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沔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沔陽

沔陽,現改為湖北省仙桃市,地處江漢平原,位於湖北省中南部之長江、漢水交匯的沖積三角洲上,總面積2538平方公里,人口150萬。據沙湖越舟湖 出土文物證明,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開拓生息[1]

夏、商、周為荊州域,春秋、戰國屬楚,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始置沔陽郡設沔陽縣,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建治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長期以來都封為郡,州,府:江漢平原東荊政治文化中心。沔陽素稱"歌藝之鄉",民間藝術比較繁榮,沔陽民歌沔陽花鼓戲、沔陽皮影戲、沔陽雕花剪紙、沔陽漁鼓更為醒目。

歷史沿革

沔陽居古"雲夢澤"中。據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證明,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開拓生息。夏、商、周為荊州域。西周建立後,周成王封鬻熊之後於荊山子男之田稱荊楚,春秋時為鄖國、州國地,東周桓王十一年(公元前701年),鄖、州、隋、絞、廖等國伐楚,為楚國所滅,遂屬楚地,地近楚郢都;周昭王伐楚,卒於江上而不返;楚平王游雲夢,駐蹕排湖,屈原遇漁父,歌滄浪之水;排湖南岸有楚王遊獵棲息的五樂台,在那裡,先後出土了戰國時期的青銅矛、銘文戈、箭鏃等。

秦滅六國後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本地屬南郡; 漢承秦制,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南郡東境為竟陵、雲杜兩縣。沔陽西北為江夏郡雲杜縣地、東南為南郡州陵縣地; 漢高祖詐游雲夢擒韓信;漢武帝時在郡之上復設州,分天下為十三州,仍隸屬荊州南郡;

東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南郡屠山土著人雷遷起義,聲勢浩大,光武帝遣劉尚率兵鎮壓,迫千餘口土著人遷徙於江夏邊(即今仙桃境內),時號"沔中蠻"。隨着古雲夢澤的消失,這裡逐漸形成陸地,這群被遷徙的"沔中蠻"在此定居下來,開荒種地,過着平靜的生活。因此,唐代以前,沔陽人常被稱為"沔中蠻"。漢代又是沔陽歷史上興起的時代,從排湖西北一帶出土的一百多件漢代文物,如神獸銘文鏡、雙耳鳥紋壺、網紋罐、綠釉大瓮及各種類型的陶器等,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三國時魏蜀吳共爭荊州,赤壁之戰即發生於原沔陽縣(今洪湖市)附近,後荊州大部為吳所有,南郡亦屬之。

晉滅吳後不久進入"五胡十六國"時代,北方戰事頻仍,荊州成為南朝北方軍事重鎮;南朝地少民多,遂將地劃分為較小的郡縣便於管理,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始於本地置郡設縣,因地處沔水以北而稱沔陽郡--是為建制之始。分竟陵郡置沔陽郡,領雲杜縣,縣治今剅河附近;置州城郡,領州陵縣,縣治今新灘口;置營陽郡,領惠懷縣,縣治今張溝附近。西魏大統十七年(公元550年),廢州陵、惠懷二縣,並雲杜、沔陽二縣置建興縣。 北周置復州,州治建興縣(今沔城東30里)。旋為沔陽郡,郡治沔陽城。

隋代的歷史雖不長,但在沔陽這塊土地上留下了豐富的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有龍柄鳳首壺、竹節硯、蓮花紋粉盒、帶盤三足爐、花紋小罐、盤口高頸壺及"開皇八年"紀年磚等。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沔陽郡為復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復州為沔州,改建興縣為沔陽縣,改沔州為沔陽郡,郡縣治所均設今沔城。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沔陽郡為復州,州治遷竟陵縣,沔陽縣屬復州。貞觀七年(633年),州治遷回沔陽。天寶元年(742年),改復州為竟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廢竟陵郡,重置復州,州治沔陽。寶應二年(763年),州治又移治竟陵,沔陽為屬縣。五代後梁開平四年(910年),分沔陽南境設白沙微科院。屬江陵府。後晉天福五年(940年),升復州為直隸防禦州,領景陵(今天門)、沔陽二縣。

宋乾德三年(965年),改白沙徽科院為玉沙縣,屬江陵府。至道三年(997年),玉沙縣改屬復州。寶元二年(1039年),降沔陽縣為鎮,屬玉沙縣。熙寧六年(1073年),廢復州,降玉沙縣為鎮,屬江陵府監利縣。元右元年(1086年),置復州和玉沙縣,沔陽鎮仍屬玉沙縣。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復州為復州路,以玉沙為附郭縣。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復州路為沔陽府,屬河南行省荊湖北路宣慰司,轄景陵、玉沙二縣,府治和玉沙縣治沔陽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沔陽府改屬湖廣行省。九年(1376年),降沔陽府為州,州治沔陽城。並玉沙縣地入州,直屬湖廣政司,領景陵縣。嘉靖十年(1531年),沔陽州改屬承天府。天啟元年(1621年),沔陽州降為散州,無領縣。[2]

清順治三年(1646年),沔陽州改屬安陸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屬漢陽府,分州南境置文泉縣,縣治新堤鎮,北境沔陽州,州治沔陽城。三十年(1765年),廢文泉縣,併入沔陽州。

民國元年(1912年),改沔陽州為沔陽縣,縣治沔城,屬湖北省江漢道,直屬湖北省。

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銷道制,直屬湖北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湖北省第六督察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於彭場鎮建立沔陽縣人民民主政府。8月,縣治遷沔城。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沔陽縣人民民主政府為沔陽縣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設沔陽專署,1951年分沔陽縣南部置洪湖縣,後改洪湖市。1986年5月27日,撤沔陽縣設仙桃市,得名於政府駐地仙桃鎮,因市區在雞公灘,又名尖刀咀,後諧音為仙桃。目前是湖北省直管市。(1994年10月)

行政區劃

民國元年(1912年),改沔陽州為沔陽縣,縣治沔城,屬湖北省江漢道,直屬湖北省。

1943年,中共湖北省委為適應抗日戰爭戰略任務的需要,將與沔陽毗鄰的天門、潛江、監利、漢川、漢陽等縣交叉組建天(門)潛(江)沔(陽)、監(利)、沔(陽)、漢(陽)沔(陽)、(漢)川沔(陽)四個跨縣的縣級政區。此建制延續到解放戰爭初期。

1947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重返襄南後,恢復重建天(門)潛(江)沔(陽)、監(利)沔(陽)、(漢)川漢(陽)沔(陽)三個跨縣政區。1948年11月川漢沔縣分為(漢)川漢(陽)縣與沔(陽)東縣。

1949年5月底,天潛沔、監沔、沔東三個跨縣的縣級政區撤銷,恢復沔陽縣制隸屬湖北省沔陽專署。6月7日成立沔陽縣人民民主政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沔陽縣大隊,分別隸屬沔陽地委 沔陽 沔陽 、沔陽專區(署)和沔陽軍分區。1949年7月,沔陽解放區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粉碎了國民黨軍隊

1949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

1950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

1951年沔陽專署駐沔陽縣新堤鎮。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

自1948年以來的四次大規模"清剿",取得了徹底勝利,沔陽全境解放,沔陽地區的解放戰爭勝利結束。是月底,上級決定,撤銷天潛沔、監沔、沔東三縣,恢復沔陽縣建制,並指定天潛沔的幹部接管沔陽。同時,在彭場正式成立中共沔陽縣委。設仙桃、彭場兩鎮和夏家埠頭、彭家場、沙湖、楊林尾、協心河、峰口、張溝、潘場、沔城、謝場、毛嘴12個區。

8月,改地名為序數區,全縣轄一區(夏家埠頭)、二區(彭家場)、三區(下查埠)、四區(沙湖)、五區(楊林尾)、六區(峰口)、七區(張溝)、八區(通海口)、九區(謝場)、十區(毛嘴)以及仙桃、彭場兩鎮。

10月,根據湖北省人民政府指示,沔陽縣人民民主政府更名為沔陽縣人民政府,縣治由彭場遷往沔城。11月,建立曹家嘴區為六區,石碼頭為十一區,小沙口區為十二區,原六區(峰口)改為十區。同月,毛嘴區劃歸天門縣。

1950年1月,沔陽所轄脈旺嘴劃歸漢川縣管轄。是年毛嘴區返回沔陽縣,稱十三區,同時將漢江以南原屬天門縣的多多團(即今黃家村一、五、六組)和永林以北(即今馬王村六、七、八組)劃歸沔陽縣;漢江以北原屬沔陽縣的仙北8個村劃歸天門縣。漢江成為天、沔的天然縣界。

1951年2月 增設十四區(三伏潭)、十五區(西流河)、十六區(汊河口)。6月,分沔境南北置洪湖縣與沔陽縣,同年撤銷沔陽專署,沔陽縣改屬湖北省荊州專署,沔陽、洪湖分縣,沔陽將東荊河以南的六區(曹家)、十區(峰口)、十一區(石碼頭)、十二區(小沙口)、十六區(汊河口)劃歸洪湖縣。沔陽設一區(胡場)、二區(彭場)、三區(長埫口)、四區(沙湖)、五區(楊林尾)、六區(何場)、七區(張溝)、八區(通海口)、九區(剅河)、十區(沔城)、十三區(毛嘴)、十四區(三伏潭)、十五區(西流河)和仙桃、彭場兩鎮。全縣設170個鄉、180個村(未經"土改"建鄉的地區稱村)。7月,沔陽專署撤銷,沔陽縣改屬荊州專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