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法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法荣
出生 1962年04月08日
国籍 中国
职业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沈法荣(Shen Fa Rong),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华名医百强上榜医生 。现任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兼任心脏中心主任 。

人物经历

1979~1984年就读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后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在浙江医院工作,1984年8月 ~ 1991年10月任浙江医院内科住院医师;[1]

1988年6月 ~ 1989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及介入治疗;

1991年10月至2013年5月18日在浙江医院心内科工作,并先后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内科副主任、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2013年5月20日加入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任执行院长,心脏中心主任;现任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社会职务

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科医师培训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起搏学组副组长,

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专家委员会规划部副主任,心脏再同步治疗工作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

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心律失常及心脏起搏。

1、心脏同步化治疗方面:目前虽然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了心脏同步化治疗的疗效,但其进一步的疗效提高仍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心房作为心脏的"辅助

泵",其对心脏整体同步性及功能的改善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房间隔起搏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房间隔起搏后改善心房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已经被很多研究

证实,但其在心脏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为此,在完善房间隔起搏方法学的基础上(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6C23020),探索房间

隔起搏在心脏同步化治疗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2、心脏性猝死防治方面临床研究:因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心脏性猝死日益受到重视,

拟开展对具有心脏性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临床、超声、心电监测、电生理检查等),尤其是心电生理方面的临床研究,并进行长期随访,筛选

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予相应的临床处理。

主要成就

沈法荣医生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工作及心内科介入治疗的实际应用和科研,尤其在1998年后率先在华东地区开展多腔起搏的治疗工作;1999年初开展

了国内首例心脏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此后,在适应证的选择、植入技术的创新、术中并发症的防治及术后优化管理等进行了有益

的探索;先后在国内大部分省市开展学术讲座,举行示范性手术演示,对普及、提高我国心脏同步化治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参与了我国"心脏同步化起搏

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指南"的撰写及制定工作;并作为主要专家组成员进行该疗法在国内作巡回演讲。

近年来主持省卫生厅课题、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等多项[2]

参与国际及国内临床研究多项;先后获浙江省医学创新奖多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文章数十篇;主编出版专著2本、参编5本。作为主要讲者之一参加中华医学会"心力衰

竭及心脏性猝死非药物治疗"全国巡讲达30多场次 。连续11年,每年

主办一次全国性"心脏节律管理新进展"研讨班;在全国医学院校及省级医院指导开展各种心脏介入治疗手术;2009年10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举

行中国心脏再同步治疗十周年庆典,个人被授予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突出贡献奖"。被浙江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医师";被省卫生厅

授予首批"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关阅读

沈法荣:常规起搏器更换或升级还不能一步到位随着起搏器技术的普及以及起搏器使用年限的问题,常规起搏器的更换与升级日益增多。但是,不管是针对

常规起搏器的更换还是升级,临床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中包括患者接受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需要升级、怎样的患者才适合升级等。我们邀请到心

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资深专家沈法荣教授为我们一一解答。

主持人:请问目前我国起搏器的更换率为多少?与国外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有何差距?其原因是什么?

沈法荣教授:随着起搏器植入数量的逐年增加和患者寿命的延长,起搏器更换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根据2009年Harry Mond起搏器全球调查报告

显示,我国起搏器的更换率为15%,美国为30%,全球为26%。从数据不难看出与国外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起搏器更换率并不高。其中的原因

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起搏器开展不如其他国家早,因此更换率尚未加快;另一方面,限于经济、技术等原因,不少具有起搏器更换或升级指征的患者没

有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主持人:常规起搏器更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其主要并发症是什么?如何降低这种医源性的并发症?

沈法荣教授:虽然常规起搏器更换通常相对简单,但是在操作前,医师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患者目前的心功能状况,评估适合的策略。其主要并

发症是感染、血肿及导线脱位等。目前,常规起搏器更换的并发症发生率在4%~15%。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植入装置本身(脉冲发生器和起搏导线)及患

者自身因素有关。并发症很难完全避免,术者的事先判断和技术比较关键。

主持人:能不能介绍一下器械升级带来的获益?就您的临床经验,器械升级目前患者的接受度如何?影响患者选择升级的因素有哪些?

沈法荣教授:常规起搏器升级可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由于以往植入时理念、技术或经济等原因植入单腔起搏器,而更换时具有双腔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另

一类是心功能下降、具有升级为CRT或CRT-D指征的患者。但是,无论是哪种升级,都是考虑患者长期获益的基础上作出的临床决策。目前,在我国器械升级

的患者接受度,影响患者选择升级的因素主要是经济问题以及并发症的存在。

主持人:2013美国AHA/ACCF更新了心力衰竭的指南,其中对于器械升级CRT-D也和四年前的指南有些变化。请问您如何理解最新指南的升级理念?您认为我国患者进行器械升级最需要关注什么问题?

沈法荣教授:2013 ESC心脏起搏与同步治疗指南更新指出:针对"LVEF<35%,高心室起搏百分比,NYHAⅢ级和非卧床Ⅳ级,优化药物治疗的心衰患者"进行传统

起搏器或ICD升级,由Ⅱa类适应证上升到Ⅰ类。新增加了开始就应用CRT的Ⅱa类适应证:心衰,EF降低,预计高心室起搏百分比。以此降低心衰恶化风险。

我个人认为我国器械升级目前最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已植入常规抗心动过缓起搏并起搏依赖的患者评估心功能;另外,还有对拟行起搏治疗并预

测起搏依赖的患者、对原植入ICD或CRT的患者需根据病情变化评估是否需升级为CRTD。


参考资料

  1. 就想做个纯粹的医生,浙江在线,22013年06月28日
  2. [1],.全国心脏病论坛,200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