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波德莱尔

增加 1,742 位元組, 1 年前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外文名 =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年4月9日| 图像 = [[File:来.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p1.ssl.qhmsg.com/t0183b38ceec8436bff.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6134104-6347264.html 来自央视网]]]| 出生地点 = 法国巴黎| 逝世时间 = 1867年8月31日), | 国籍 = 法国 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 | 出生日期 = 1821年4月9日| 职业 = 诗人 ,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夏尔·波德莱尔是 | 主要成就 = 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 ,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 法国 十九世纪最 具影响力 著名 现代派 集之一。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出。 | 代表 作品 = 《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学珍玩》、《可怜的比利时! 等。 《恶之花》(1857)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创新之一在于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在他笔下,巴黎风光是阴暗而神秘的,吸引诗人注目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波德莱尔描写丑和丑恶事物,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他认为丑中有美。与浪漫派认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满和谐、优美的观点相反,他主张“自然是丑恶的”,自然事物是“可厌恶的”,罪恶“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为的,善也是人为的;恶存在于人的心中,就像丑存在于世界的中心一样。他认为应该写丑,从中“发掘恶中之美”,表现“恶中的精神骚动”。波德莱尔在描绘人的精神状态时往往运用丑恶的意象。以《忧郁之四》为例,诗中出现的意象全部是丑的:锅盖、黑光、潮湿的牢狱、胆怯的蝙蝠、腐烂的天花板、铁窗护条、卑污的蜘蛛、蛛网、游荡的鬼怪、长列柩车、黑旗。这些令人恶心的、丑陋的,具有不祥意味的意象纷至沓来,充塞全诗,它们显示了“精神的骚动”。总之,波德莱尔以丑为美,化丑为美,在美学上具有创新意义。这种美学观点是20世纪 现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之一。}}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ref>[https://stylishmake.com/2ca798ef72c1b8055cedc0d4b8891c8802dbdb29/     時尚創客 夏爾·波德萊爾]</ref>象徵派詩歌之先驅,現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詩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詩集《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及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 == 人物生平 ==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出。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学珍玩》、《可怜的比利时!》等。 《恶之花》(1857)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创新之一在于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在他笔下,巴黎风光是阴暗而神秘的,吸引诗人注目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波德莱尔描写丑和丑恶事物,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他认为丑中有美。与浪漫派认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满和谐、优美的观点相反,他主张“自然是丑恶的”,自然事物是“可厌恶的”,罪恶“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为的,善也是人为的;恶存在于人的心中,就像丑存在于世界的中心一样。他认为应该写丑,从中“发掘恶中之美”,表现“恶中的精神骚动”。<ref>[https://news.readmoo.com/2014/04/09/baudelair1/    閱讀最前線- 波特萊爾:我的一生都用來構思如何造句遣詞]</ref> 波德莱尔在描绘人的精神状态时往往运用丑恶的意象。以《忧郁之四》为例,诗中出现的意象全部是丑的:锅盖、黑光、潮湿的牢狱、胆怯的蝙蝠、腐烂的天花板、铁窗护条、卑污的蜘蛛、蛛网、游荡的鬼怪、长列柩车、黑旗。这些令人恶心的、丑陋的,具有不祥意味的意象纷至沓来,充塞全诗,它们显示了“精神的骚动”。总之,波德莱尔以丑为美,化丑为美,在美学上具有创新意义。这种美学观点是20世纪 现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之一。  创新之二在于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在诗歌中表现青年的这种心态,是别开生面的。浪漫派诗歌表现爱情的失意、精神的孤独、政治上的失落感,在挖掘人的深层意识方面仅仅是开始。波德莱尔从更高的意义上来理解忧郁,他认为美的典型中存在不幸。忧郁是《恶之花》要表达的最强音。从整部诗集来看,诗人写的是人在社会中的压抑处境。忧郁像魔鬼一样纠缠着诗人。   忱郁是对现实生活不满而产生的病态情感,也反映了 小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命运不济,寻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悲观绝望的心境,正如诗集初版时广告的说明和评论所说的:《恶之花》“在于勾画现代青年的精神骚动史”,“表现现代青年的激动和忧愁”。 《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在这一部分里,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它追求美和纯洁,试图在美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美就象一个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寻求爱,但一再受到爱情的欺骗;他向天使祈求欢乐、青春和幸福,企图从烟草和音乐中得到安慰,但阴森丑恶的幻象和纠缠人心的愁苦始终笼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无减。  波特萊爾以華麗洗練的文字,直指人心急欲隱藏和掩飾的欲望,人們無法也不願正視,這些欲望被視為不道德的「惡」,然而愈是醜陋,便愈發真實。他以 163 首詩篇道盡都市與人性的病態之美,《惡之華》甫出版即被視為淫穢、爭議之作,被當局查禁。<ref>[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8552169660 瘂弦:我們迷上了波特萊爾, 就像罹患一場瘋病!]</ref>   == 主要作品== 夏尔·波德莱尔的主要作品有: 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 《哲学的艺术》 《 巴黎的忧郁》 《 美学珍玩》 《 给青年文人的忠告》 《 恶之花》 《 现代生活的画家》 《 浪漫派的艺术》 《一八四五年的沙龙》 人造天堂》。 ==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詩人]][[Category:文學家]][[Category:法国人]]
39,1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