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浙江花鸟灯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鸟灯塔是一座位于浙江省嵊泗县,中国舟山群岛最北端、长江口至太平洋航线上的特大型灯塔。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规模巨大、功能齐全、历史悠久且具有国际影响而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2001年,花鸟灯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

历史沿革

花鸟灯塔又称“花鸟山灯塔”,坐落在花鸟岛(即花鸟山)西北角的山嘴上,地理位置为北纬30度51分,东经122度40分。花鸟岛位于长江口外,东海舟山群岛的最北端,嵊泗列岛的东部,属于浙江省嵊泗县,因多生菊花、水仙花,岛形呈飞鸟状而得名。

清朝末年,上海、宁波以及长江内河港口相继开埠,它们到日本以及太平洋的航线也日益繁忙。花鸟岛正处在这些航线的必经之所,而且附近岛礁极多,当时清海关海务科筹划设立的第一批灯塔中便有花鸟岛灯塔。最终花鸟灯塔由英国出资,从上海招来劳工建造,于1870年建成。此后灯塔也由英国管理,1916年进行了重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3年,日本占领了灯塔,国民政府曾派飞机轰炸,但损伤极轻微。1950年灯塔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现归宁波航标处管理。

概况

花鸟灯塔的塔身呈圆柱形,高16.5米,下部为白色,混凝土砖石结构,上部为黑色,材料主要是铁板。灯塔内部分四层。塔顶为铜铸圆顶,装风向板。顶层使用巨大的玻璃作为墙体,安装着强大的光源。其下一层有外置廊台,可凭栏远眺。灯塔周围还有无线电铁塔、发电房、机房、仓库、宿舍、码头等附属设施,整体占地约2.2万平方米,建筑和装饰均属欧式风格。该灯塔是卫护长江口的三大灯塔之一,处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口分野交叉之地,是中外船舶进入上海、宁波、舟山等港口的重要门灯,也是上海至日本以及经过太平洋的远洋国际航线不可缺少的标志。2001年06月25日,花鸟灯塔作为1870年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特色

花鸟山又称花鸟岛,位于舟山群岛北端,嵊泗列岛的东部,东临公海,陆地面积3平方公里;岛形似飞鸟展翅东翔,岛上多野生菊花、水仙花,因而得名花鸟岛。花鸟灯塔就建造在花鸟岛西北鱼山嘴上,下部为混凝土砖石结构,上部为铁板,圆顶为铜铸。塔内设置四周圆柱形头等镜机牛眼透镜,每面透镜用8圈三菱形水晶玻璃拼装,直径1.84米。花鸟山灯塔是护卫长江口的重要标志,是中外船舶进入上海、舟山、宁波等港口的重要门户,也是上海至韩国、日本以及经过太平洋的远洋国际航线绝不可少的重要灯塔。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花鸟灯塔曾经历了多少次战火的洗礼,但至今仍完好无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花鸟灯塔本身的特殊性,发生在花鸟灯塔身上及附近的故事和传说颇多,这也许是许多游客特意赶来参观的又一个原因。不过除了灯塔闻名外,花鸟岛上的奇花异草、奇异怪洞,同样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特别是花鸟岛濒临公海,海天景色奇特,渔乡民风淳朴,对久居都市的人们来说,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建筑艺术

花鸟灯塔的塔身呈圆柱形,高16.5米,下部为白色,混凝土砖石结构,上部为黑色,材料主要是铁板。灯塔内部分四层楼面。塔顶为铜铸圆顶,装风向板。顶层使用巨大的玻璃作为墙体,安装有光源。其下一层有外置廊台,可凭栏远眺。灯塔周围还有无线电铁塔、发电房、机房、仓库、宿舍、码头等附属设施,整体占地约2.2万平方米,建筑和装饰均属欧式风格。

灯塔的导航方式非常齐全,有光波、电波和声波等,可为不同距离的船只提供不同的导航手段。聚光灯安装在灯塔顶层中央,采用2千瓦卤素灯,周围置四面透镜和旋转机组,每分钟旋转一圈,使聚光灯同时射出四道光线,射程为24海里。灯塔周边建有两座无线电铁塔,提供的无线电远距导航方式可每15分钟向船只呼号一次,报告船所在的经纬度。雾天时灯塔还提供近距离声波导航,每80秒连续鸣笛2次,每次声长1.5秒,声音传播范围4海里以内,是中国传音最远的气雾喇叭,当地俗称“老黄牛”叫。

花鸟灯塔地处中国沿海航线和长江航线的交叉点,东临公海,是上海港、洋山港、宁波、舟山等港口到日本、韩国以及其他远洋国际航线上不可或缺的导航设施,地位十分重要。

大事记

灯器改变记录

1.1870年始建时,灯器为“旋转镜机,每一分钟旋转一周,且用四芯灯头,燃以植物油,烛力三万八千枝”。

2.1899年,灯器改燃煤油,设置“十二加仑压油灯,并配以六芯灯头,烛力增为四万五千枝”。

3.1916年,“复改置头等镜机,旋转于水银浮槽之上,并装置煤汽灯头,配以五十五公厘白炽纱罩,每十五秒钟闪光一次,烛力增至五十万枝”。

4.1928年,使用“一百十公厘‘自燃式’大纱罩”一个,“烛力增为七十四万枝”。

5.1980年,灯塔更新光源为3000瓦长弧氙灯。

6.1996年,采用2000瓦金属卤化物灯作为光源。

雾号改变记录

1、1910年,设置海底电雾钟作为试验。“将电钟置于岛旁海底,而以海底电线策动使之发声”。试用数年后,因实际效用不佳,于1913年撤除。

2、1923年,灯塔设置头等地雅风(Diaphone)低音雾笛一具,听程5-10海里。

3、60年代初,灯塔设高音雾笛(Nautophone),听程2-5海里。

4、1990年11月,安装使用CEFA-1000型电雾号,雾天每60秒鸣5次。

修缮保护

1、1870年灯塔设立,1916年修建。

2、1929年,开始建设无线电桩(无线电指向标),设备从英国进口,1930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信号为电码‘XNS’,接收距离100海里。这是当时世界上较先进的无线电导航设备,也使中国沿海第一座无线电指向标。

3、1983年10月,宿舍、机房、仓库、码头、挡土墙等建筑维修,新建伙房等。

4、1988年8月,修理安装一归航机,新老归机配组;9月25日起花鸟山无线电指向标恢复工作;12月安装电旋机;

5、1989年12月,灯塔输油工程完成,结束人工挑油的历史。

6、1990年11月,日本航标协会考察团来塔考察;

7、1993年无线电指向标新安装22米高铁塔2座。

8、1997年8月,灯塔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被国际航标协会(IALA)列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

9、1999年2月,花鸟山无线电指向标根据上级指示停机保养。[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