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獭」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骤减原因
生态价值
行 63: 行 63:
 
2012年9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海獭能够控制海胆的数量,而这反过来促使了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海藻的繁茂生长。由于海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捕获碳,这也意味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因此减少。
 
2012年9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海獭能够控制海胆的数量,而这反过来促使了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海藻的繁茂生长。由于海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捕获碳,这也意味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因此减少。
  
 所有的气候变化模型和提出的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都忽略了动物的作用。但全世界的动物在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碳循环,实际上这可能具有巨大的影响
+
 所有的气候变化模型和提出的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都忽略了动物的作用。但全世界的动物在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碳循环,实际上这可能具有巨大的影响<ref>[http://news.sina.com.cn/green/news/roll/2012-09-14/152125175098.shtml 最新研究显示海獭或成为对抗全球变暖勇士],人民网 ,2012-09-14</ref>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於 2019年12月26日 (四) 08:25 的修訂

海獺屬于海洋哺乳動物中最小的一個種類,是食肉目動物中最適應海中生活的物種[1]。它很少在陸地或冰上覓食,大半的時間都待在水裡,連生產與育幼也都在水中進行。大部分時間裡,海獺不是仰躺着浮在水面上,就是潛入海床覓食,當它們待在海面時,幾乎一直在整理毛皮,保持它的清潔與防水性。在加州的海獺族群又被稱為南方海獺或加州海獺,阿拉斯加族群則被稱為阿拉斯加海獺[2]

形態特徵

與鯨、海象、海豹等身體碩大的海洋哺乳動物相比,海獺(HaiTa)算得上是小個子了。海獺屬於鼬科動物,跟陸地上的黃鼠狼是親戚,但它們比黃鼠狼大得多。一般成體的[url]雄性[/url]海獺體長1.47米左右,重45公斤,雌性體長僅1.39米,重約33公斤。為了在水中生活,它們長着小小的腦袋,小小的耳殼,滾圓的軀體。牙齒寬大,齒尖短鈍,適於咬碎獵物的硬殼。前肢短小,專門取食和梳刷絨毛。後肢寬厚,第1~5趾依次延長,趾間有蹼,5趾連成鰭狀;在游泳時,它們用後肢交替地扒水,產生向前的力。尾巴呈扁平狀,較長,約占身體的四分之一,游泳時可以當舵用。尾與後肢均已進化成專供游水的器官。

海獺毛皮茶褐色,質量極佳,價亦昂貴。海水的傳熱比空氣要快4倍,而海獺沒有像鯨那樣厚厚的皮下脂肪層可以保暖,它的皮下脂肪僅占體重的1.8%,但是海獺有一身厚厚的皮毛,每平方厘米有毛12萬5千根,同時皮毛上還有一層脂肪,即使在深水裡也能滴水不透。

生活習性

海獺擅長潛水,經常潛到3~10米處活動,有時潛到50米深的海底尋找食物,它們幾乎不到陸地上活動,也從不遠離海岸。與其它海獸相比,海獺的游泳速度算是比較慢的,每小時僅10~15千米。

海獺性喜群棲,白天常常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在海里嬉鬧、覓食,到了晚上,有時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時間是躺在漂浮于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颳大風暴時,它們就成群地跑到岸邊躲起來。海獺不像其他海獸那樣,一般不作大範圍的回遊,喜歡過定居生活。海獺是一個匠心獨具的「工程師」,當它上岸時,會把一塊塊石頭搬來構築一個個漂亮的巢穴。它那個細小的「手」,非常會使用工具。

海獺睡覺十分有趣。夜幕降臨,有的海獺也爬上岸來,在岩石上睡覺,但大多數時間海獺卻寢于海面。它們尋找海藻叢生的地方,先是連連打滾,將海藻纏繞在身上,或者用肢抓住海藻,然後枕浪而睡,這樣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沖走或沉入海底的危險。海獺的這種睡覺模式可以有效地抵禦來之岸上的敵害威脅。海獺睡覺時,如果受到敵害的來犯或者受到驚憂,大多數成員立即潛水逃跑,但常有少數成員留下來,以探明引起騷動的原因。一旦發現確有危險時,就用尾巴「噼啪劈啪」地猛擊水面,以此作為報警信號,通知其它成員趕快潛逃。

海獺上岸後行動遲鈍,憑藉靈敏的聽覺和嗅覺察覺危險。嗅覺十分靈敏,能夠嗅到8千米以外人吸煙的味道。要是有人在海濱上走過之後,如果不經幾次潮水把人留下的氣味刷掉,它們就不會上岸。這種靈敏的嗅覺有利於它們及早發現敵害。

海獺平時特別愛「打扮」。它的一生除了覓食和休息以外,總是用相當多的時間來梳理、舔擦自己,皮毛、頭尾和四肢都不放過,連胸腹部這個「餐桌」也都洗得一乾二淨,它的這種「梳妝」是為了自己的生存,海獺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護作用,如果皮毛亂蓬蓬的,或者沾上了污穢,海水就會直接浸透皮膚,把身體的熱量散失掉,因而會被凍死。

食物

海獺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長的貝類、鮑魚、海膽、螃蟹等,有時也吃一些海藻和魚類。在水面進食時常採取仰泳姿態,有時以同樣姿式攜帶幼仔出遊。海獺是地球上食量最大的動物之一,通常一天要消耗其體重的三分之一那麼多的海鮮。換句話說,成熟海獺的體重大約是六七十磅,所以平均每一頭一天就要吃十幾磅甚至二十幾磅的海鮮。

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海膽,但海膽的殼很堅硬,靠牙齒是絕對咬不開的,海獺就想出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它們在海底抓到海膽或其它軟體動物以後,先把獵物挾藏在兩個前肢下面鬆弛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後仰躺,把隨身攜帶的約有拳頭大的方形石塊放在胸腹上作砧板,然後用前肢抓住獵物使勁往石頭上撞擊,擊幾下以後看一下獵物的外殼是否破碎,若未破碎,則繼續用力撞擊,直到殼裂肉露為止,一旦發現殼敲破了,海獺便馬上將裡面的肉質部分吸食出來。吃飽之後,海獺把石頭和吃剩的食物藏在皮囊中,即使海浪衝擊也不會失落,以備再用。這一點海獺勝過類人猿。有人統計,一頭海獺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可以從海底捕獲54隻貽貝,在石頭上撞擊2237次。

生長繁殖

海獺行一夫多妻制,雄海獺會在雌性與幼獸附近的水域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在1次繁殖季中可能會與數隻雌海獺交配。在交配的過程中,雄海獺經常會咬雌海獺的鼻子;性成熟的雌海獺在繁殖季期間鼻子會充血,較老的雌性會有明顯的傷痕。雌海獺終年可生產。海獺的繁殖比較緩慢,5年才有一胎,通常一胎只有一隻,雙胞胎和三胞胎是極為罕見的。在加州,大多數幼獸在12月至隔年2月間生產,而阿拉斯加族群的產期則多半為5至6月。懷孕期約9至10個月,雌性會哺育幼獸約6個月,有時可達一年之久,之後便突然斷奶並遺棄它們。哺乳期間雌海獺會照常覓食,幼獸約6個星期大時即開始在淺水域學習如何覓食。據統計,每10隻小海獺中只有1隻小海獺在將來的時間裡才有本領擴展它的領地。再加上人類的大量捕殺以謀取它珍貴的皮毛,海獺在過去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

壽命:雄海獺15年;雌海獺20年。

起源與生存

根據動物學家的研究,海獺是由棲息於河川中的水獺,在大約五百萬年前才移居海邊而進化成海獸。因此,海獺並不像生存在于海水中已有三千五百萬年的老前輩——海狗那樣善於潛水,同時也缺乏一層厚厚的皮下脂肪以抗寒。

種群數量

在1741年商業捕獵開始以前,海獺的分布相當廣泛,估計當時的數量約在150,000至300,000隻之間。直到1911年由美國、日本、俄羅斯、與英國協議通過國際協定禁止捕捉海獺時,海獺的數量已經減少到只剩下數千隻。在大部分區域海獺皆恢復良好,但到了1990至2000年間因不明原因而造成數個族群的數量減少。

至1990年代早期,阿拉斯加族群的數量估計約有10,000隻,但在1990年代中、晚期,於阿留申群島一帶急劇地減少,確實原因仍不明,部分科學家認為可能是虎鯨捕食的結果。

加州族群數量也在下降中,1995年估計約2,377隻,至2000年剩約1,700隻,在美國瀕臨絕種動物條例(U.S.EndangeredSpeciesAct)中被列為「受威脅種」,而在1977年的海洋哺乳類保護條例(MarineMammalProtectionAct)中列為「枯竭種」。它們的危機在於本身為小族群,加上受到漁網與加州中部海岸的原油外泄污染等威脅。

在1980年代於加州南部曾有重建加州海獺族群的計劃,但復育後野放的海獺不是回到中部加州的原居地,就是死於人為因素或失蹤。同一時間,在1990年代早期於聖米高島建立了小型的自然棲地,至1990年代晚期已有部分數量沿加州海岸往南移動至康塞普申角.

海獺是鼬家族的一員,曾經廣泛分布於環太平洋淺海地區。科學家們相信,至今300多年前曾有超過50萬隻海獺生活在太平洋中,包括被地理界限限定在加利福尼亞海的2萬隻亞種。但是從18世紀中期商人發現了海獺珍貴的皮毛(是動物世界中最厚、最密實的皮毛)後,人們就一直在捕殺海獺,幾乎使海獺滅絕了。「到1900年,加利福尼亞的海獺僅存幾十隻。」加利福尼亞蒙特里灣水族館的海獺項目負責人AndrewJohnson說。這樣直到1911年國際皮毛貿易協定禁止捕獵海獺為止,海獺的數量才又慢慢回升。儘管海獺的數量增加了,但是又有一個神秘的殺手威脅着海獺的生存。海灘上發現的死亡的海獺數量正逐年遞增,僅2004年前五個月就發現有135隻海獺死掉。

驟減原因

科學家們對死亡的海獺進行了屍檢,結果驚人地發現,造成海獺死亡的頭號殺手是來自陸地上的微生物寄生蟲。其中一種是弓形蟲,存在於貓的排泄物中;肉孢子蟲則存在於(鼠兒)的糞便中。那麼陸地上的寄生蟲是怎樣轉移到海獺體內的呢?答案似乎在於貓和都排泄一種殼很硬的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可以在水中存活很長時間,這就使寄生蟲有可能被從陸地衝到水中。「在靠近海邊的地方,雨水可以將寄生蟲衝到海里」,加利福尼亞-戴維斯大學的獸醫、生物學家PatriciaConrad說。

一旦到了海里,寄生蟲將會逐漸集中在蛤、貽貝這些海獺最喜歡吃的動物身上。為什麼呢?因為蛤、貽貝這些雙殼貝動物通過過濾海水獲得食物,它們通過殼來吸食水中漂浮的微小食物。如果這些水中含有寄生蟲,它們就同食物顆粒一起被雙殼貝吃掉,並吸附在雙殼貝體內的組織上。這樣,當海獺無意中吃了感染有寄生蟲的雙殼貝後,它身上也有了一定數量的寄生蟲,一旦寄生蟲鑽進海獺的腸內,寄生蟲將進入海獺的血液中,這會造成嚴重的感染並導致一種腦炎,正是這種腦炎致使海獺死亡[3]

分布範圍

海獺是稀有動物,只產於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由日本北部至堪察加半島沿岸,往東經阿留申群島與阿拉斯加灣南岸,沿北美太平洋海岸至下加利福尼亞。常見於多岩石的海邊。中國的海域中沒有海獺這種動物。加州海獺()的分布範圍由加州北部往南至下加利福尼亞。阿拉斯加海獺()的分布範圍自白令海西部的司令群島,沿勘察加半島東南部海岸至千島群島,最南達日本北部。另一亞種E.l.kenyoni同樣被稱為阿拉斯加海獺,其分布範圍由阿留申群島與普里比洛夫群島往東至阿拉斯加半島,以及加拿大的卑詩省、美國的華盛頓州與奧勒岡州等地的海岸。

海獺棲息於多種海岸棲地,其範圍由岸石海底和海岸線至沙或泥質的海底。多生活於水深40米以內的範圍,但經常會移動至更深的海域以覓食或進行季節性的移動。

生態價值

海獺是「海底森林保護者」,海獺死亡率的上升將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是因為海獺是海洋生物鏈中的關鍵一環。「當海獺存在時,海洋生態系統看起來是一個樣子;當它不存在時,海洋生態系統將會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加利福尼亞的海洋生態系統以海草林為基礎。那兒海草通常是長成茂密的一叢一叢的。「這些海草有的可以長得跟樹一樣高,它們可以從海底一直長到100英尺。」生物學家傑姆·恩斯特說。這些海底森林為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活動空間和食物,很多年幼的魚就是藏在海草中來躲避兇惡的肉食動物。

當海獺數量減少時,海膽數量將會無限制地增長。這會導致海草這個海洋動物藏身之所的消失,因為海膽喜歡噬咬海草的根,而沒有根,海草就會四散開來,並會被水沖走。這樣,海膽就破壞了整個海草系統。

2012年9月,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海獺能夠控制海膽的數量,而這反過來促使了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海藻的繁茂生長。由于海藻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捕獲碳,這也意味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會因此減少。

所有的氣候變化模型和提出的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都忽略了動物的作用。但全世界的動物在以不同的方式改變着碳循環,實際上這可能具有巨大的影響[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