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涛源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涛源乡东与期纳镇东风乡接壤,南临片角乡,西与鹤庆县隔江相望,北与顺州乡毗邻,人口8900户、33939人(2007年末),其中农业人口31698人。傈僳、彝、纳西、(摩梭)等少数民族共9725人。辖涛源、东安、安坪、金江、保和、沿江、上六、太极、嘉禾、西安、甘庄11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罗家,距县城76千米(直距55千米)。自然条件优越,是县内天然温室。金沙江环流境内110余千米,居民沿金沙江河谷区、半山区居住。属高原河谷燥热山地季风气候。是省龙眼基地之一。县道永鹤公路穿境36千米,省道祥宁二级公路穿东境11千米。[1]

历史沿革

1958年属太极、期纳两区,1960年成立涛源公社、太极公社,1962年合并为涛源区,1968年改涛源公社,1984年改涛源区。1988年撤区,分设涛源乡、太极乡。1997年,涛源乡面积257.2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沿江、保河、金江、东安、上六、安坪、涛源7个行政村;太极乡面积185.2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太极、嘉禾、西安、甘庄4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太极乡,并入涛源乡。

地理环境

涛源乡位于西南部,距永胜县城76公里,辖涛源、金江、安坪、东安、保和、上六、沿江七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5250户21817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827万元,人均纯收入868元,人均有粮275公斤。[2]

经济状况

突出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重点,实施好农业创收、科教兴乡,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五大战略,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任务,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替代能源建设,力争把涛源建设成永胜的沼气示范乡。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巩固甘蔗、冬早蔬菜产业、重点突破苦良姜产业,提升优质稻和经济林果产业,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营销和畜牧业等后续产业,努力把涛源建设成永胜最大的甘蔗、苦良姜原料基地,经济林果、粮食的种苗繁育和科技示范基础。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招商引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水利设施

鲁地拉电站]建设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预计总投资150亿元。淹没区涉及10个村委会60个村民小组,淹没影响区涉及农户的村民小组有54个。水库淹没影响征地范围内移民人口为13050人,其中企事业单位人口602人。主要集中在金江、安坪、涛源3个村26个村民小组,人口为9466人。嘉禾、太极、甘庄、沿江、保和、东安、上六等7个村28个村民小组移民人口为3584人。淹没陆地面积25.076平方千米。[3]

文化教育

涛源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18个村民小组33599多人。有初级农村中学二所,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24人,有完全小学15所,非完全小学小学4所,教学点17个,在校生2605人, 教职工编制数257人,公办教职工238人,代课教师19人。小学入学率99.8%,初中入学率99.7%;小学巩固率99.3%;中学巩固率98.4%。全乡小学占地面积14071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101 平方米;中学占地面积3628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71平方米;全乡现有危房7104平方米,危房率为25.8%。 1996年实现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1998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基础建设

涛源乡党委、政府始终将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抓,紧紧围绕"打基础、增后劲"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突破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水利建设方面:注入资金286.8万元,共完成三面光沟渠104.5公里,清理沟渠206公里,群众投工投劳10.75万个。小坪水库南干渠37公里配套工程投资4300万元,完成了东门箐水库的除险加固;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人畜饮水工程40余项,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得到缓解;投入资金30余万元维修沿江一线抽水站,保证了旱坪生产用水;大小沟渠畅通,抽水站运行正常,保证了大小春生产用水。

农田建设方面:

抓住热区土地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四大旱坪开发整治土地14670多亩,新增土地4500多亩;修通田间道路204条60公里,四面光沟渠1条4.2公里,田间沟渠40多条50多公里,水窖310个,水池60个,抽水站3座。全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交通建设方面:

投入资金461万元,改造完成了金太弹石路;累计投资100余万元,投工投劳8万多个,先后修通了金江力龙、木桂,东安黄草坪,安坪新庄,沿江小松坪,上六年家寺、谷西康、热水塘、鸭子庄、卜塘,嘉禾禾家坪、罗依、罗则、龙塘,西安里长,太极小顺州,甘庄芭蕉田,六通至小坪等18个村的通村公路,全乡118个村民小组,已通路105个村小组,通路率达89 %。

能源建设方面:

完成了涛源、金江、安坪等村委会的农网改造。修复上六茅坪2公里、嘉禾22公里、西安19公里10KV输电线路。投资140余万元建成东安大路地德援光伏电站。争取国债项目、扶贫项目等大力发展沼气能源建设,共建成沼气池3104 口,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灶、液化灶和蜂窝煤,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通讯建设方面:

共建移动机站4个,联通机站3个,小灵通接收塔22个,网络覆盖率达90%,开通固定电话1600多部,手机用户逐年迅猛上增,与外界沟通方便快捷。有3个村委会开通微波电视,偏远山区安装了电视接收机,实施了农村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视普及率逐年上升。

特色产业

涛源乡气候干燥、少雨,年平均温度20.6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29.7mm,无霜期350天,年日照时数2763小时,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土地、光热资源丰富,农作物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涛源冬早蔬菜远近闻名,远销国内外。西红柿远销俄罗斯,东升南瓜出口韩国、日本等国。甘蔗是涛源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具有"三高一优势"即甘蔗含糖高、亩产高、蔗农种蔗技术高和背靠糖厂的优势。后继产业红花发展潜力大,效益好。2006年,种植冬早蔬菜5000多亩,甘蔗15489亩,优质稻4700亩,红花种植总面积达625亩。

资源状况

涛源乡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生物资源开发,基本形成甘蔗、苦良姜原料基地,经济林果、粮食种苗繁育和科技示范基地。

地理资源

涛源乡位于永胜县城南部,距县城76公里,直距55公里,祥宁二级公路穿东境10余公里。东与期纳镇、东风乡接壤,南临片角乡,西与鹤庆县隔江相望,北与顺州乡毗邻,幅员面积442.4平方公里。茶马古道、金江古渡、金江老街以及各地商贾云集的太和会馆依然影射着昔日的繁荣与鼎盛。金沙江环流境内110余公里,祥宁二级路穿东境10余公里,交通方便,旅游资源丰富。

生态资源

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乡党委、政府围绕"建设涛源沼气师范乡"目标,建成太阳能电站1个,沼气3104口,占全乡户数的37%。

自然资源

有大龙潭、东门箐、铜厂河、小坪等4个水库,基本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热区土地开发整理土地17000多亩,土地辽阔。属高原河谷燥热山地季风气候。

人力资源

11个村民委员会118个村民小组,共8231户33599人,其中农业人口31698人,富裕劳动力3000多人。2006年底,涛源乡累计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5019人次,经培训后转移792人次。2006年共计劳务输出160人。各行各业在职干部380多人,大专以上占98%,中专占2%。

科技兴农

涛源乡农科站有农科人员16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4人,助理农艺师11人,从事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科目有标准化农田建设、水稻超高产栽培、甘蔗高糖品种推广、抗虫棉推广、新型农民培训、冬早蔬菜开发等。

其中2006年,水稻精确定量攻关栽培获得1287公斤/亩世界高产记录。后继产业抗虫绵、红花发展潜力大,效益好、深受百姓欢迎。水稻高产屡创世界记录而闻名于世,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赴涛作高产水稻实验示范和做课题研究,可谓汗水撒热土,硕果著春秋。"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等著名专家曾到涛源指导工作。[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