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泽州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泽州饧

来自 搜狐网的图片

泽州饧,是一种在北宋时期,产自泽州(今晋城)的,当时风靡北宋首都东京汴梁开封的一种有名的食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泽州饧 [1]

外文名称 Zezhou xing

类型 风靡宋朝汴梁的古代食物

产地 泽州(今山西晋城市)

史料记载

多部宋元笔记小说中都提到一种叫"泽州饧"的食物

。如,南宋孟元老著的《东京梦华录》,作为一部记载汴京(今开封)的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的笔记小说,其中多处写到"泽州饧"。书中《十二月》一则中就有:"十二月,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的记载。《马行街铺席》一则中有:"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枼刂)子姜豉、抹脏、红丝水晶脍、煎肝脏、蛤蜊、螃蟹、胡桃、泽州饧、奇豆、鹅梨、石榴、查子、榅桲、糍糕、团子、盐豉汤之类。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

南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在《卷六》"果子"篇中,记录了41种"糖蜜煎"食物,其中就有"泽州饧"。宋代的"果子",不是指水果,而是"点心""小吃"之类。作者追求"词贵乎纪实"。书中所录多是作者目睹耳闻,或来自故书杂记。

南宋西湖老人撰《西湖老人繁胜录》同样记述南宋临安之事,其中将"蜜煎"类食物与"糖煎"类分别开列,仅"糖煎"类食物就列有39种,其中同样有"泽州饧"。在武林旧事,按酒的果子,对北宋时期下酒的果子有这样的记载。

○果子:皂儿膏 宜利少 瓜萎煎 鲍螺裹蜜 糖丝钱 泽州饧, 蜜麻酥炒团 澄沙团子 十般糖甘露饼 玉屑膏 爊木瓜 糖脆梅破核儿 查条 桔红膏 荔枝膏 蜜姜豉 韵姜糖 花花糖,二色灌香藕 糖豌豆芽 豆栗黄 乌李酪面 蓼花蜜弹弹 望口消桃穰酥 重剂蜜枣儿 天花饼 乌梅糖 玉柱糖 乳糖狮儿 薄荷蜜 琥珀蜜 饧角儿 诸色糖蜜煎"

历史考究

唐宋时期盛产一种叫"饧"的食品,

从用料、规模、利润上讲都不能算作大买卖,就是这类小生意让泽州商人经营出了特色,经营出了名声。他们将这种很有地方特色的食品,用心创意、打造、吆喝,打进繁盛的北宋都城东京汴梁食品市场。京城里,在数不胜数的诸多地方特产中居然占据一席之地,脱颖而出,在天子脚下直接服务皇宫大臣,让那都城里熙熙攘攘的宦官百姓、老少爷们品尝"饧"的美感,喜不胜收,更是让北宋的大作家孟元老笔墨难禁,在其所著的《东京梦华录》里将"泽州饧"写入名特产行列,留传后人。

饧,用米和麦芽之类谷物熬成的糖稀。据考,古代的"饧"传承演变至今,它的存在形式大概就是今天人们喜闻乐见的"麻糖"。"不足一尺细身长,空心酥皮芝麻糖;数九寒天脆香甜,盛夏暑热它睡眠。""饧"由于它的成分是天然的植物糖,故冬日天寒不会软化变稀,常见路边老叟叫卖;只见卖者转盘,买者飞针击打转盘数字,飞针击中几何,买者便得到几根麻糖。炎炎夏日人们是很难见到麻糖其身影的。"饧"食用的历史久远,最早有文字记载出现在我国唐朝,因其美味,妇孺喜食,曾被唐代大家白居易书诗表赞,他在《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就说到了"饧"这种食品,文中这样写道:"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北宋的都城汴梁,有一条著名繁华的食品街,叫"马行街",这在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见到其繁华盛况。正是在这条"十余里"繁盛的"夜市"上,寒风袭袭,食客们都不肯散去,"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去闹处,通晓不绝"。如此的"民以食为天"场景,如此的来自泽州的"饧"牵动了大家孟元老手中的笔墨。冬日,孟老先生屋子里的炉火暖和不暖和?屋外的雪花是否还在飘落?这一切都无所顾忌。但可以肯定的是老先生在《东京梦华录》里将京师夜市买卖商人书写得倒是"热火朝天",且看其中"马行街铺席"一段描述:

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袄庙斜街,州北瓦子,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外余诸班直军营相对,至门约十里余。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北食则蠜楼前李四家,段家熝物,石蓬巴子。南食则寺桥金家,九曲子周家,最为曲指。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去闹处,通晓不绝。寻常四悄远近去处,夜市亦有燋酸豇,猪胰胡饼,和菜饼,雚兜野狐肉,果木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楪子,姜豉、抹脏、红丝、水晶块、煎肝脏、蛤蜊、螃蟹、胡桃、泽州饧、奇豆、鸭梨、石榴、查子、揾饽、糍糕、团子、盐豉汤之类。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

冬夜里的汴梁城,让孟老先生这么大笔一挥,"马行街"夜市上的名吃食品就达三十种之多,这些名食特产中就有使人垂涎的"泽州饧"。

无巧不成书。

与宋朝孟元老同时代的一位叫王明清者,在他的一部叫《玉照新志》中我们同样能"闻"到"泽州饧"的芳香。书中不仅写了"泽州饧"让当朝的宰相章子厚如何地喜爱、如何地赞不绝口,更重要的是帮我们很清楚地记下了"泽州饧"盛产畅销的确切年代,还有另一种泽州特产"油衣"的记载。这位王先生如此叙述道:"绍圣(1094-1098)中有王毅者,文贞之孙,以滑稽得名,除知泽州,不满其意,往别时宰章子厚。子厚曰:泽州油衣甚佳,良久又曰:出饧极妙。毅曰:启相公,待到后当终日坐地,披着油衣食饧也,子厚亦为之启齿,毅之子伦也。"此处的泽州"油衣"就是日后的"雨衣"?看来不会有错。我们在唐朝人韩鄂撰写的《四时纂要》中找到了"油衣"用料及制作情况:"制油衣,取好紧薄绢,捣练如法后制造。以生丝线夹缝缝,上油,每度干后,以皂角水净洗,又再上,如此水试不漏,即止。油衣常软,兼明白,且薄而光投。"可以想见,蒙蒙雨雪之夜,古人"披着雨衣食泽州饧","油衣"御寒,"泽州饧"饱肚。那才是让今人羡慕的一番"妙"境呢。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好,王明清的《玉照新志》也罢,一千年前,两位大家行云走笔,字里行间再现了京师汴梁城灯火辉煌的夜市里五花八门的丰富食品,其名、其色、其香、其美足以让你垂涎三尺、口水欲滴,恨不能跨越时空坠落到大宋王朝的汴梁城"马行街",身披制作的"油衣",逛逛夜市,吃它几口家乡的"泽州饧",美哉!美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