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沈一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一贯

沈一贯,字肩吾、字不疑,号龙江、蛟门,出生浙江宁波,是诗人沈明臣的从子,明代政治家、诗人。他进士出身,历任侍读、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内阁首辅等职,在国本之争中主张立朱常洛为太子。沈一贯代表作有《啄鸣集》、《易学》十二卷等作品,于公元1615年逝世,追赠太傅,谥号文恭。沈一贯字肩吾、字不疑,号龙江、蛟门,出生浙江宁波,是诗人沈明臣的从子,明代政治家、诗人。他进士出身,历任侍读、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内阁首辅等职,在国本之争中主张立朱常洛为太子。沈一贯代表作有《啄鸣集》、《易学》十二卷等作品,于公元1615年逝世,追赠太傅,谥号文恭。

人物生平

沈一贯是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人。隆庆二年(1568年)沈一贯38岁,科举考试中考中成为三甲进士136名,当选庶吉士,不久授予他检讨的官职。 明例在二甲36名后成为首辅的很少,但沈一贯做到了。

万历二年(1574年),出任会试同考官,之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兼经筵讲官。因关于忠孝的言论使张居正认为沈一贯在讽刺自己,长期被闲置不用。张居正死后改任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读学士、右春坊右谕德、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加太子宾客。万历十二年(1584年),升作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为郭正域师。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皇帝重新任命沈一贯为南京礼部尚书,不久后又让他成为正史副总裁,协理詹事府,但沈一贯并未赴任。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成为当朝首辅。万历朝中,苛捐杂税,尤以矿税为重。税吏趁机横征暴敛,民间怨声载道。万历三十年(1602年)2月,万历帝突然染疾,急召首辅沈一贯和诸内阁大学士到启祥宫后殿西暖阁议事。万历帝说:"我已病重,在位已久,已没有什么憾事了。我将太子托付给你,要尽力辅佐。初设矿税矿监,实出不得已,因京城大殿未能完工。现工程可以叫停,矿监也可统统召回。释放囚禁很久的囚犯,因上书建言而获罪的诸位大臣都官复原职,并接受给事中和御史大夫的谏言。"万历帝言毕,沈一贯即恸哭,太后、太子、诸王群臣都哭了起来。沈一贯遂立马拟旨。当夜,群臣都在宫中通宵议拟。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时任楚王府镇国将军的华绩派人上告,说华奎不是楚恭王的儿子,不应该继承楚王的位置。

沈一贯因为得到了楚王的贵重的贿赂,因此下令让通政不要上奏这份奏章。一个月以后,反而先上陈了华奎弹劾华绩欺君罔上的四个罪名的奏疏。楚人郭正域一直都听说过这件事,因此请旨勘察这件事的真假再行定夺。郭正域把前任楚王的遗书上奏皇帝,皇帝并未听信,不久后朝臣讨论此事,沈一贯仍然包庇楚王,并唆使钱梦皋和杨应文弹劾郭正域,让他离职等候调查,华绩等人也都因此获罪。 郭正域还未返家,"妖书案"就爆发了。

万历三十三年(1605)东林党人时吏部侍郎杨时乔主持京察,史称乙巳京察。东林党人借机打击浙党,杨时乔与左都御史温纯等弹劾钱梦皋,钱梦皋遭到谪贬,引起浙党记恨。沈一贯上书明神宗,极陈考察不公,请求降旨让钱梦皋等人官复原职。 补缺郎中刘元珍上疏再力劾钱梦皋,疏中旁击沈一贯。明神宗让群臣商议,沈一贯急忙为自己辩解,以减轻自己的嫌疑。钱梦皋也诋毁刘元珍,说他是温纯等人的爪牙。神宗都没有听信。

万历三十四年(1606),南京吏部给事中陈良训、御史孙居相再次上疏弹劾沈一贯。自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考察京官遭到弹劾后,沈一贯愤而请退。皇帝为了好的名声让沈一贯以首辅的资历荣归故里。沈鲤也同时被罢免,但只有沈一贯得到较为温和的旨意。人、时人普遍任务沈一贯非常得皇帝的喜爱。一贯辞官回乡后,上书谏言的人仍然没有停止对他的议论,沈一贯家乡的人也大多受到世人的误解与诋毁。沈一贯在职的时候,官职累加至太子太保兼少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归乡十年后去世,赐太傅,谥号文恭。

轶事典故

明神宗长久未能确认太子人选,十余年间立储之事争谏不绝。直到皇长子年满十八,到了婚冠的年龄,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沈一贯上疏,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沈疏中"多子多孙"苦劝明神宗早立太子,神宗遂诏将行册立太子礼,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郑贵妃因此与明神宗闹翻,使明神宗动摇,又借口"典礼未备",要改期册立太子。此时,沈一贯即将明神宗手诏封还,坚决不同意册立改期。明神宗遂下定决心,于十月十五正式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触怒万历帝而遭革职,遂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士人在老家无锡东林书院讲学,常评议朝政褒贬人物,形成政治势力,世称"东林党"。同时有宦官集团,网眼遍布朝野,世称"阉党"。与此同时,沈一贯大权在握,遂纠结京师的浙江籍官僚,形成"浙党",与东林党争锋相对,又与阉党时相唱和。时有小派系,一为以官应震、吴亮嗣等为领导人物的"楚党",一为以山东籍官僚为主的,称"齐党",楚党与齐党常依附于浙党,合称作"齐楚浙党"。另有同以地缘关系结成的"宣党"和"昆党"。诸党相互攻讦,相互算计坑害,互不相让,致使党争绵延数十年,朝野不得安宁

人物思想

沈一贯的庄注与历史上的诸多庄注是不同的。在沈一贯以前,庄注基本上没有批判庄子本身的,而沈一贯是带着审视和的眼光来注解和点评庄子的观点的。这也是其注庄的一个最大特色,在庄学史上提供了一个解庄的新视角。针对庄子的两大弊端,他注重把无为与有为、个体感性与社会理性统一起来,并在个体感性和社会理性的关系上,他对宋明理学进一步完善,承认和弘扬人心物欲的合理性。这些都具有现实和进步意义。沈一贯的庄学研究在庄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应有一定的地位。

主要作品

沈一贯有《啄鸣集》传世。另有《易学》十二卷,《敬事草》十九卷,收录《四库全书总目》中。

沈一贯是当时著名诗人沈明臣的从子,诗学受他的教益很大。陈田《明诗纪事》中说:"鄞县相业不足言。少师事沈明臣……又与黎惟敬、欧损伯辈往还,故诗笔颇擅丽藻。"他在当时以作诗多有佳句,其文结构精美著称,人称"句章公"。

沈一贯的佛学造诣也颇为深厚,作诗亦常融入禅理,亦留有不少佛教题材的诗。

人物评价

《明史》:枝拄清议,好同恶异,与前后诸臣同。至楚宗、妖书、京察三事,独犯不韪,论者丑之,虽其党不能解免也。一贯归,言者追劾之不已,其乡人亦多受世诋諆云。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祸始于万历间,浙人沈一贯为相,擅权自恣,多置私人于要路。

亲属成员

伯父:沈明臣,明朝万历年间三大"布衣诗人"之一。

祖父:沈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