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的后面,有新的海(韩志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的后面,有新的海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海的后面,有新的海》中国当代作家韩志红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海的后面,有新的海

“只读书脊”这个词,其实并不适合我。

因为有时候,我连书脊都没有认真读过。

作为一个不怎么用心读书的读书者,近日我给自己定制了一枚藏书章。关于这枚藏书章的印文,我推敲了许久。我翻看查找了很多藏书印文:“晴耕雨读”“君子如兰”“天心月圆”“明月清风”……喜爱读书的人,每一个人心中都怀有一份山水和丘壑,而此时的我没有。此时的我心中既没有明月,也没有清风。我心中到底有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但我知道书中有什么。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书,那时候读的多是故事书:《少年文艺》《鼠毛毛历险记》《中国民间故事选》之类。再大些,就是大我四岁姐姐的所有语文书。再然后就是《毛泽东传记》《聊斋志异》《简爱》《小妇人》……以及各种忘了名字的小说,行侠仗义的、抗日英雄的,尤其记得有本书中一个小男娃褡裢里背上几个饭团,翻山涉水偷偷潜入敌军大后方,一个人捣毁一座敌堡的精彩片段,每每想起总要拍案叫绝,不止一次地慨叹:那饭团肯定特别好吃!而读书的场景,有可能是在小河边树杈上,也可能是在炕头奶奶的蒲扇下。更多时候,真正享受到“沉浸式”的阅读,往往是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比如墙外麦秸垛和墙中间形成的一个窝窝,或者堆放玉米骨头的棚子里。这些奇奇怪怪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静,极静。

目之所及,是小而密的文字,整篇整篇的都是字,神秘而神圣;手之所触,是厚厚的纸张,柔软不刺手,既淳朴又温顺,翻起来不会咔咔作响,甚至需要手拈唾沫才能搓过去一页。这样读书,是心无旁骛,凝神忘我的读书。是“将此身葬在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式的读书。呼吸间是书本的墨香混合大自然清香,脑海中是文字随思绪一起肆意遨游。家乡的柴火味和书的味道最让人心安。

书中,有吾心安处。

两个女儿都喜欢读书。和平的年代,丰盈的精神食粮可任意汲取,各种门类的书籍如百花齐放。当下的她们,有更丰富的书可以读。她们可以坐沙发、坐地毯,可以喝奶茶、喝果汁,然后在满满一柜子书前挑挑拣拣,走走停停,最后挑出一本幸运的被读者,再邂逅一个安静的午后,沐着轻风,沁着花香,枕着一只肥狗,读得似懂非懂,人和狗都熏熏欲睡。

我时常和孩子们分享我读的书,满怀激动地把闪闪发亮的句子捧在手心里,用优美的语调分享给她们。或者我们一起读,配上合适的音乐,一起感受灵魂的悸动,一起被打动、被温暖、被照亮。

因为书太多,趁着解封为家中购置了一组书橱,而这次公公婆婆把他们的藏书送来给我们,新买的书橱瞬间又满了。婆婆喜欢读书,年逾七旬的她依然保持喜欢剪报纸粘贴和把精彩文字摘抄下来的好习惯。婆婆送来的书中,就有很多带着她的笔迹,还有一些书,是婆婆长辈送给她的,上面泛黄的批注葆有婆婆长辈彼时的读书心迹。而此刻,她把书给我,我想起我把闪闪发亮的优美句子分享给孩子们那一瞬。一本书,可以很孤傲,很美丽。但一旦被传承被分享,那将赋予它新的意义。那是岁月的沉淀,历史的厚重,是从许多年前步履蹒跚、缓缓走来的几代人的吾心安处。

所以最后,我把我的藏书章印文,定为“吾心安处”。我想象着,多年后,女儿以及她们的儿女会在我的藏书章后面盖上属于她们自己的藏书章,那时,在满书的藏书章中也许会有人想起我,也许会说,这其实,也是吾心安处。

曾经有个女人让我猜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我,你猜猜是啥?”没错,她就是那个白胖子——号称百花仙子,里的“多肉仙子”下凡的那位。前几天,这位“多肉仙子”送我一本书,是雪小禅的《小喜》,打开扉页,赫然盖着她的藏书章“半间书房”。那四个字的个头居然和她的身材一样大,我开始懊恼我的藏书章是不是定小了,一定要大过这“半间书房”才好。但转而我又想,管她呢,多年后,只要有书在,“多肉仙子”的藏书章就一直在,而我们的快乐就一直在。即使在历史的长河里荡不出一圈涟漪,但至少现在,也是一件趣事。

藏书章的后面,还会有新的藏书章。

在海水的背后,有新的海水。

新的海水的背后,再涌出更新的海水。海水的形状不断生成,同时,不断被抹去。除了海自己,没有人能记住那一次的海水曾经历过怎样的汹涌澎湃,曾品味过怎样的艰涩甘甜。就像,只有我自己,记得我曾经在我的时光中怎样亲眼目睹美丽的残酷凋零,怎样在绝望中挣扎呼喊。又怎样在岁月磨砺中,将自己千疮百孔的心雕刻成一枚印章。

刻章的店家说:“吾之所好,愿你亦喜”。亦喜吗?我想象着不久后会邮寄到我手中的那枚“一寸欢喜”,我想,藏书章的后面,还会有新的藏书章;海的后面,有新的海;所谓印章,所谓书,所谓你我,虽是吾心安处,终逃不过一生一会。一枚印章的“亦喜”,以及那些莫名的小忧伤、小欢喜,在海与新的海之间,在生与死面前,连个泡沫都算不上,所以,又何必徒增烦恼。[1]

作者简介

韩志红,笔名烛音,现就职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委宣传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