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滄州孟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滄州孟村河北滄州的一個縣,歷史不長,只有51年的歷史,它是一個回民自治縣,有人口18萬。近幾年孟村快速發展,最為有名的是2006年成功申請了『中國彎頭管件之鄉』的稱號。這裡環境優美,鄉風樸素,望各位朋友前來遊玩,觀賞,洽談生意。[1]

在河北省東南部的渤海之濱,有一個穆斯林風情濃郁的回族聚居的小鎮———孟村鎮。這裡寬廣的街道、淳樸的民風、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築,給每一位到過這裡的客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漢雜居和睦相處

自商代開始,孟村即有了人類生息,可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這裡有高姚莊商代遺址,有雄偉的「長城堤」———「齊堤」。東漢初年,漢武帝之孫劉隆在此設宛鄉城。這裡曾經擁有「齊堤煙柳」的美景,曾經出現過繁華的城鎮,一度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明初「靖難之役」後,境內土地荒蕪,人煙稀少。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孟氏應詔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占產立莊,以姓氏命名孟村。隨之遷入的劉、張、王等回族大姓多為明初文臣武將後裔,山西、山東、安徽、南京等地民眾也遷徙而來。至清初,這一帶逐漸形成了我國北方回民較集中的回漢雜居地區之一。目前,孟村鎮有清真寺6座,造型各異,古樸幽雅,既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又成為外地客人觀光之地。長期以來,回漢人民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

人文薈萃英才輩出

孟村鎮悠久的歷史文化,哺育着代代英傑。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孟村鎮回族武師丁發祥到北京登台打擂,曾一舉擊敗兩個俄國大力士,為中華民族爭得榮譽,康熙皇帝封其為」鐵壯士武俠」。在武林中獨樹一幟的八極拳的第一代傳人吳鍾以八極拳術和大槍技藝著稱於世,與當時的武術名流康大力、李章並稱為「武林三傑」。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吳鍾為侍奉老母返回故里,始授徒,孟村鎮遂成為中國北方八極拳之發祥地。

在穆斯林文化界,孟村鎮亦不乏飽學之士。清末,大阿訇海思福學識淵博,曾受聘任天津北大寺阿訇,他一生抄寫、註解、翻譯伊斯蘭教經卷多部,並授徒2000多人。京津一帶的著名清真寺,曾贈他「海氏經書藏家」、「經書世家」等匾額20多塊,被阿拉伯國家譽為「東土第一人」。孟村鎮北大寺阿訇辛宗真一生愛國愛教,憐苦濟貧。新中國成立後,他作為中國穆斯林朝覲團的副團長同包爾漢一起率團訪問阿拉伯諸國。所到之處,詳細介紹中國政府的宗教政策,加深了與這些國家人民的傳統友誼。

古鎮重現昔日盛景

孟村過去曾隸屬河間府、天津府、滄縣專區。1955年孟村回族自治縣建立,孟村鎮成為縣政府駐地。

建縣之初,這裡僅有民族街、團結路兩條街道,僅有糧食、油棉加工廠、小發電廠等小型企業,商業亦不過五金、百貨、煙酒、藥材等幾個門市部。建縣50年來,孟村小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漫步在小鎮的大街小巷,但見街道兩旁綠樹鮮花相映,郵政、電信、金融大廈及賓館、飯店鱗次櫛比。工業區內花園式廠房紅頂白牆,綠草如茵。民族大街、建設大街和東、西、南、北環路等構築起小鎮發達的交通網絡。交通住宅小區、團結住宅小區、信合花園等居民小區相繼落成。占地4萬平方米的文化藝術中心,集休閒、娛樂、文化於一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阿訇代刀的牛、羊肉,冠以「清真」字樣的燒餅、糕點等民族風味小吃,為小鎮食品一大特色,讓人大飽口福。

風月流轉,幾經滄桑。在勤勞團結的回漢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古鎮孟村正重現出當年的盛世景象。

視頻

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德克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