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茂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洪茂椿 | |
---|---|
| |
出生 |
福建莆田 | 1953年9月17日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福州大学 |
职业 | 科研工作者 |
研究领域 | 无机化学 |
洪茂椿[1]
无机化学家,1953年9月17日生于福建莆田。197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等职。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育背景[2]
- 197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
- 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
- 1996年--1998年,两度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作访问教授并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人物生平
- 197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
- 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
- 1981年5月,在福建物构所工作,主要从事固氮酶化学模拟的谱学研究,并参与卢嘉锡主持的有关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的重大科研项目。
- 1985年-1987年,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化学系和伊利诺依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 1992年-1993年,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 1993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1994年,评上研究员。
- 1996-1998年,曾两度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学系做JSPS访问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新材料与器件、无机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应用研究。
- 1998年开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同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目前正在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金属-有机纳米分子与功能材料”、国家科技攻关“光功能纳米陶瓷材料”和福建省重大专项“新材料与器件”等项目研究。
- 1999年,他在香港理工大学作裘氏基金访教授。
- 2003年6月2日,在俄罗斯Novosibirsk召开的亚太材料科学大会上,洪茂椿被无记名投票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 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
- 主要从事新材料与器件、无机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应用研究。
科研成果
- 作为我国无机化学领域知名专家,洪茂椿院士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他主要从事无机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纳米材料和具有纳米孔洞的无机-有机聚合物与功能材料研究,并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纳米技术自组装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属于首创。在新型无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与性能研究方面的工作曾获多项奖励。其课题组利用纳米催化材料,实现了以煤为原料制造乙二醇的合成路线,创造了很好的生态与工业效应;通过亲水性基团的引入,研发了高性能水溶性聚氨酯的制备技术,并且将该技术在工业上实现应用,创造了每年数亿元的产值;利用晶体定向生长合成方法,合成了新的全固态激光材料LBD,并已经将其推向市场;高效长寿命LED照明材料一直是科研与市场的宠儿,而洪院士用外延生长法获得新的LED材料,可以预见它在市场上的良好前景。
主要奖项及荣誉[3]
- 1986年以来,他作为第一完成人或主要参加者,先后获得8项自然科学奖。
- 1994年,获得物理学会首届王天眷波谱学奖。
- 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2001年,获人事部和中科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 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洪茂椿和吴新涛院士共同主持完成的“新型无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与性能研究”项目)。
- 2002年,度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和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专家。
- 2003年,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 2004年,被福建省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 2004年,获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奖。
- 2006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和福建省科技特别贡献奖。
- 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 201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化学奖。
- 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