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汶村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汶村镇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西南部,南濒南海,北靠笠峰山系,“控山带海,利兼水陆”。汶村镇土地总面积164.34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52200人(2017年)。下辖24个村(居)委会,全镇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5万人。村镇人杰地灵,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优势明显,素有“书画之乡”、“鱼米之乡”等美誉。[1]

概况

位于台山市西南部,南濒南海,北靠笠峰山系。面积164.34平方千米(2017年)。52200人(2017年)。辖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鱼地圩宴都路39号

沿革

明清时属海宴都。民国时期属第九区。1952年改称第十四区,1958年属海宴公社,1959年析置汶村公社,1983年改区,1985年更名海宴西区,1986年撤区建镇,1993年更名汶村镇。1996年,面积140.5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镇政府驻鱼地圩,距台城85千米,辖风村、上头、太平、汶村、高朗、红花、天光、五联、沙奇、白沙、升康、鱼地、大担、五乡、九岗、茭一、冲口、西联、陂头、有丰、鱼地圩22个管理区(行政村)。2001年,撤销横山镇,并入汶村镇。

位置境域

汶村镇位于台山市西南部,东与海宴镇毗邻,北与深井镇接壤,西与北陡镇隔海相望,南濒南海。

气候'

汶村镇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地区,常年温度21.8℃,年均降雨量2300毫米。

交通

汶村镇内交通发达。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贯穿全镇,镇内路段12公里,有两处出入口,东距国务院批准的一类万吨级港口渔塘港60公里,到珠海特区仅1小时车程;西接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镇海湾大桥,距阳光港和全国联网的阳阳铁路55公里;宽4000米、平均水深13米的镇海湾环绕西南,现有可停泊3000吨级货轮的横山渔港、犸佬咀码头和在建的5000吨级渔港综合码头,经80海里水路直达港澳。

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独具优势。有36公里海岸线,咸围5万多亩,可开发滩涂3万多亩。虾、蟹、壳蚝等产量大,泥虫、行蟮、泥蚶等风味远近闻名;捕捞和浅海养殖业发达,有渔船2000多艘,年产水产品20万吨。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汶村镇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地区,常年温度21.8℃,年均降雨量2300毫米;有4万亩肥沃水田,盛产莲藕、茨菇、马蹄、苦瓜、大蒜等优质传统农产品。水电资源充足,通讯发达。汶村镇有水库7座,正常总库容1780万立方米,可保障生活及工农业发展用水;有11万伏变电站一座,可满足大工业用电需要;此外、邮政、有线电话及移动通讯覆盖全镇。

工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西南工业区坐落于汶村镇内,是台山市五大工业园区之一,工业区规划面积15000亩,首期已开发5000亩。该区紧靠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出口,交通极为便利。工业区内地势平坦,地质条件优越,已实现路通、水通、电通、邮通、电话通等“五通”,可接驳国际互联网。目前已有3家内资企业、2家外资企业落户西南工业区。[2]

风味特产

广东称牡蛎为蚝,蚝油即为牡蛎油,是广东一带传统的鲜味调料。蚝油是调味汁类最大宗产品之一,它以素有"海底牛奶"之称的蚝牗牡蛎牍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加辅料精制而成。蚝油味道鲜美、蚝香浓郁,黏稠适度,营养价值高,亦是配制蚝油鲜菇牛肉、蚝油青菜、蚝油粉面等传统粤菜的主要配料。蚝油除含有5%~8%的粗蛋白质以外,还含有糖类、有机酸、碘、钙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有17种之多,其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蚝油实际上属于贝类提取物调味料,其特点是具有原提取物---牡蛎的特殊芬芳气和美味。蚝油的鲜味成分有琥珀酸钠、谷氨酸钠。蚝油中还含有呈甜味的牛磺酸、甘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等,这些鲜味和甜味的成分是构成蚝油的呈味主体。它们赋予蚝油鲜中带甜、鲜甜混为一体的浓厚滋味蚝油的使用极为方便,调味范围十分广泛,凡是咸食均可用蚝油调味。如拌面、拌菜、煮肉、炖鱼、做汤等。用蚝油调味的名菜品种很多,如"蚝油牛肉"、"蚝油鸭掌"、"蚝油鸡翅"、"蚝油香菇"、"蚝油乳鸽"、"蚝油豆腐"、"蚝油扒广肚"、"蚝油网鲍片"、"蚝油鸭掌"等。再如谭家菜"蚝油鲍脯",广西名菜"蚝油柚皮鸭"等,各具特色。蚝油适用于炒、烩、烧等多种烹调技法。

汶村五味鹅

台山人喜咸,好味浓。驰名的汶村五味鹅就是最好的体现。用纯正台山汶村家养大的鹅,配以用本地生产的酱油、醋、冰糖、酒和甘草、桂皮按比例熬成的五味汁料,一同煮至鹅身充分吸收汁液。一口下去,五种味道和谐地在唇齿间溶融,吞罢还久久留香。

炳记汤圆

除了元宵,台山人素有冬至吃汤圆的风俗。但别于广州吃法,他们吃的是没有馅的小一号汤圆,是咸是甜,就从煮汤圆的汤料里做文章。做甜的放片糖姜丝,润肺去尘;做咸的可灵活加入冬菇、白萝卜、腊肉腊肠、虾米、鸡肉等,香气十足。不得不提的是在当地出了名的“炳记汤圆”。在汶村做了十多年汤圆的当地人“丸子炳”(当地人给他起的昵称)除了搓出的汤圆特别润滑,汤料所用的是新鲜的泥鱼和水蟹,吸尽了海鲜的精华。曾有一个来做生意的湖南大汉,居然一口气吃下了13碗汤圆,破了汶村人的纪录。[3]

现代农业

水果产品系列

汶村镇有山地六万多亩,25度以下适宜种果的山坡地2万亩。一九九六年,镇委、镇府在九岗龙山办起了6000亩的荔枝龙眼示范场,带动全镇掀起了种果热潮。汶村镇已种植荔枝、龙眼12000亩,计划发展到2万亩。荔枝主要品种有:妃子笑、白糖罂、黑叶、桂味等。龙眼主要品种有:储良、石硖。预计,荔枝产量可达800-1000吨,龙眼产量可达100吨。

'农业结构调整

汶村镇有浅海滩涂七万亩,耕地四万五千亩。其中水田三万五千亩。汶村镇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建立了五大农业生产基地:优质粮食基地、优质水果基地、咸围养殖基地、鲜蚝养殖基地、瘦肉型猪养殖基地,投入资金八千多万元。2008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本地的实际,拟调减一万亩稻田进行改种改养。汶村镇以村为单位,实行连片规划,全镇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生产布局,分为:水果区二万亩。现通过土地调整,已规划出连片的土地可供办场、办基地。近海边的田块可实行退耕还渔,精养优质水产品。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有正在开发的海上神灶温泉度假村和鸦洲山度假村,有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山骚坛石刻”等文物古迹,适宜开发特有的海岛游、温泉泥浴、钓鱼、划艇、观光娱乐等旅游项目。 汶村镇海滨公园设在环境优美的大陂头地方,现有资源:群山环绕的天然水库、脚下天然湖泊与边片自然山坡及龙眼荔枝果园共约800亩,风景优雅、气候宜人、风水宝地。开发规划:营造人工自然景观、附设游泳、守猎、饮食等娱乐设施,开发以别墅小庭园建筑物为主的房地产,可供游客游乐、消遣、品尝鲜果、休闲垂钓、憩息、观赏。该项目预算投资额100万美元。拟用投资方式:独资或合作形式。

汶村镇海上神灶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汶村镇海岸边150米的小屿上,有独特的温泉资源,当地人给予其美誉“海上神灶温泉”,温泉来源于40.05米深的地下岩层,水温达到95℃以上,纵横30米分布着众多热泉涌出点,水质是淡水,形成独特海上淡水温泉。

开发规划:建立海上神灶卤泉旅游度假区。海上淡水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在国内是少有的,其集合了陆地淡水温泉和天然海上资源,汶村海上神灶温泉可开发自身有利条件,设立在安全区内海上冲浪、海上淡水沐浴,天然泥桨浴、附设医疗保健区、旅游池等娱乐设施,营造具有与众不同、风景别具一格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是一项富有新意的旅游规划项目。首期投资额2000万人民币,开发形式:独资或合作。[4]

民俗文化

汶村的民俗文化,最令人惊叹的是作为一条村都办文化艺术节。村上的艺术节,每十年一届,至2007年是第二十届了,已有200年的历史。汶村人称文化艺术节为“做福”。 汶村艺术节,起源于清朝嘉庆二十二年。那时,因村上多灾多难,发生瘟疫鼠疫,为求菩萨保佑风调雨顺,平安幸福,村人便开始“做福”,抬着菩萨在村上巡游,连续吃斋十至二十天以表对神灵虔诚。他们定出每十年为一届“做福”,选定日子,就开始吃斋饭,并进行文艺大巡游。近几十年,社会稳定了,人民生活改善了,身体健康了,观念也有所转变了,因此,从1987年第十八届开始改名为文化艺术节,传承优秀文化艺术,摒弃一些封建色彩太浓的内容,加入许多具有较高艺术的节目。人们吃斋也改为四天,第五天开斋,大鱼大肉,举杯尽兴。而文艺活动,如大巡游、做大戏、摆灯饰等,一届比一届隆重。

汶村镇有11座祠堂,3座庙堂。汶村直街尾有陈氏祖祠,祠堂是为了立村始祖陈恺而建。祖祠较为宽敞,雕梁画栋,立柱上架着的长短横梁栋雕刻着人物和飞龙、凤凰、麒麟、狮子、花鹿、仙鹤、燕子等吉祥动物,栩栩如生,构成幅幅图案;还有荷花、莲蓬、流水、行云点缀期间,美不胜收。由此让人惊叹汶村人的建筑文化深博。祖祠的后面是“丰芑堂”,也是一个祠堂。祖祠左侧相邻的是长房祠。

陈氏祖祠右侧,有引宗陈公祠,也叫“六桂堂”。据说它原十分壮丽精美,但现在只存一块石匾,别无他物,村中老人感到十分可惜。村上人说,明末战乱,引宗父亡,母苏氏身怀六甲,逃往恩平,汶村陈氏凋零,陈氏祖先到恩平找到苏氏,劝说她回村产孩儿,以续陈氏血脉,苏氏回村生下儿子,养大成人,后来陈氏散枝开叶,引宗生有六子,所以此祠堂命名为“六桂堂”。该堂1958年被毁,1987年旅外乡亲为追溯祖德,捐资重建,成为引宗纪念堂,现作幼儿园。在陈氏祖祠前面,有座三遇陈公祠,是为了纪念本村举人陈王道而建。村东门处,建有“三圣堂”,村民称其为“大庙”,三圣堂建造碑记中记载:祖陈恺“雄州泊舟三圣寺侧夜梦,诸神告以进止逐负,神南奔,卜宅于此而庙,以立嗣后,由故鼎新,由小扩大,盖不知几更,神之力也”,后人为了纪念神仙、纪念先祖,希望神人先祖庇护后人,繁荣富贵,建立三圣堂。三圣堂右边,还并排着闻竹祠、三庆堂。此外,西康建有闻溪陈公祠、琨琦陈公祠等等。上坑旁有三皇庙。村上建祖祠,是为了纪念祖先。其实,建好之后,它们就成为村人聚集休闲、沟通交流之所。三圣堂、闻竹祠、三庆堂门前还成为汶村人开会的地方,因很空旷,每年春节,汶村人舞狮舞龙巡游,都集中这里出发。汶村的牌楼、牌坊,祠堂、庙宇,体现着汶村的传统文化,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村上对这些文物,已重视保护,还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处”。[5]

相关视频

汶村镇2019年庆祝国庆晚会 录制:陈喜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