汧阳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千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陲,位于北纬34゜34′34 ″至34゜56′56″,东经106゜56′15" 至 107゜22′31″。北靠甘肃省灵台县,南邻陈仓区,东与麟游、凤翔县毗邻,西同陇县接壤。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0公里。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为黄土高原区,地势北高南低,分山、川、原3种地形,有"七山二原一分川"之称。以北部千山山脉为界,自然分成泾渭两大水系。属暖温带半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9℃,年降水量653毫米。矿藏有大理石、石灰石、质佳埋浅,大沟水库内发现长度煤层。宝中铁路、204省道宝(鸡)平(凉)公路、千(阳)凤(翔)公路过境。[1]
历史沿革
千阳地处炎帝氏族活动区。夏、商时期,在周部落的活动区内。
周人迁邠后,相继被羌族和戎狄族占领。
西周时,属矢国领地,是秦农牧并与西戎争夺的地区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为秦国地。
秦统一六国后置汧县(治在今陇县),县地汧县辖。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六月,刘邦平定雍州,置5郡,领81县,分汧县,置隃麋县,以城东周代名泽定名,故城在今千川村。
王莽新朝(8)时,改隃麋县为扶亭县。
东汉初,恢复原县名,更"隃"作"渝"。建武四年(28),刘秀封武将耿况(汉扶风茂陵人,上谷太守)为渝麇侯,设相管理县政,县为侯国。建安二十三年(218)曹操灭耿氏三族,夺耿况五代孙耿援侯国袭爵,恢复渝麇县。
隃麇县疆域较大,北魏的长蛇县(即唐代的吴山县),宋代的吴山、陇安、汧阳3县,均属汉代隃麇县地。
晋初,隃麇县并入汧县。
北魏孝昌二年(526),分汧县所属原隃麋县地,于长蛇川置长蛇县(县治在今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
北周天和五年(570),分长蛇县原隃麋县东部地,置汧阳县,治所初在西魏时的马牢城(今千阳晖川河滩),以在汧水之阳(北)而名。
《太平寰宇记》载,宋开宝二年(969),割汧阳县西南4乡(乡名无考)和故南由县地,置陇安县。元至元二年(1336),陇安县并入汧源县(今陇县)。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将麟游县雪白里(今高崖、普社两乡地)划归汧阳。
1957年8月24日,又将麟游县后坡沟村6户180亩土地划属汧阳。
1958年12月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国务院11月21日决定,撤销汧阳县建置,属地归并陇县。1961年9月10日,恢复汧阳县建置,辖区仍旧。
1964年10月,国务院公布,改"汧"为"千"。从此,凡地名中的"汧",一律使用"千"。[2]
地理环境
位置
千阳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位于陕西省西部,北纬34°34′34〞-34°56′56〞,东经106°56′15〞-107°22′31〞。北靠甘肃省灵台县,南邻陈仓区,东与麟游、风翔县毗邻,西同陇县接壤。南北长45千米,东西宽40千米。
地貌
千阳县地处渭北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多样。南屏吴岳支脉箭筈岭,海拔1000~1502.1米,北部横座千山,海拔1000~1545.5米。南北山地面积782.3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8.5%。中部为断陷盆地,汇入千河的沟溪切割成20多块不规则的黄土残原,面积138.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3.9%。千河横贯山前台原之下,形成冲积谷川,面积75.4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6%,海拔710~860米。境内山岭起伏,丘陵连绵,沟壑纵横,台原残碎,谷川狭长,河溪湍急,为其地貌特点。地势从西南、东北两侧向千河谷地倾斜。地貌明显分为山、原、川三部分。
气候
境内海拔710-1545.5米,相对高差835.5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自然气候特点是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气温干燥,降水不均,灾害频繁。秋季多连阴雨,冬季较寒冷,春季多季风,夏季气候凉爽。
1960-2000年千阳县平均气温为11.8度,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4.5度,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1.6度,年极端最低温度-20.6度,极端最高温度40.5度。
千阳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8.7-11.8度之间。年平均气压928.4百帕,最高气压940.8百帕,最低气压919.5百帕。冬春季受地面冷高压控制,气压偏高,干旱少雨雪,常有寒潮侵袭。夏季低压明显,高温高湿为多雨时段,多阵性天气发生。雷雨、大风、冰雹,干旱天气严重威胁着夏粮生产,夏旱,高温严重制约着秋粮和经济作物的丰产丰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元月份为全年最小,月平均湿度59%,9月份为全年最高,月平均湿度82%。冬春季气候干燥,多扬沙、浮尘天气,秋季多淋天气,湿大。年平均降雨量627.4毫米,最多年降雨量924.3毫米(64年),最少年378.9毫米(95年),最多年和最少年相差545.4毫米。[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明代全县耕地638064亩,人均64亩余。明末,战乱灾荒,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清顺治二年(1645)降为63958亩,人均36亩。道光二十一年(1841)180534亩,人均2.6亩。光绪十三年(1887)161621亩,人均近3亩。民国30年(1941)310542亩,人均6.8亩。1949年,590524亩,人均10.7亩。建国后1951年,经查田定产工作,核定耕地644735亩,农业人口65079人,人均9.9亩。止1987年,国家基建占地5378亩,1974年高达4370亩;集体基建占地15135亩,1971年高达3950亩;社员住宅占地5210亩,1980年高达764亩;改林改牧115188亩,1985年高达22963亩;因灾废弃13684亩,其它占地51553亩;新增耕地39382亩,其中开荒1893亩,千河治理工程中引洪漫地3000多亩;净减少耕地166766亩。1987年实有耕地423758亩(水浇地90121亩,旱地332637亩)。38年中人口增长过倍,而人均耕地3.65亩(农村人均3.97亩),减少65.9%,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日趋尖锐。
矿产资源
千阳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大理石、石灰石、粘土等矿物。
张家山赤铁矿矿体产于奥陶系灰岩之上,粘土质砂页岩底部、紫红色粉砂质页岩层中。属陆相沉积型。矿体出露3处(张家庄、八家庄、尚家庄),呈似层状,厚度变化不大。张家庄矿体长1000米,宽500米,厚0.5米。八家庄矿体长200米,宽100米,厚2.5米。尚家庄矿体长100米,宽50米,厚1米。为块状、鲡状赤铁矿,远景藏量350万吨,但含铁品位很低。
大理石分布箭筈岭西段的三泉、中咀、启觉寺、大王殿、岗家沟、田家沟、冉家沟等地,属奥陶系石灰岩矿床,呈层状透镜状,藏量丰富,有云灰、紫檀玉、提花黑、隐花黑等品类,质量优美,是现代建筑材料的宝贵资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石灰石分布整个箭筈岭区,东西长20公里,属奥陶系石灰石,海相沉积型。可用作冶金辅助原料和生产水泥、电石、白石灰等建筑材料。矿体呈层状,局部呈透镜状,质量特优,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耐火粘土(也叫坩泥)分布于箭筈岭之红峰乡庙岭村海子河东西两沟,为侏罗纪、二叠纪陆相沉积型。矿化带长8公里,宽0.5~2公里,矿体长200~300米,厚0.5~2米,含A/O220~30%,耐火度1600℃以上,矿体规模较大,质量较好,可作冶金辅助原料和烧制陶瓷产品,具有工业意义。
水资源
县内地表径流,源于降水。平均径流深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变化范围在113~119毫米间。南山箭筈岭降水较丰,年径流深119毫米。川区年径流深116毫米。黄土台原区年径流深115毫米。北山区降水量较少,年径流深113毫米。全县每平方公里平均年产径流量12.55万立米,全境年均地表水径流总量1.241亿立米,其中川区占8.1%,原区占14%,南北山区占77.9%。径流主要在山区。以千山分水岭为天然分界,岭南径流汇入渭河支流千河,岭北径流汇入泾河支流高崖河。
植物资源
自全新世气候变暖以来,县区转变为以落叶阔叶林植被为主,树种多为栎、榆、杨、柳等;草本植物有禾本科、菊科、旋花科、十字花科、伞形科等。千山的白庙、雷神山及箭筈岭的粱武城等地,以辽东栎、杨树为种群的次生林带,是古代天然植被的遗迹。西周秦非子为周孝王主马千渭间,隃麋泽又为那时名薮,足见千阳古代草木茂密,山林四塞,天然植被非常良好。由于人们长期垦殖,自然植被逐渐缩小,1949年,全县森林存留不到6万亩,林木覆盖率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01%。建国后,通过封山育林、还林还牧、种草种树,至198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到11.57%(山区13.59%,川、原区6.6%);其中灌木林73440亩,成片草地245835亩,占植被覆盖率39%(川、原区占20%,山区占46%)。千山东段丘陵植被度最高,为52%,西段植被度为35%。箭筈岭区植被度为38%。
行政区划
明代,全县编户15里,分属3乡。南怀德乡居县东,辖龙泉里、黄里里、歇马里、楚作里;敬信乡居县中,辖郭下里、中作里、傅原里、冯坊里;安上乡居县西,辖龙槐里、草碧里、安化里、留坊里、三泉里、林潜里。尚缺1里,其名无考。嘉靖二十七年(1548),划麟游县雪白里归湃阳。全县16里,有名可考者15里。
明末,荒旱连年,战乱不息,民多逃亡,户口锐减。清顺治二年(1645),整顿户籍,将旧编16里缩为顺化、洁白、尊敬、仁孝、和睦5里。顺治七年(1650),知县王国玮按册点审核编,将顺化、洁白2里各改为半里,与尊敬、仁孝、和睦共为4里;另将旧卫所军屯地323户编为半里,全县编户4里半。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按新法编制保甲,城乡每10户编1牌,立牌头;10牌为1甲,立甲长;10甲为1里,立保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全县4里半共编52甲1238牌。
民国初(1912),并72练为56练。18年(1929)春,整编区划,里更区,练改乡。顺化里第一区,区所黄里镇;尊敬里第二区,区所禹王殿堡;仁孝里第三区,区所尚家堡;和睦里第四区,区所草碧镇;洁白里第五区,区所高崖镇。
民国23年(1934),国民政府根据江西"剿共"经验,推行《保甲法》,改区、乡、村为乡、保、甲。全县划编17联保,辖56保823甲。28年(1939),联保缩编改称乡,全县划编维新、博爱、自治、合作、新兴、民治、民乐、互助、复兴、团结10乡,保、甲划编未变。29年(1940),整编保甲,全县设6乡1镇36保823甲。
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废保甲制,行区乡制,全县550个自然村,划编为7区36乡226个行政村。
1958年"大跃进",8月合并高级社,建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取消乡建制,全县划编为"红旗"、"火箭"、"东风"、"超英"、"卫星"、"团结"、"灯塔"、"五星"、"先锋"9个"人民公社"。10月,9个公社并为"千阳"、"五星"、"灯塔"、"红旗"4个大型公社。12月,撤销县置,地并陇县,4社又并为陇县"湃阳人民公社",下辖黄里、娘娘殿、沙家坳、南寨、城关、文家坡、新兴铺、草碧、柿沟、水沟、上店、南湾岭、普社、雪白殿、高崖15个管理区,计119个生产大队560个生产队。
1959年1月,陇县改湃阳公社的湃字为"迁"字。
1961年5月,撤管理区,分迁阳公社为城关、文家坡、黄里、寇家河、柿沟、上店、高崖7个"人民公社",辖126个大队504个生产队。1961年9月1日恢复湃阳县建置。同年12月6日,将公社划小,全县划编为城关、南寨、黄里、娘娘殿、沙家坳、文家坡、南湾岭、普社、高崖、柿沟、水沟、寇家河、上店、草碧14个"人民公社",辖126个生产大队577个生产队。1964年,恢复城关镇建制。1965年,城关公社更名千川公社,娘娘殿公社更名崔家头公社。1968年,千川公社与城关镇再次合并,称城关公社。
1984年,社队区划改为乡、村区划。城关人民公社并于城关镇人民政府,文家坡人民公社改分为文家坡、张家原两乡,其他公社、大队名称改为乡、村,全县划编1镇14乡136村。各乡名称,除红峰乡外,均以乡治地名而名。1988年5月,撤南湾岭乡,所辖4村编入张家原乡。
千阳县辖8个镇,98个行政村:城关镇、崔家头镇、南寨镇、张家塬镇、水沟镇、草碧镇、柿沟镇、高崖镇。[4]
经济
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69亿元,较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7.85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9.49亿元,增长5.5%。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15.3:55.9:28.8,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升5.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3980元,比上年增长13.5%。
农业
西周时,县地为农牧过渡地带,林草丰盛,千渭间系牧猎场所。秦汉间,农业渐为县人主业,唐宋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时,人口日增,山林垦辟,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民国时期,战乱迭起,杂税频繁,物价上涨,民不聊生,农业疲滞。
建国后,改革土地制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发展农业基本建设,改进农技农艺和耕作机具,农业发展较快。1989年,农业(种植)收入293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72.71%,比1949年增长1.24倍,粮食总产6497万公斤,油料总产107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1.1倍和8.3倍。
2009年粮食总产量6.43万吨,增长5.7%。千阳县桑园面积稳定在5.4万亩,其中:当年新增桑园1710亩,加强桑园管理,大力实施省力化温室设施养蚕,进一步提高优质桑园和优质蚕茧数量,全年蚕茧总产量达到1345.2吨,比上年增长7.0%。
全年造林面积6.4万亩,其中飞播面积1.0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林产品产量达到1613吨,比上年增长62.3%。
30个奶牛养殖小区基本建成,"八戒、新绿"两个千头奶牛厂建成进展顺利。千阳县大家畜年末存栏5.51万头,其中奶牛3.65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8.9%;奶山羊年末存栏6.91万只,比上年增长18.1%;生猪年末存栏3.37万头,比上年增长69.3%;家禽年末存栏19.01万只,比上年增长93.9%;肉类总产量0.77万吨,比上年增长37.5%;蛋类总产量0.09万吨,比上年增长12.5%;奶类总产量11.09万吨,比上年增长7.1%,千阳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744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9%。
工业
西汉的隃麋墨和唐宋的芦席,是上贡朝廷的名品。元代后,手工业发展长期阻滞。民国间,县城手工作坊20多户13个行业,农村120户;每户多为二三人,10多人的仅1户烧锅(酒坊)。
建国后,1956年完成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创办公私合营和顺酒厂,组建铁木、缝纫、竹、麻等10多个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走上集体化发展道路。1958年"大跃进",一时开办钢铁、水泥、陶瓷、煤矿、电池等20多个工厂。但因"上马"过多,资金、技术、设备、动力等问题无法解决,不久有12家工厂"下马"倒闭。1973年后,随着高压电输入,地方投资兴办以建材、机械为主的一批工厂相继投产,中央电子工业部宏声无线电器材厂也新建县城,工业生产始有较大发展。
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县办工业改善经营管理和生产设备,并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出现许多乡办、村办、户办工厂,全县以建材、加工、食品、服装为主的产品,已有200余种。1987年,全县工厂376家,其中县办18家(含集体厂3家),乡(镇)办48家,村办47家,户办263家(联户16家);工业职工4394人,占总人口3.9%,其中县办工厂工人1389人,从事工业农民3005人,占农业人口2.9%;工业总产值1790.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2.9%,比1978年增长152.2%,其中乡村工业872.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48.8%,占农业总产值29%,比1983年增长133.2%工业总利税225.2万元,占财政总收入52%。[5]
交通
千阳毗连古代关中重镇雍(凤翔)、陈仓(宝鸡),故千水川道及沟谷,为西出长安经雍城南达北往的重要通途。民国以来,公路代替驿道,西(安)陇(县)路与宝(鸡)平(凉)路在县城相接,然县人仍以畜力、人力运输,无机动车辆;尤其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民国35年(1946),设在蔡家坡的官僚资本雍兴公司,为运输该公司设在陇县娘娘庙煤矿的煤炭,修成途经草碧、千阳、黄里、冯家山、石羊庙至虢镇的小铁路,专事人力推车滑行运煤,有小车箱40多节,年运煤15047吨,约占煤矿总产量1/3,通过县境37公里;然与千阳交通运输无关,1949年停运,铁轨拆除。
建国后40年中,宝平,凤千两干线公路,已筑成油渣路面三级公路,境内长51.5公里,县乡公路7条,总长126.8公里,乡村道路128条,全县通车389.8公里,比1949年增长7.6倍,91.3%的村可通汽车。1987年,全县货运汽车141辆,客车12辆,各类拖拉机855台(小型755),专业和社会运输;货运量14.22万吨,周转量839.2万吨公里(比1985年增加61.3%);客运量52.4万人(比1985年增长1.3倍),周转量2547万人公里。宝(鸡)汉(中)高速公路宝鸡到陕甘界段横贯千阳县东西,预留南寨,县城,水沟三个出口。
教育
周敬王十八年(前502)从学孔子的燕伋归,设教渔阳18年,县地学校教育始起。县学设于元代。书院远无载。隃麋书院为明末天启、祟祯间于三贤祠附设。清道光十七年(1837)设启文书院,规模较大,代替了已残破的隃麇书院。社学据载于清顺治八年(1651)设。义学兴办于清同治光绪间,共6处。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科举,书院、义学、私塾改为高、初等学堂。至民国17年(1928),全县高小1,初小36,始用省统编教材。31年(1942),兴办县初中。34年(1945年),全县有初中1,学生4班126名;完小9,高小学生16班312名;初小59,学生216班3100名;儿童入学率60.8%。
建国后,中小学教育发展经多次调整,至1987年,计完全中学1,高中学生18班914名,初中13,学生105班5904名,小学143(初小46),学生558班13899名,儿童入学率97.1%。
成人教育,农民始于民国26年(1937),工人始于32年(1943)。37年(1948)统计,文盲占6岁以上人口83.7%。建国初,掀起城乡扫盲高潮,1950年全县的青壮年文盲入学识字。但从1958年后,几次"左"的失误,工农教育流于形式,1978年文盲增为23064人。是年恢复扫盲。1982年文盲占6岁以上人口35.52%。
民国37年(1948),全县大专文化程度57人,高中108人,初中634人,小学1088人,分别约占全县人口的0.12%、0.23%、1.36%、2.34%。1982年,大专249人,高中6008人,初中17282人,小学28887人,分别约占全县人口的0.21%、5.28%、15.2%、25.4%。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总人数占人口比例,1982年比民国37年(1948)增加10倍多。
千阳县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2200人,比上年下降9.7%;职业中专学校1所,在校学生1316人,比上年增加47.7%;千阳县共有初中10所,在校学生5768人,与上年比减少5.6%,连续五年呈现下降趋势;小学56所,在校学生10075人,比上年减少6.9%,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幼儿园11所,入园学生2210人,比上年增加10.2%。千阳中学2011参加高考762人,高考一本上线78人,二本上线255人。
旅游
千阳县是三贤故里、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拥有深厚的秦汉文化、儒家文化,千湖湿地景观效应成为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燕伋文化景区成功举办辛卯年燕伋尊师文化大典,千阳刺绣在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上喜获"一村一品"优秀项目奖。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燕伋,西汉哀帝丞相司直郭钦,唐朝太尉段秀实史称千阳"三贤"。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著有《段太尉逸事状》一文,即段秀实传记。县内有全省最大的莲花山狩猎场,有闻名遐迩的燕望鲁台,有风光优美的千湖万亩生态观光园,有翠柏长表的天台山风景,有黄昏景色迷人的石鱼沟,有险峡奇妙的臣虎山青崖洞,有巧夺天工、飘洋过海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燕伋望鲁台
燕伋望鲁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县城西关,距宝鸡市37公里,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是春秋时期燕伋所筑。燕伋为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是孔子的弟子,位列72贤之14。燕伋3次赴鲁跟随孔子17年。业就归里,在千阳西关裴家台设教授徒,传播孔子思想,设教期间,因思念恩师孔子,每日去教学堂后面,登高望远,用襟撩土垫足18年,日积月累,便形成了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土台,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燕伋望鲁台景区共分3个部分,入口处是一座四柱3间的石牌楼,另有燕伋熟坛、思师亭、燕伋望鲁石刻图、六棱碑、启文坛、民俗宫、尊师祠等景点,再现当年燕伋广纳学子,兴教育人,传播古代文明办学的情景。再上台阶,就到主景区燕伋望鲁台,其名称为著名书法家吴三大先生所书。燕伋祠为仿秦-格建筑,祠内再现孔子传徒情景和燕伋生平业绩,燕伋祠后面矗立的四棱锥形土冢,是先贤燕伋18年在千阳设教时,每日用衣襟撩土所形成的遗址-望鲁台。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千河谷地中游,是以河流湿地特征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是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公园有陆生脊椎动物5纲27目47科174种,其中湿地鸟类14目24科81种,水禽41种。哺乳类5目8科24种,两栖爬行类3目8科21种。其次还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共5目7科48种。湿地植物(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34科61属101种。生物资源丰富,良好的自然资源为水禽栖息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每年冬季有雁、鸭、鹭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同时湿地公园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生态特征显著。以湿地景观为主体,融合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科学、教育、休闲、其它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
有着"东方宝石"、"国际保鸟"美称、珍稀程度超过大熊猫,被列入世界极濒危动物的朱鹮,日前从汉中洋县来到宝鸡千阳安家落户。2014年8月15日下午14时30分整,30只朱鹮在经过7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千阳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在15只木制的密封长方形笼箱,雄雌朱鹮各一只,成双成对。
青崖洞
位于水沟镇南卧虎山,山上石崖如切,松柏掩面,崖面洞窑星星点点,各具形态。以景幽、径曲、洞险、水高而著奇。青崖洞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著名的陕甘道教圣地。自清代以来,文人墨客不断,讲经布道不绝。
高洞沟
高洞沟位于千阳县城关镇段坊村,宝平公路北侧的悬崖边,距县城2公里。其处沟壑纵横,参差掩映,翠柏苍郁,崖半壁有数处穴洞,峻险雄高,寺内殿宇栉比鳞次,龙柱轩昂、角亭耸立,举目望远,千河山水,尽收眼底。[6]
著名人物
燕伋(前541~前476)字子思,周景王四年(前541)生于望鲁村(今水沟燕家山为燕伋后世长期居地)周敬王元年(前519),遵父遗命,抵鲁从学孔子。明尊称先贤燕子。
郭钦,西汉隃麋县(今千阳)人,哀帝时为丞相司直。明时,邑人将其入祀"乡贤"和"三贤"祠。
赵炳如,字元烺,赵家原人,清同治七年(1868)岁贡生,嗜诗书,博览文史,亦工中医。
严子夏(1903~1949)原名年永享,别号松山,化名严旭、高永义,西关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参考文献
王富华(1914~1986)西关安沟人。幼家寒,启蒙于私塾,12学艺,唱"小曲",后学于凤翔、陇县秦剧戏班,工青衣。民国22年(1933)加入县红顺班演出,名声大噪,人们以"求求娃"为其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