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洞庭湖 元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洞庭湖
圖片來自搜狐網

洞庭湖這首詩的前兩聯寫洞庭波的浩蕩聲勢,第三聯寫關於洞庭湖的傳說,且對此隱隱表示懷疑以襯托洞庭波的險惡。最後一聯寫君山之下的狂風怒號、濁浪滔天「萬古多」,含蓄地表達了作者自己被貶謫後的隔世之感。

原文

元稹〔唐代〕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軒樂詎曾過。

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

譯文

人生中見過的壯觀場面,除了大海的浪濤外,就是洞庭湖的波浪了。

西邊的太陽駕着洞庭湖的大浪就此沉沒,東邊卻又連接着拂曉的銀河。

傳說舜帝南巡到君山,黃帝張樂於洞庭湖,其遺址現今在哪呢。

只望見君山之下,狂風怒號、濁浪滔天,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

創作背景

這首詩為元和八年(813)作於岳州。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彈奏河南尹房式(開國重臣房玄齡之後)不法事,被召回罰俸。之後,唐憲宗更是以「元稹輕樹威,失憲臣體」為由,貶元稹為江陵府士曹參軍。從此開始了他困頓州郡十餘年的貶謫生活。元和八年(813),元稹再徙為唐州從事,此時嚴綬奉命討張伯靖,元稹隨軍班師時經洞庭湖而作此詩,亦表達其被貶謫後的抑鬱之情。

賞析

  在洞庭湖詩歌中,多把描寫湖水與旅途艱辛及宦海浮沉相結合,表現出厭惡仕途而又無所適從的情懷。此詩亦是如此。

  這首詩的前兩聯寫洞庭波的浩蕩聲勢,第三聯寫關於洞庭湖的傳說,且對此隱隱表示懷疑以襯托洞庭波的險惡。最後一聯寫君山之下的狂風怒號、濁浪滔天「萬古多」,含蓄地表達了作者自己被貶謫後的隔世之感。全詩通篇以寫景的形式貫穿,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達到了景與情的和諧統一。

  詩作寫景,起首便冒出「人生」二字,又以海濤比洞庭波,把洞庭波的浩蕩聲勢形容出來了。第二聯是對洞庭波的直接描寫,那吞吐日月星河的氣勢絲毫不遜於「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第三聯似乎對傳說中的舜帝南巡到君山,黃帝張樂洞庭湖這荒蠻之地,隱隱表示懷疑。亦為反用典故,以襯托洞庭波的險惡。最後一聯寫君山之下狂風怒號、濁浪滔天並不是偶然現象,而是自古以來經常發生的事。

  然此詩也並非單純寫景,如果聯繫元稹生平事跡來看,就會發現詩人巧地把情感寄寓在其中。元稹年少時曾因事貶江陵士曹參軍,徙通州司馬。「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朝野雜然輕笑。」「附宦貴得宰相,居位才三月罷。晚彌沮,加廉節不飾雲。」從《新唐書》看,少年元稹是一個有正義、能諫諍之人,之所以「晚彌沮喪」,其實是他識透了宦海風波而採取的自保行為。這首詩就表現了他對宦海風波的恐懼心理。「泛海」其實也就是宦海,洞庭波未嘗不就是宦海風波,而且這樣的風波時時刻刻都出現在他的身邊,一旦言行不慎,就可能葬身宦海之中。全詩以寫景的形式出現,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特別是最後「狂風萬古多」,更是含蓄地表示自己被貶謫後的隔世之感。

  從此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心情受到了嚴重的壓抑,哀愁、憤慨、痛苦、困惑之情溢於言表。洞庭湖的美景成為觸動其悲思的琴弦,發而為詩,便出現了美景與哀思的和諧統一了。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