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深度基准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深度基准面datum for sounding reduction,又称海图基准面。

简介

海图所载水深的起算面,又称海图基准面。水深测量通常在随时升降的水面上进行,因此不同时刻测量同一点的水深是不相同的,这个差数随各地的潮差大小而不同,在一些海域十分明显。为了修正测得水深中的潮高,必须确定一个起算面,把不同时刻测得的某点水深归算到这个面上,这个面就是深度基准面,深度基准面通常取在当地多年平均海面下深度为L的位置。求算深度基准面的原则,是既要保证舰船航行安全,又要考虑航道利用率。由于各国求L值的方法有别,因此采用的深度基准面也不相同。 中国在1957年起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即理论最低潮面)。

吴淞零点

吴淞零点是中国确立最早的高程基准面,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左右由海关巡工司根据同治十年至光绪二十六年张华浜水位信号台观测的水位确定。当时吴淞零点仅仅作为黄浦江整治工程的基准面,以后陆续应用于上海市的水域工程测量。根据1957年国家东南部地区水准网平差成果,吴淞零点的黄海高程系高程为-1.6297米,在吴淞口地区,吴淞零点和理论最低潮面重合。 吴淞零点初设时命名为吴淞海关零点(WOOSUNG CUSTOMS ZERO),后来正式命名为吴淞零点(WOOSUNG HORIZONTAL ZERO简称W.H.Z.)。[1]

特大潮低潮面

清宣统三年(1911年)以前,英海军制定采用特大潮低潮面,以后海关海务处承袭使用。3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海军和美海军在引用海关海务处资料时,也使用特大潮低潮面。民国35年(1946年)英国出版的长江口1602号海图仍继续采用特大潮低潮面

寻常大潮低潮面

宣统三年以前,上海开浚黄浦工程总局曾采用过寻常大潮低潮面为深度基准面,同时也作为黄浦江航道整治工程的整治零点。在吴淞,寻常大潮低潮面高于特大潮低潮面0.61米,高于吴淞零点0.43米。

略最低低潮面

抗日战争以前,日海军已经采用略最低低潮面为深度基准面。抗日战争期间,汪伪海军水路测量局在测量江阴至河口的长江河道图时,也采用略最低低潮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58年以前,仍继续采用略最低低潮面。在吴淞,略最低低潮面和吴淞零点重合。[2]

最低低水位

宣统三年,上海开浚黄浦工程总局根据黄浦江各个水位站历年观测的最低水位,制定最低低水位(也称通用最低水位,简称最低水位)作为黄浦江深度基准面。是上述各个深度基准面中最低的基准面。在吴淞,最低低水位和吴淞零点重合。最低低水位一直沿用至今。

理论深度基准面

1956年起,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部在全国海洋测绘中,统一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作为深度基准面,同时也作为潮水位高度和潮汐预报水位的起算面。 1958年,长江口全测时首先采用了理论深度基准面,1959年全测杭州湾时也同样采用。 1965年,根据长江口的七丫口、浏河口、吴淞外高桥、长兴、横沙、中浚、南门港堡镇、奚家港等水位站,在1964年1月5日~2月3日连续30天同步观测的水位资料,计算理论最低潮面,经过适当调整,确定长江口的深度基准面,并于1965年7月开始使用。这次调整的特点是参加调整的水位站在统一的时间内,同步进行观测,空间条件一致。 1971年对长江口的深度基准面又作了一次调整。调整依据的资料是1971年2月11日~3月12日,江阴以下的27个水位站30天同步观测的水位资料。这次调整的范围广,资料完整,计算成果合理性较好。这次调整采用以平均年最低月平均水位代替年平均海面,近似于进行了长周期改正。调整的成果,一直应用至今。 1975年6月27日,交通部、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和国家海洋局在天津联合召开“审定各开放港口深度基准面”会议,会议确定了各开放港口深度基准面的数值,其中涉及上海市长江口地区的水位站中,大戢山深度基准面调整至吴淞零点下0.63米,绿华山调整至吴淞零点下0.77米,其他各站不变。 根据199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90)规定,原来作为海洋测绘深度基准面的理论深度基准面改名为理论最低潮面。同时规定,在计算理论最低潮面时,增加2个长周期分潮进行长周期改正,因此计算理论最低潮面的分潮从11个增加到13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