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保衛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陰保衛戰
江陰保衛戰是抗日戰爭期間一場集空軍部隊、地面部隊、要塞炮兵部隊和海軍艦艇部隊共同進行的,持續多日的激烈戰鬥,是抗戰期間罕見的陸海空三棲立體作戰。 日軍以3個半師團的主力部隊進攻江陰防線,中國參戰部隊囊括了我東北軍第57軍、黔軍第25軍、粵軍系統的66軍以及83軍等多個部隊。同時也重創了日軍部隊,是抗日戰爭前期罕見的以少抗多且戰損比基本持平的戰役,達到了牽制日軍西進並消耗兵力的預期目的。保護了長江下游軍政機關、工礦企業向四川大後方的安全轉移,為國民政府以空間換取時間之持久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戰役背景
江陰早在明清時期就建有炮台,江南各台,除小角山頂炮台之外,因西山阻隔,所以不能旋擊上游。 鼎革後江陰成為北洋海軍在華中的主要錨泊地。1915年黃山炮台安設無線電。隨後歐戰爆發,要塞各炮台兩度整備零件子彈充實戰備。1925年齊盧戰爭時奉軍拆卸部分火炮運走。1926年江陰各炮台歸附北伐軍,軍委會成立要塞司令部,以楊允華將軍為司令。 江陰要塞區自1932年開始形成國軍首都衛戍布防的重點。1932年司令改為原武漢衛戍總部參謀處處長、炮兵宿將謝慕寒將軍。參謀本部並擬定"江陰要塞步炮兵戰鬥實施法",參謀本部城塞組成立了江陰要塞工程處,整修江陰要塞工事,並修築江陰到巫山4條軍用支線。全長50公里,大小橋樑10餘座,涵洞百餘。 自"一二八"之後簽定淞滬停戰協定以來,江陰要塞已成為長江的大門,扼蘇州、常熟、福山之線要衝,地位非常重要。 1935年冬江陰要塞列為錫澄國防線防務重點,第87師在江陰構工興築福山至蘇嘉戶浦的國防工事線北段。司令則改為原吳淞要塞司令許康將軍。 1936年秋,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參謀總長的蔣介石,深感江陰黃山炮台的重要性,故隨帶軍政要員多人,查勘防務。 1937年參謀本部將江陰要塞劃為國防第二線。於是江陰要塞成為京滬國防工事地帶的陸海軍布防支點。第87師在江陰構築國防工事。1937年參謀本部劃分江陰至無錫一線為國防第二線。 江陰要塞原編制有黃山炮台(228毫米榴彈炮2門、203毫米榴彈炮1門、150毫米榴彈炮2門)、東山炮台(英造317毫米榴彈炮1門、205毫米榴炮2門)、西山炮台(377毫米榴彈炮1門、305毫米榴彈炮2門)、鵝山炮台(228毫米榴彈炮1門、303毫米榴彈炮1門)、蕭山炮台(德造120毫米榴彈炮2門)等五個炮台以及工兵連、通信連、守備營,共擁有150毫米以上重型榴彈炮19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