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洞螈 學名:Proteus anguinus 是一種罕見兩棲類動物。由於它的身體呈灰色、粉紅染色,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當地居民將它們稱為「人魚」。[1]洞螈透過一次進食便能飽上數年。由於環境中沒有更高級的掠食者,洞螈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水底存活長達一世紀。[2]
形態特徵
洞螈成體長約30厘米,身體呈白粉色,它們的皮膚中沒有色素,加之常年生活在水裡,因此顯得柔軟蒼白。在光照下的條件下,它們的膚色可變成黑色或褐色,回到黑暗處膚色又恢復原狀。洞螈有3對外鰓,頭後的羽狀鰓為紅色。在它們的皮層下有一雙退化的眼睛,看不見東西。
洞螈通過腮呼吸,腮位於頭的後面身體的外面,兩側都有,是透明的,看起來微帶紅色,因為裡面有血液在流動。洞螈是兩棲動物,在陸地上用肺呼吸。[3]
習性
洞螈是一種兩棲動物,終生棲息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內,在地面用肺呼吸,在水裡用腮呼吸。它們雖然沒有視力,但可以通過身上的感受器來感知外界信號,幫助自己獵食,洞穴中的螃蟹、蝸牛和昆蟲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洞螈能夠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生存10年之久,十分耐餓。由於它們終身生活在水下洞穴里,食物資源非常有限,因此它們對食物的利用非常充分,每次捕到食物之後不咀嚼,直接吞下去。這些食物會變成脂肪和糖類儲存在洞螈的肝臟部位,當食物短缺的時候,體內的儲備資源能夠讓它們支撐一段時間,而且洞螈自身也會在這種情況下減少新陳代謝,條件過於極端時它們甚至會吸收自身組織來維持生命。[4]
生態研究
英國和匈牙利科學家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Bosnia-Herzegovina)境內一處水中洞穴裡,針對這種特殊生物展開了長期觀察研究。研究人員確認一隻洞螈在完全靜止狀態下度過了 7 年。在這項研究中,團隊標記並追蹤了 19 隻洞螈在自然棲息地的活動,其中一些追蹤了 28 個月,一些個體則進行長達 8 年的觀察。其中最活躍的個體在 230 天內移動了 38 公尺,比較多數洞螈每年只移動 4.8 公尺,其中一隻表現出極度的靜止,長達 7 年絲毫沒有移動。
研究指出,洞螈只有在進食或交配時會有意願活動,當洞螈進食時,會利用敏銳的聽覺來尋找小蝦和蝸牛,而交配雖能提升洞螈行動的動力,但週期約 12.5 年一次。[5]
影片
參考文獻
- ↑ 沒有眼睛的人魚——洞螈 每日頭條
- ↑ 不吃不動安靜的活著,科學家觀察到完全靜止 7 年的洞螈 科技新報
- ↑ 沒有眼睛的人魚——洞螈 每日頭條
- ↑ 洞螈沒有食物仍然可以存活10年,簡直成精了 每日頭條
- ↑ Extreme site fidelity of the olm (Proteus anguinus) revealed by a long‐term capture–mark–recapture study 動物學雜誌(Journal of Zo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