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法官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法官镇因古庙"法官庙"而得名,位于山阳县东南部,人民政府驻地姚湾村姚湾组,距县城48公里,西南邻漫川镇,北接高坝镇。境内有银武高速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全镇辖11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363人(2017),共有党员560人,总劳力8891人,总耕地面积950公顷,人均产粮320公斤,人均纯收入6609元,粮食总产量5898吨,农业总产值7605万元。镇域面积94.1平方千米。海拔3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18℃。主要河流分为两岔河、靳家河两大河流,全镇80%的村民居住在两河流域两岸。镇域年平均气温15.3度,降雨量为775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作物一年两熟。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0%,河谷、平地占20%。海拔3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18℃。[1]

概况

法官镇 位于山阳县东南部,天竺山脚下,境内山高谷狭。辖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姚湾村。靳家河与两岔河在境东汇流入金钱河。山(阳)漫(川关)公路和法(安)延(坪)公路过境。古建筑有法官庙,太平山上有清初修建的祖师庙、碑石。僧道关有宋代炼铁炉遗址,保存完好。距县城66公里,东接延坪乡,西邻莲花乡,南界漫川镇,北邻高坝镇。1997年4月,2001年12月,先后两次机构改革,将原两岔乡、碥头乡关攻法官乡,乡机关驻姚湾村,现辖大寺庙、法官庙、姚湾、花庙子、五里坡、两岔口、黄家店、铜塔沟、碥头溪、石窑子、僧道关11个行政村68个村民组。全乡15363人(2017)。乡域面积94.1平方千米。海拔3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18℃。2002年农业总产值2556万元,人均纯收入1100元。[2]

沿革

1950年设姚湾乡(1953年改为法官乡)、碥头溪乡、两岔乡,1961年改法官公社、碥头溪公社、两岔公社,1983年改法官乡、碥头溪乡、两岔乡。1996年,法官乡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姚家湾、法官庙、花庙子、大寺庙、五里坡、太平山6个行政村;碥头溪乡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辖铜塔沟、碥头溪、石窑子、僧道关、蚰蜒峡、黄柏楼6个行政村;两岔乡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辖两岔口、韩城沟、塔园沟、瓦房沟、黄家店、冯家店6个行政村。1997年,撤销两岔乡并入法官乡。2001年,撤销碥头溪乡并入法官乡。2011年,撤销法官乡设立法官镇。2015年将法官镇的碥头溪、石窑子、僧道关、铜塔沟4个村划归天竺山镇 。

资源物产

丰富的山区资源。法官乡区域内平均海拔750米,境内天竺山海拔2074米。主要河流分为延坪靳家河和两岔河两大河流,80%的村民居住在两大河流两岸。年平均气温15.3℃,降雨量775毫米,无霜期250天,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基本满足各种农作物生产发育的需要。法官乡依靠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实施"药业兴乡"战略,狠抓主导产业,使法官经济取得了新的飞跃。截止2002年年底,以黄姜为主的中药材发展到6000亩,其中黄姜5000亩,二花300亩,五味子300亩,黄芩、丹参、柴胡400亩。主导产业有板栗5900亩,茶叶3500亩,核桃3000亩,柿子1500亩,油桐3500亩。初步形成了集约型、规模化经济发展新格局。

自然景观

美丽的天竺风景。天竺山位于法官乡政府北20公里处,距县城东南40公里。天竺主峰海拔2074米,是山阳屋脊,山巅骤崛一柱,高二百余米,围三百余米,形如竹笋,柱体奇山轩露,古松倒挂,朝岚暮霭,睛雾不散,俨似蓬壶仙子冠碧烟,披紫霞,带虹霓,于擘绛霄口吸银河,直若天为山所擎者,古名"天柱"。老诗人陈愈遇赞日:"拔山群岚数万里,青天象外露奇峰,悬岩向背疑风雨,绝顶阴睛变夏冬,罗列儿孙排玉笋,撑持砥柱现芙蓉,仙缘有分谁修到,下界声传古寺钟"。山上有摘星岩、摩天岭、净云峰、雷神洞、砧子石、回龙观、碧岩寺、兴隆洞。其它,地藏殿、铁瓦殿、千佛洞、仕主庵皆为山中名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