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沙西镇位于福建漳浦县西南部,北部为梁山馀脉山地,隔梁山山脉与盘陀镇交界,东与杜浔镇交界,西隔梁山莲花峰(海拔960米)与云霄县东厦镇交界,南临东山湾海域,全镇总面积76.5平方公里,海岸线22.5公里,俗称其地理格局为“三山六海一分田”。 沙西镇有“榕树盆景之乡”之称。榕树以“独木成林”而闻名,产于福建沙西榕树,当地人故称:一福榕(英文:ifurong) 顺口溜:千年樟树,百年福榕。[1]

目录

简介

中国榕树盆景之乡

沙西镇位于福建漳浦县西南部,北部为梁山馀脉山地,隔梁山山脉与盘陀镇交界,东与杜浔镇交界,西隔梁山莲花峰(海拔960米)与云霄县东厦镇交界,南临东山湾海域,全镇总面积76.5平方公里,海岸线22.5公里,俗称其地理格局为“三山六海一分田”。发源于梁山南麓的几条溪流自北而南纵贯镇境入东山湾。东西走向的省道漳东线公路及漳诏高速公路贯穿全镇。

辖14个行政村。漳诏高速公路,漳(浦)云(霄)、漳(浦)沙(西)公路过境。有下寨码头。景点有建于宋代的海月岩。 村庄多处于毗连,人口密集。镇政府设在河 村岭仔顶,距县城40公里。在这地带之北,则是群山绵亘,没有村庄,只有公社化阶段开垦今尚存的农果茶场,其中有沙西场、枋林场、蓬山场、庄前场、涂楼场、三皇场等。渔业(滩涂养殖、围垦养殖和近海捕捞)和新兴的榕树盆景产业是本镇的两大产业经济支柱。

沙西人以擅长培植榕树盆景而著称。品种有榕树瓜风景榕榕树桩、根雕榕树盆景等四类,其中以榕树瓜盆景为最,素有“榕树第一镇”的美称。沙西榕树盆景,形态自然。似龙狮虎豹、飞禽走兽,古典人物、山景秀石,无奇不有。大的风景树桩气魄豪放,顶天立地;小的根、瓜、枝、叶婆姿娑影,娇人玲珑;老的树桩、树根已有几百年历史,古香古色,自然纯朴,令人心旷神宜。榕树花卉盆景是沙西镇一大支柱产业。

历史

重大历史事件

清康熙元年(1662年)漳浦执行清廷“迁界”命令,沙西一带沿海划为“弃土”,至康熙十八年清军攻克厦门,大陆沿海才“复界”,被内迁的村民大部分回归故里。

民国13年(1924年),漳浦绅士杨士鹏、黄宝忠、陈启芳等组织“乡约”民军,反对北洋军阀张毅的统治,配合广东国民革命军北伐,沙西陈、林、李、黄四姓参加“乡约”,各组织民军队伍,于1925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八日),上午乘退潮从梅宅涉过旧镇港,与驻守旧镇的张毅部发生激战,被打败,纷纷从原路涉港逃命,时潮水已涨,阵亡及溺水而死者九十多人,一部份民军退入石桥楼堡继续抵抗,最后被消灭。是役,沙西一带的民军共死158人。

沿革

1952年设沙西区;

1956年改杜浔区沙西乡;

1958年改杜浔公社沙西管理区;

1961年置沙西公社;1984年改乡;

1993年改镇;

1997年,面积76.5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沙西、河墘、枋林、蓬山、院前、庄前、屿头、下寨、涂楼、高山、高林、庵兜、白衣、北旗14个村委会。

地理位置

沙西镇地处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西南部,北靠梁山山脉,南临东山内澳。西对漳江口,东与古雷半岛接壤,漳云线及漳诏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境内有两个500吨级码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山青水秀,海月岩、石矾塔等名胜古迹犹如珍珠般镶嵌在黄金海岸线上。

海堤设施

中型祖妈林水库以渠道灌溉本镇上半镇各村(高山、庄前、高林、蓬山、屿头)水田。

沿海海堤历年来得到加固,获全省“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建设先进镇”称号。

交通水利

下寨港建有500吨双泊位机械装卸码头。乡村道路连通各村及漳东线公路。漳诏高速公路在庵兜附近有预留一个互通口(目前尚不开通),距今开通的杜浔互通口仅6公里。水陆交通利便。

矿产:花岗岩、绿辉岩储量近1亿立方米。

经济状况

沙西是山、海、田兼有之乡镇,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山为梁山山脉的南坡及其馀脉诸丘陵,从南到北蜿蜒起伏,逶迤数十里,蕴藏着尚待开发的林业和水利资源优势和发展茶果之地利优势。

海为东山内湾,东有古雷半岛,南有东山岛,西南有云霄 山 列 屿、陈岱、东厦沿海诸山作为屏障。漳江自西而东,在本镇的下埔、下寨入海,为天然的潮汐河口。全镇东起庄前,西至北旗,共有9个行政村处在东山湾北岸二十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其中7个村属半渔半农,2个村以农业为主,渔业为副),近岸浅海地势平缓,潮间带宽阔,滩涂土质为黑褐色泥质土,海水无污染且微生物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适合海岸带各种鱼类、贝类、蟹类繁殖生长(这就是沙西红 红蟳、漳江口泥蚶品质优良,享有盛名的原因,也是沙西镇以渔业为经济支柱的理由)。

田,现有的耕地多为河口冲积和人工围垦相结合的滨海小平原,历经几代、十几代人的开垦耕耘,加上水利建设,灌溉条件改善,至今,都成为滨海良田。县人民政府选择在杜浔、沙西滨海万亩连片的耕地作为漳浦县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今正在继续完善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以高山、庄前、高林为主体的榕树苗木培育和榕树盆景的栽培悄然兴起,成为一个前景看好的产业,这三个村有1700多户栽培榕树2000多亩,建成盆景园圃的有160多户,其中有65户发展成为销售大户。沿漳东线沙西路段6里长的榕树盆景走廊,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产品销省内外及日本、朝鲜、韩国、台湾、马来西亚、荷兰,被誉为“中国根”。2000年6月沙西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榕树盆景之乡",镇政府对这产业已作出规划:建设“十里榕树花卉走廊”,发展栽培和营销大户120户,种植面积增至4500亩,年产榕树盆景120万盆,产值3500万元。

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番薯、黄豆、花生和芦笋、白菜、花菜、四季豆、荷莲豆、辣椒、西红柿等各类蔬菜。水果有荔枝、龙眼、杨梅、枇杷等。(新近发展的东魁杨梅800多亩,经济效益很好)主要海产品有鱼、虾、 红蟳、牡蛎、海 虫 间、泥蚶、花蛤、血鳗、青鳗等,红膏蟳、泥蚶享有盛名。[2]

三资企业有晨光纸塑有限公司、全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有个体工商业户155户。

经济发展

全镇近四千户培植榕树千余亩,年产榕树瓜半成品五百万株,成品榕树瓜盆景三十万盆,根雕盆景二万盆,树桩大景四千株,创产值一千九百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漳浦县沙西镇榕树盆景产业区位于省道漳云线两侧,距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主展区—漳浦马口45公里,漳浦下寨货运码头10公里。区内有规模花卉企业60家,面积300余亩,拥有技术人员120名,其中省、市花协会员6名。产业区采用了公司加农户的路子,聚集了漳州地区所有的榕树系列品种,是一个榕树品种较齐全、数量较多,档次高中档相结合,集种植、雕刻、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功能区,发挥着全镇商贸纽带和形象窗口的作用。

教育

全镇有2所中学(沙西中学、高林中学)和16所小学。

名胜古迹

有海月岩、石矾塔、罗宛井甘泉、罗宛井社宋代瓷窑群遗址等。

旅游发展

漳浦县榕树产业区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参观考察,洽谈生意,投资兴业。沙西镇位于漳浦西南部,南临东山内澳,西接云霄县,北靠梁山山脉,土地总面积76.5平方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45000人口,海岸线长22.5公里,浅海滩涂养殖面积3万亩,境内拥有储藏量约1亿立方米的花岗岩及大量青石,拥有1个上千吨位下寨码头,货轮通往香港、澳门、台湾、厦门、宁波、上海、青岛等地。有闻名海内外的旅游风景圣地海月岩,还有石矾塔、罗苑井等古迹,每年游客近10万人次。省道漳云线和国家九五计划项目漳诏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海陆交通十分方便,通信发达,计算机网络已进入居家生活。

评价和荣誉

中国榕树盆景

中国根海峡西岸有个文明古县,素称“金漳浦”,县西南部有一个与古雷港相接壤的乡镇沙西,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孕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榕树盆景,尤其是“块根榕”(又称人参榕),更是出类拔萃,在海外广受欢迎,被称为“中国根”。

沙西镇这个“中国榕树盆景之乡”,绿荫如盖,公路两旁的榕树,连缀成十里绿色走廊。踏进榕树盆景生产基地,眼前出现造型各不相同的榕树盆景,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有苍劲古朴、老干虬枝;有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有悬根露爪、古奇雅致……野趣横生,千姿百态的盆景,或苍劲雄浑,或潇洒轻盈,被观赏者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尤以那“中国根”的人参榕盆景分外典雅,其观赏性和经济价值俱高。她适用于室内装饰,又可摆设于庭院深巷,也可陈列于广场、门前、路旁。她香飘五洲四海,畅销海内外。

漳浦沙西所以能建构起榕树盆景王国,有其别处无法替代的人文、地理优势。由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适宜榕树气根快速生长,有利盆景造型。此地又有丰富的风飞沙资源,提供培养人参榕树的上等营养土配制材料。加上此处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队伍,他们不断创新,改进栽培和制作技术,发挥科技力量,同时善于吸收岭南派和闽派盆景之精髓,在修剪、蓄枝裁干、吊扎、嫁接等方面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园林泰斗、北京农业大学教授陈俊愉先生来此考察时称赞这是“福建发展花卉业的希望所在”。

沙西榕树盆景,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沙西又被漳州市评为花卉专业乡镇。2009年4月,沙西榕树盆景被列入漳州十大名优花果。沙西镇提出“科技兴榕,以榕兴镇”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榕树盆景主业的结构调整,使榕树业走向规模化,现已有占地1万亩的产业区。并积极鼓励全镇群众进一步扩种,促进向专业化、产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如今全镇已建设规格花圃200多家,发展榕树种植,带动从业人员25000多人,年产榕树盆景精品800万盆,把小盆景做成大产业。沙西镇吹响全面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

沙西镇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全省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海建工作二十年先进单位”、“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先进乡镇”等多种荣誉,2000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国家花卉协会授予“中国榕树盆景之乡”美称。

相关视频

沙西镇枋林村首届文艺晚会高清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