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洋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洋彩

顧名思義,從"洋彩"的"洋"字上,便知其與西洋有關。清代曾為雍正、乾隆兩朝皇帝燒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這樣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琺瑯畫法,圓琢白器,五彩繪畫,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所用顏料與琺瑯色同。"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洋彩

字義; 便知其與西洋有關

關係密切; 瓷胎畫琺瑯

來自; 清代

目錄

1工藝

2繪畫技法

工藝

"彩瓷之冠"洋彩瓷,千年陶瓷史的巔峰絕藝!

清代曾為雍正、乾隆兩朝皇帝燒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這樣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琺瑯畫法,圓琢白器,五彩繪畫,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所用顏料與琺瑯色同。"

洋彩瓷因其原料珍貴、工藝繁雜、精美絕倫而被稱作"彩瓷之冠",與"彩瓷皇后"琺瑯彩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乃盛清宮廷工藝的曠世傑作,是乾隆至愛,藏之於乾清宮,供皇帝閒暇賞玩,是極其珍貴稀有的藝術精品。作為中國古陶瓷頂峰時期的作品,代表了中國陶瓷製作的最高水平,蘊涵着皇家的藝術性情,顯示着皇權至高無上的尊嚴。

"彩瓷之冠"是對洋彩瓷器的一種形象稱呼。身份地位尊崇的洋彩瓷器受寵於宮廷,從創燒到衰落都只局限於宮廷之中為皇家所獨享,是"庶民弗得一窺"的御用品。洋彩瓷器創燒於康熙年間,興盛於乾隆盛年,然最終失傳於宮廷封建社會。

繪畫技法

琺瑯是舶來品,明末清初的時候由國外傳入,起初是銅胎琺瑯。把琺瑯料運用到瓷器上,是宮廷匠師的偉大發明。

洋彩與瓷胎畫琺瑯的關係十分密切。在陶瓷分類上,洋彩屬於琺瑯彩瓷。清宮琺瑯彩瓷分為兩類,一類是瓷胎畫琺瑯,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琺瑯彩"。實際上,相關的歷史文獻從未使用過"琺瑯彩"一說,而是使用"瓷胎畫琺瑯"這個更為科學的稱呼;另一類就是運用西洋繪畫技法與裝飾的瓷胎洋彩。清宮檔案《活計檔》將瓷胎洋彩與瓷胎畫琺瑯同時歸入"乾清宮琺瑯器皿",《陳設檔》則將瓷胎洋彩與瓷胎畫琺瑯同時歸入"乾隆款瓷胎"項下,這也說明了二者的關係密切。

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陶瓷專家呂成龍介紹,洋彩和瓷胎畫琺瑯用的彩料都是琺瑯料,這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瓷胎畫琺瑯絕大部分是運用傳統中國繪畫技法進行裝飾。雍正朝雖然開始出現了仿西洋繪畫的彩瓷,但數量並不多。洋彩主要在乾隆朝流行,圖案主要是西洋花卉類,如洋菊、洋蓮等,也出現了一些描繪西洋人物的內容。

可見,想辨認一件瓷器是不是洋彩瓷,需要記住它的兩個主要特徵,即是否仿西洋繪畫技法,以及是否使用琺瑯料。

所飾詩文

無論是瓷胎畫琺瑯,還是瓷胎洋彩,均是盛清宮廷工藝的傑作,深受清高宗乾隆皇帝喜愛。這些昔日深藏於乾清宮,供皇帝賞玩的藝術珍品,傳至今都已極其珍貴稀有。

不過,洋彩與瓷胎畫琺瑯雖然都採用琺瑯釉,很多時候被混為一談,但兩者之間從製作地點、繪法、紋飾、題詞、印章、款式等都有所不同。

為了令觀眾更直觀感受到洋彩與瓷胎畫琺瑯的不同,收藏乾隆朝琺瑯彩瓷500多件的台北故宮博物院曾經特地舉辦"華麗彩瓷"特展,除挑出《瓷胎洋彩黃地洋花方瓶》、《瓷胎洋彩黃地蕉葉美人花觚》、《瓷胎洋彩瑞芝洋花蟬紋樽》、《瓷胎洋彩人物膽瓶》等代表性的百餘件洋彩展覽外,還展出了一批瓷胎畫琺瑯以進行對照。

台北故宮的學者研究認為,根據檔案與實物,清代督陶官唐英所說的"洋彩"必須符合四個要件:使用西洋明暗光點裝飾圖案,主要以光點表現圓狀物體;花卉葉紋上大多以白料渲染,表現出枝葉的光影明暗,而這種繪法幾乎從未使用在瓷胎畫琺瑯上;人物紋飾明顯採用了西洋明暗陰影透視技法;西洋花卉的使用,如洋菊與洋蓮等洋花,部分紋飾應用了西洋花草藤蔓紋飾圖案設計構圖。

此外,洋彩與瓷胎畫琺瑯器的所飾詩文與章印完全不相同,畫琺瑯以唐宋明詩文為主,洋彩則完全採用乾隆皇帝御製詩以及鈐印代表皇帝身份的款記,如"乾隆辰翰"、"惟精惟一"。

無論是御製詩、還是"惟精惟一"、"乾隆"等款印,都說明了乾隆皇帝對洋彩的重視。台北故宮學者認為,從這些跡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乾隆皇帝認為洋彩足以代表乾隆盛世的創新工藝。

清宮檔案

除了瓷胎畫琺瑯,還有一個和洋彩聯繫密切的名稱,就是粉彩。關於二者的關係,業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粉彩即洋彩,粉彩是民國以後人們對洋彩的一種誤稱;有的則認為,洋彩和粉彩是兩個不同的品種。

呂成龍說,"粉彩"的名稱在文獻中出現很晚,在清代宮廷檔案中確實沒有"粉彩"之說,"粉彩"這種叫法是清末、民國初年才有的。現在我們看到的一些名為粉彩的清代瓷器,它們在清宮檔案中是被稱為洋彩的。這類彩瓷運用仿西洋技法繪畫,使用琺瑯彩料。

不過,並非所有現在歸為粉彩的彩瓷都是洋彩。因為在雍正、乾隆時期也有一批不是仿西洋繪畫類的彩瓷,比如清乾隆《粉彩九桃瓶》完全採用了中國傳統繪畫風格。將這類瓷器歸入洋彩就顯得不太合適。

在舉辦的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一對《清道光黃地粉彩花卉五福碗》提前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這對來自"放山居"的御製珍品,碗心以紅彩繪五隻展翅蝙蝠,碗外繪黃地纏枝四季花卉。在介紹它們時,佳士得方面特別提到,"此類作品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名為《洋彩黃地洋花宮碗》"。

同場拍賣的另一件《清嘉慶黃地粉彩福壽萬年雲口瓶》同樣採用了洋彩技法。此瓶口沿外翻作垂雲狀,口沿施金彩,器外施黃彩為地,繪蓮紋,足圈飾蓮瓣紋一周。香港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副總裁、資深專家曾志芬介紹說,細看那些使用洋彩技法裝飾的部分,會有一點西方油畫的感覺,用手摸上去,還能感到明顯突出的立體感。

古藝探秘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意氣風發。無論是文治武功,還是藝術創作都極欲有所作為。為了秉承上意,督陶官唐英在江西景德鎮監造御用瓷器時不斷推陳布新。

唐英的用心之下,景德鎮御窯燒制出了一批被譽為"鬼斧神工"的鏤空轉旋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唐英還開創了一種"錦上添花"剔刻技法,將洋彩的華貴絢麗臻於極致。

所謂錦上添花,就是在密布錦紋的隙處,再添紋飾。乾隆六年(1741)開始,這種技法被大量使用於瓷胎畫琺瑯和洋彩瓷器上。

錦上添花紋飾分剔地錦紋與描畫錦紋二種。剔地錦紋紋飾微凹,描畫錦紋則略凸。二者皆精雕細琢、筆觸細膩。各式錦地紋包括鳳尾形卷草紋,卍字錦紋、繡球花紋、六角龜甲紋、方形柿蒂紋、花葉紋,修飾邊沿的有蓮瓣紋、回紋、雲紋等,都剔工精妙,一絲不苟。

據悉,錦上添花的製作工序十分費工,必須經過一次高溫燒制瓷胎,二次以上的低溫燒造紋飾,至少三次以上的燒成工序。

在香港拍場以約2.5億港元成交的《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即是使用錦上添花技法的一件洋彩瓷器。

這件長頸葫蘆瓶作為乾隆年間在景德鎮備受推崇的奢華繁縟的裝飾工藝--"軋道錦地"的代表,以細針狀物在釉面上刻畫卷草紋、鳳尾紋和花卉紋以表現"錦地"效果,瓶上所繪紋飾色澤艷麗多變,重疊交錯,構圖精巧,繽紛細緻。

瓷中極品

乾隆年間,督陶官唐英每年春秋兩季,親自前往江西景德鎮監造御用瓷器",為了博得君心,唐英不斷推陳布新、研究新技法,絞盡腦汁設計新樣式,燒制出一批被譽為'鬼斧神工'奇巧的鏤空轉旋器;他又開創'錦上添花'剔刻技法,將洋彩的華貴絢麗臻於極致。'洋彩'就是唐英創新運用的名詞。唐英之後,景德鎮官窯再也無法燒出如乾隆早期的精美絕世之作。

被稱為"洋彩"的瓷器,燒制量非常稀少,由乾隆皇帝親自指導定名、配座裝匣、評列等級,絕大部分珍藏於乾清宮端凝殿與養心殿,除少數陳設圓明園,後遭入侵者掠奪之外,基本上流失於外者少之又少,坊間難得一見。圖冊為日籍藏家日本皇親貴族後裔森承一郎1979年繼承回流,義子唯一傳承人呂默齋(志強)1987年北京提展圖片。[1]

參考文獻

  1. 洋彩與琺瑯彩有什麼區別?, 醫學百科 , 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