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洛车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洛车乡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下辖乡,地处于达川区西北部,巴河西岸,东与虎让乡接壤,南与桥湾镇石桥镇相邻,西接巴中市平昌县涵水镇。辖区总面积30.5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洛车乡户籍总人口9950人。

1952年9月,置洛车乡。1958年9月,乡改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乡。截至2019年10月,洛车乡辖2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芬芳路5号。 2020年1月14日,撤销原洛车乡,将原洛车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桥镇管辖。

2011年,洛车乡农业总产值65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0元。财政总收入350.5万元。[1]

历史沿革

春秋,属夔子国。

战国,属巴国地。

东汉永元二年(90年),属宣汉县。

清至民国,属达县(今达川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置洛车河乡苏维埃。

1952年9月,置洛车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乡。

2020年1月14日,撤销原洛车乡,将原洛车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石桥镇管辖。

行政区划

截止至2011年末,洛车乡辖财源1个居民委员会,裂坪、张家坪、关山、寒坡岭、歇马庙、高顶子、莲花寺、虎盘山、温家坪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个居民小组、9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洛车乡辖2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芬芳路5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洛车乡地处达川区西北部,距达川区城区83千米,东与虎让乡接壤,南与桥湾镇、石桥镇相邻,西接巴中市平昌县涵水镇。 辖区总面积30.5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洛车乡地处四川盆东平行岭谷区、盆中丘陵区、盆周低山区连接地带。地处高山丘陵相间区,地势西高东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南向北依次为仙女山、虎盘山、大石盘。最高点高顶子海拔812.7米;最低点乡政府驻地海拔270米。

气候

洛车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气温6.2℃;8月平均气温27.3℃。平均气温年较差1.5℃。生长期年平均322天。无霜期年平均31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28.15小时,年总辐射116.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1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7月最多。

水文

洛车乡境内最大河流为巴河,由北向南流经洛车乡东部,长5千米。

自然灾害

洛车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冰雹等。洪涝年均发生一次,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11年9月180,洪水水位超过有历史记载的1847年,境内9个村、1个社区230户居民房屋受损,受灾人口3200人,受灾农作物3510亩。其中倒塌房屋144户,317间,涉及人口820人。损坏道路25千米和公共设施20余处,直接经济损失6125万元。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末,洛车乡耕地面积9567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洛车乡辖区总人口1066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7人,城镇化率2.7%。另有流动人口102人。总人口中,男性5990人,占56.2%;女性4672人,占43.8%。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洛车乡人口出生率5.8‰,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0.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3人。

截至2017年末,洛车乡常住总人口9380人。

截至2019年末,洛车乡户籍总人口9950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洛车乡农业总产值65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0元。财政总收入350.5万元。

第一产业

洛车乡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洛车乡生产粮食3300吨,其中水稻1662吨,小麦424吨,玉米58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油料作物。2011年,洛车乡蔬菜种植面积2080亩,产量4355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300亩,其中油菜3150亩,产量315吨;花生150亩,产量10.6吨。

洛车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2011年,洛车乡生猪饲养量2.3万头,年末存栏1万头;羊饲养量0.4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牛饲养量0.3万头,年末存栏0.2万头;家禽饲养量5.2万羽。2011年,洛车乡生产肉类1481.7吨,其中猪肉1008.8吨,牛肉150.1吨,羊肉45.7吨;禽蛋130.8吨;畜牧业总产值23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洛车乡累计造林0.8万亩,其中防护林0.7万亩,经济林427亩,竹林1267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0.2万亩,林木覆盖率40.2%。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2800亩,产量1703吨。

洛车乡渔业以淡水鱼为主。

第二产业

洛车乡乡镇企业有农机、粮油加工等厂。

第三产业

2011年末,洛车乡有商业网点18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2万元。

截至2011年末,洛车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2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62万元。[4]

交通运输

洛车乡境内有县乡级公路1条,长83千米。2011年末,洛车乡有村道4条,总长60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洛车乡有小学3所,在校生167人,专任教师24人,小升初升学率100%。

2011年,洛车乡教育经费达75.8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洛车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80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洛车乡有卫生院1个;病床10张。专业卫生人员7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人。

2011年,洛车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0.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洛车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户,人数64人,支出13.8万元,月人均180元;城市医疗救助18人次。

2011年末,洛车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45户,人数843人,支出60.7万元,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14人,支出35.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62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57人次;农村临时救济350人次。

2011年末,洛车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8人,抚恤事业费出51.3万元。社会福利费60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洛车乡有邮政代办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6000份(册)。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20户,移动电话用户2500户,宽带接入用户20户。[5]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洛车乡因地势较低,巴河流经此处落差大,与溪水撞击成漩形如车轮。故取"落"之同音"洛","车轮"之"车"而得名。

地方特产

综述

洛车乡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州脆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县苎麻和达县乌梅。

达州脆李

达州脆李果实中大,圆形,果顶平或微凸;果面黄绿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缝合线浅、明显、不对称;果肉淡黄色,肉质脆,汁液中多,味甜、浓,离核。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达州脆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达县苎麻

达县苎麻,具有强度好、单纤维支数高、纤维长等特点。达县苎麻的单纤维强度为35~40克,束纤维强度为52克左右;达县苎麻平均单纤维支数在1900~2200米/克支,纤维支数最高可达2402米/克支。

2007年03月05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达县苎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达县乌梅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为《药典》收载品种"耳梅"。乌梅主产在四川、贵州、福建等地,四川达川区是达县乌梅的原生资源地和主产区,果实椭圆形,青中透黄,种核属椭圆籽类型,两侧无棱线,呈流线型边缘。果肉率85.5%,达县乌梅初加工后成品呈不规则的耳扁球形,直径1.5~2.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一端有圆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软,乌黑色或黑棕色。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小凹点。

2010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达县乌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