,渔峡口镇国土总面积2941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386公顷,水域5241公顷,林地17508.23公顷。

动植物资源

渔峡口镇主要植物有柑桔、油菜、玉米、魔芋、烟叶等;主要动物有家畜如猪、鸡、羊等。

矿产资源

渔峡口镇矿产资源有铜炭、铁矿、硅矿、陶土等矿藏,其中铜炭储量6000万吨,铁矿1500万吨,硅矿1.8亿吨,陶土1000万吨,煤矿主要分布在双龙、西坪一带。

人口

35682人(2017年)

经济发展

综述

2012年,渔峡口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4.5464亿元,财政收入1213万元,国税357万元,地税85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452元。

第一产业

2012年,渔峡口镇全域粮食播种面积4706公顷,总产16144吨,亩产228.7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099公顷,总产1981吨;烟叶种植面积346公顷,产量2076吨;茶叶种植面积123公顷,产量16吨;高山蔬菜种植面积1497公顷,产量39156吨;果园面积796公顷,水果总产量13595吨,其中柑桔面积780公顷,产量13484吨;生猪出栏71901头;其他经济作物面积845公顷,总产2898.9吨。农村经济总收人均3452元。

第二产业

渔峡口镇工业以水电、煤矿为主。201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9810万元;有工业企业12个,主要工业门类有煤炭、电力等,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电能等。

第三产业

2012年,渔峡口镇域内有金融网点2个,年末存款余额2.4971亿元,贷款额3587万元;有商业网点200个,营业面积4000平方米,商业零售额730万元;有从事第三产业的商户57家,其中饮食业32家,住宿业5家,理发业11家,修理业9家。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截至2012年,渔峡口镇建有桥梁20座;集镇道路长度3.2公里,下水道1100米;绿化带7200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道4788千米,日供水150吨,供水500余户,供水普及率100%;开挖下水道800千米,液化气站1个;安装街道照明路灯50盏;配置垃圾桶28个,垃圾池5个,垃圾处理场1个;建有码头9个,汽渡1个;客运站2个,村组公路硬化里程260公里,硬化率达24.71%。

文化教育

2012年,渔峡口镇有初中1所,小学5所,教学点3处,幼儿园1所,在职教师160人,在校学生2047人,其中初中770人,小学1139人,在园幼儿13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比例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100%,9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2年,渔峡口镇域内有中心卫生院1个、分院1个,卫生院职工72人,医疗点46个,医务人员49人,下设43个卫生室,从业乡村医生45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9783户,31681人,参保率95.32%。计划生育率达99.3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28‰,出生性别比129:100。

社会保障

2012年,渔峡口镇域内落实农村低保2954户,3708人,发放低保金4127209元。五保老人141人,其中集中供养的54人,分散供养87人,年人均补助生活费2261元。

交通

渔峡口镇地处山区,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内有县道14公里,乡道86公里,通村公路880公里。

风土人情

哭嫁

在渔峡口镇,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3天或前7天开始,也有的前半个月、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等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也有的是倾泄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等等。

放阳灯

洋灯又被称作孔明灯,在渔峡口镇,原放阳灯的传统习俗是从春节的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但后来,正月初一晚上就开始了。阳灯的主要制作材料是蔑子和纸,首先先将蔑子扎成圆箍,在相交处用细铁丝捆绑固定,然后再将选好的绵纸糊在扎好的圆箍的三面,只留下面烘烤,放飞前要将制作好的阳灯放在火上充分烘烤,以便将灯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待阳灯被其内部的热空气撑的完全涨开后,表示可以放飞了,此时可在下面挂上沾满油的布条或橡胶。待点燃布条或橡胶后,周围烘烤的人便可同时松手,让其自由向上飞了。

地方特产

岩松坪椪柑

岩松坪椪柑产于渔峡口镇岩松坪村,因该地区热量资源丰富,≧10℃有效积温在5800℃以上,且地处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交接地带,北有阻拦寒潮入侵的山峦屏障,立体气候明显,非常适合优质椪柑的生产。随着隔河岩、高坝州两大水库的建成,大水体的调温作用比较明显,出现对柑橘树体及结果造成为害的气温的机率越来越小。岩松坪椪柑的特点是:产量高,主产区椪柑一直保持亩产2000公斤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的生产水平,鲜果具有“外形美观、香甜可口、果汁丰富、脆嫩化渣”的显著特征。

旅游景点

廪君墓

巴人先祖廪君陵位于渔峡口镇西北1公里处,东距香炉石早期巴文化遗址1.5公里,海拔368米。陵园占地25亩,其中先祖廪君墓占地8000平方米,墓高13米,直径90米。环陵墓铺设有长320米、宽3米的青石板人行道,陵墓前建有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的祭祀亭,这是先祖廪君陵的标志性建筑。陵园内建有题词碑林走廊,共镌刻着古籍史书记载和各级领导、学者题词的石碑30余块。先祖廪君神道两旁种植绿化树木400株,种草3000平方米。

盐池温泉

盐池温泉位于渔峡口镇龙池村,泉水出露于清江边,常年水温42.5摄氏度,流量6.01升/秒,无色、清晰、味咸,热水总硬度为53.32德度,含二氧化硅、硫、硅、氟、氯、纳、钙等微量元素。据历代县志记载,民间传说和实际调查来看,盐池温泉对皮肤病、风湿、感冒等有特殊疗效。温泉山庄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总体建筑在保持原有山形地貌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依山而建,周边青山绵亘,奇峰耸立。

视频

长阳渔峡口镇张其月葬礼 向正平摄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