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洲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河洲街道位于丰城市新老城区结合部,东邻孙渡、北界剑南,西连拖船,南接荣塘,西北临赣江,与曲江、尚庄隔江相望,是新老城区的中心。[1]

中文名称: 河洲街道

外文名称: Hezhou Street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江西省宜春市

电话区号: 0795

地理位置: 赣中

面 积: 20.8平方公里

人 口: 52453人(2010年)

气候条件: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火车站: 丰城站

车牌代码: 赣C

历史沿革

以地属河洲冲积洲得名。解放初期以驻地茅园命名为茅园乡,后搬迁至太阳村,以该村命名为太阳公社,1977年再搬迁到河洲集镇则命名为河洲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为河洲街道。1997年,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河洲、城南、小桥、太阳4个居委会及段埠、沧溪、富竹、围里、永固5个行政村,街道驻河洲街。2003年丰城市政府迁至河洲街道区域。2005年区划调整后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26040人,管理河洲、新城区等2个居委会,城南、小桥、太阳、潭埠等4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辖河洲、新城区、城南、小桥、太阳、潭埠、沧溪、围里、富竹、永固、桥南11个居委会。办事处驻紫云大道8号。105国道穿境而过。66个村小组,总人口52453人(2010年)。其中有农业户4914户,农业人口21941人,占总人口的672%,1992年2月经省政府正式批准撤乡设街道。

地质地貌

该街道辖区内无山脉,地势西南稍高而东北偏低,水系流向随地形不同而不同。中洲渠、丰水、富水流经该街道,与市区坪家湖外地之水汇集一起,再经堑头闸,在石滩的魏家桥附近众流合一,经小港闸注入赣江。地质属河流;十积层,含水层厚度大,透水性强,地下水丰富,受地层岩的控制极为明显。地貌标高23米,高出正常河水位0.5米至2米。全街道土壤成因分泥、沙和泥沙兼并三种。东部以泥质土壤为主,局部以沙质土壤为主,西北部以泥沙兼并土壤为主。

气候环境

境内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夏之交多雷雨,伏夏之间常久晴少雨。年平均气温17.5℃,年日照时数为1935.7小时,占可能日照时数的44%,无霜期270天左右。

科教文卫

实现河洲中学、10所完小和中心幼儿园的楼房化,教学配套设施建设齐全,农村小学教学网点遍布全街道;科教事业繁荣,师资力量雄厚,为祖国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文卫设施完备,建有市电视台差转台和电视发射塔、中心卫生院、社区文化娱乐中心,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户户有电视。

经济概况

全街道土地面积2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及农业生产基地面积共12396亩,占总面积的39.7%,水域面积2983亩,占总面积的9.6%,庄园面积10575亩,占总面积的33.8%,道路面积4571亩,占总面积的14.7%,可以概括为:一分水来四分田,五分道路和庄园。

农业

该街道农业产业实力雄厚,主要农产品有稻谷、大豆、油菜籽、西瓜、花生、芝麻、蔬菜和药材等。建国前,由于水资源贫乏,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生产旱涝十分严重。"禾镰挂上壁,家里没饭吃"是那时的真实写照。建国后,河洲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群策群力,辛勤劳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共修机耕道81条,计长74公里;改建下屋围、丰联围等旧水利工程总长2.9公里,新建丰城联围、淇湖围、金郭围、窑背围等工程,总长10.9公里,新建排灌渠道24.5公里,建立排灌站47个,从而使河洲95%以上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水稻由一熟变为两熟制。全街道有效灌溉面积达10396亩,旱涝保收面积8233亩,粮食总产达9800吨。实现农业总产值5500万元。街道充分利用河塘水系多和平原地块的地利优势,大力推行立体开发和综合开发,特色农业扬优成势,农业产业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全街道共栽榨菜2800亩、药材3000亩。为加快规模种养发展,2000年该街道投资60多万元创办了一个水域面积400亩的螃蟹养殖基地,平均亩平纯利2360元,经济效益是普通种植水稻的10倍以上;加大对鹌鹑饲养的扶持力度,1998年该街道小桥、城南两个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鹌鹑饲养加工基地,年饲养鹌鹑120万羽,每年可获纯利300多万元;99年以来,该街道先后建立了药材基地、蔬菜基地、生态经济林基地、鹌鹑饲养基地、螃蟹养殖基地等各种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3个,共引导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累计减轻农民负担612万元。

工业

该街道工业起步较晚,后发优势强劲。通过加大投入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工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1999年以来,该街道以新城区开发为契机,以民营企业园为载体,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广泛开发"人情"资源,实行以商招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客商前来"采花酿蜜"。2001年,该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办了一个占地5000亩的民营企业园,制定了一系列结合本地实际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措施,为街道民营经济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栽好梧桐树,筑好引凤巢。2002年,该街道先后与浙江林达责任公司、加拿大瑞丰实业集团、远大粮食机械制造公司、有义模具厂、江河机械制造厂、家俱家电市场、聚贤实业有限公司、 星华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省金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矿山机械厂、东阳涂料制品厂、华尔通讯有限公司、浙江蓝天彩钢板厂等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引进外资3.4亿元。华伍公司投资2400万元的扩建工程也已完工。

城镇建设

该街道基础设施齐全,经济建设兴旺发达。为了进一步搞活物品流通,2001年,街道实行内联外引的措施,投资1000多万元在集镇街道与105国道的交汇处,兴建了总面积达32亩的丰城市商贸市场,吸引了200多名浙江客商前来投资创业;1998年新建了一个能够容纳186个摊位的居民菜市场,方便群众生活,缓解了集镇街道的交通。该街道交通便利,105国道和浙赣复线穿境而过;占地2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200余万元的城西汽车站,可停放各种型号的客车1000余辆,是全市的交通枢纽之一,为宜春、高安、樟树、乐安等长途客运及整个丰城城西片各乡镇的短途客运车辆的停、发车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境内交通网络健全,实现了村村通车,水泥硬化路面长38公里:借农网改造之机,全街道66个村小组都架设了高压用电线路,实现了家家用电照明,集镇街道拉通了路灯,实现美化、亮化;新城区建设如火如荼,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随着城镇建没步伐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河洲街道将以更新更好的姿态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洲人民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正以更优异的成绩全面、快速、高效地建设小康,使河洲成为赣中大地洁净、优美、文明、健康的璀璨的明珠。

视频

河洲街道部署春节期间安全生产稳定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