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海葡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葡萄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海葡萄

学 名:Coccoloba

uvifera (L.) 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蓼目

科:蓼科

属:海葡萄属

种:海葡萄

命名者及年代:(L.) L.,1759

海葡萄(hǎi pú táo),学名:Coccoloba uvifera (L.) L.,异名:Polygonum uvifera ,是蓼科海葡萄属木本植物,雌雄异株,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多分枝,株高可达6-9米。茎多分枝,枝多呈弯曲状。单叶互生,叶具短柄,革质,近圆形,先端钝或微凹,全缘而作波状,直径达25厘米;花两性或单性,总状花序,花密生,白色,具芳香,花被5片,黄绿色,先端钝形;坚果具3棱(直径10毫米),外为肉质花被所包藏,果实成熟后花被呈紫红色,而肉质呈浆果状,直径约2厘米,像葡萄般一簇一簇的。花期5-6月,果期夏秋。 分布于美洲加勒比海的海滩,包括科罗拉多州百慕大。不耐寒(2℃以下不能存活),对盐分有很高的抵抗力。 海葡萄常被作为沿海城市的行道树,或作为海岸防风林树种,它们亦可作庭院观赏植物。海葡萄果实可用来制造果酱或直接食用。 [1]

海葡萄形态特征

海葡萄为木本植物,雌雄异株,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多分枝,株高可达6-9米。茎多分枝,枝多呈弯曲状。单叶互生,叶具短柄,革质,近圆形,先端钝或微凹,全缘而作波状,直径达25厘米,主脉呈红色,衰老后的叶子会整块转为红色单叶,托叶小;树皮平滑,呈黄色;

花两性或单性,总状花序,花密生,白色,具芳香,花被5片,黄绿色,先端钝形,雄蕊8枚,花柱3枚;坚果具3棱(直径10毫米),外为肉质花被所包藏,果实成熟后花被呈紫红色,而肉质呈浆果状,直径约2厘米,像葡萄般一簇一簇的。花期5-6月,果期夏秋。

海葡萄产地生境

分布于美洲及加勒比海的海滩,包括科罗拉多州及百慕大。不耐寒(2℃以下不能存活),对盐分有很高的抵抗力。

海葡萄繁殖方法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匹尔斯堡地区采集海葡萄种子。种子坚硬,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新鲜种子1000-1400粒/千克。

海葡萄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小时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洗净药液,再放入25℃温水中浸种24小时,使坚硬的木质化种皮软化,并用园林剪刀剪去种子的喙部,自然晾干后播种。

春季为海葡萄播种适期。将基质拌匀装入播种盘(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15厘米)。把海葡萄的种子撒入播种盘,播种量为500克种子播种8-10盘,并覆盖一薄层基质,每日早晚均匀喷洒清水,保持盘内基质潮湿但不渍水。基质为无土介质,组成为泥炭70%+珍珠岩25%+蛭石5%。在播种盘上罩以铁丝网罩(网眼5毫米×5毫米),防鼠类咬啮种子。播种1-2周内种子出土萌发,发芽率为40%,当长出4片叶子时移栽到营养袋(直径8厘米×高13厘米)内培养袋苗,基质配比为细沙50%、黄心土48%、复合肥2%。

海葡萄栽培技术

苗期主要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水分管理:海葡萄苗木很耐旱,但是保持土壤(基质)湿润有利于其生长。

施肥管理:海葡萄幼苗期需肥较多,可每月施一次全肥,而生长期要适当施肥。

温度管理:海葡萄是热带植物,不耐寒,2℃以下不能存活,且不能承受霜冻,栽培时注意防寒。

光照管理:因海葡萄原产于热带美洲和加勒比海的海滩,光照较强,在栽培时可全光照或者部分遮阴。

当袋苗高度50-60厘米、茎径5-6毫米时即可出圃。为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和造林的成活率,苗木出圃前有必要进行炼苗。炼苗时全部揭除遮阴网,使苗木在全光照下生长;炼苗期间,苗木不再施肥且应逐渐减少水分供应,炼苗期一般为30天。营养袋苗 在出圃前的20天时就要原地移动袋苗,切断穿袋的根系,出圃时再剪去部分枝叶,以减少水分及养分消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海葡萄病虫防治

海葡萄抗逆性强,较少感染病虫害,偶见叶斑病、蚜虫,因此在苗期每半个月喷洒1-2次广谱杀菌剂(如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即可对病虫害起到预防作用。

海葡萄主要价值

海葡萄常被作为沿海城市的行道树,或作为海岸防风林树种,它们亦可作庭院观赏植物。海葡萄果实可用来制造果酱或直接食用。

参考来源

  1. 海葡萄,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