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泾渭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泾渭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

中文名称;泾渭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

地址;西安城北渭、泾、灞河交汇区域

总面积;3029.83hm2

批准成立时间;2001年

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安市城北渭河、泾河、灞河交汇区域,东起西韩路渭河大桥,西至西铜路渭河大桥,南以草临路灞河大桥为界,北至渭河北岸台塬以上200m。总面积3029.83hm2。

序言介绍

西安泾渭湿地是渭河流域重要的河流湿地和水鸟集中分布地,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具有典型的河流湿地,候鸟资源丰富,高峰时鸟类种群数量接近2万只。著名景点有"泾渭分明"、"灞柳风雪"。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324种,其中野生253种;野生动物169种,其中鸟类91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有18种,其中Ⅰ级2种,Ⅱ级16种;陕西省级保护动物56种,省级以上保护鸟类占总种数的70%以上。[1]

历史文化景观

"泾渭分明"历史文化景观

"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源自一大自然景观,最早出现与《诗经》记载,自然景观与文化典藏至今近3000年历史。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长安(现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成为关中八景之一而闻名天下。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发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解释】: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示例】:~缘底事,元戎总未计恩仇。 ◎林伯渠《和朱总出太行韵》【近义词】:一清二楚、黑白分明【反义词】:不分皂白、泾渭不分、黑白不分【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发展规划

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是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被西安市列入国民经济"十五"规划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2005年又被纳入《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实施方案》,成为我国近期重点建设的湿地保护区。2006年8月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复了《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总投资为13041.86万元。通过实施规划,将实现以下四大目标:(1)将泾渭湿地保护区建成黄土高原重点河流湿地自然保护区。力争早日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候鸟保护协定网络,使其成为城市多自然型河流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示范区。(2)将泾渭湿地保护区建成区域著名的"城市湿地公园",成为西安生态旅游胜地。(3)将泾渭湿地保护区建成国内有影响的湿地保护科研基地与国际交流中心;建成西安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大专院校教学实习及公众生态环境教育基地。(4)将泾渭湿地保护区建成陕西省湿地生态利用和生态社区建设示范基地。

相关视频

渭河湿地鸟瞰

参考资料

  1. 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 , 360搜索 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