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江淮切变线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江淮切变线是天气学一个名词术语。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两种观点:起源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起源说[2]。我们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目录

名词解释

江淮切变线通常是指活动在青藏高原以东,25—35°N之间,850、700百帕高空,近于东西向的风向、风速的不连续线。它处于北面西风带小高压和南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低压槽内。

江淮切变线通常是指活动在青藏高原以东,25—35°N之间,850、700百帕高空,近于东西向的风向、风速的不连续线。它处于北面西风带小高压和南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低压槽内。北侧一般为偏东风,南侧是偏南风,两侧气流构成气旋式切变,气流辐合上升,成云致雨,是江淮流域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若与南侧地面华南静止锋或冷锋相配合,降水强度增大,雨区在地面锋面与空中切变线之间。若切变线上有低涡形成东移,往往形成暴雨。若无地面锋面配合,仅为单一切变线,则其天气表现以中、低云为主,降水量不大。

切变线是体现在风场的天气系统,根据风场的切变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即冷锋式切变、暖锋式切变和准静止式切变

冷锋式切变是偏北风和西南风的切变;在这种切变线上,偏北风占支配地位场自北向南移动,其性质近似冷锋

暖锋式切变是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切变。在这种切变线上,西南风或偏南风占支配地位,常自南向北移动,其性质近似暖锋

准静止锋切变即偏东风和偏西风的切变。南北两支气流势力相当,移动很少。当南方气流加强时演变为暖锋式切变,当北方气流增强时,演变为冷锋式切变。

切变线一般主要出现在中、低空即3000米和1500米左右的空中。

在中国东部地区常会出现和维持准静止锋式的切变线,切变线的出现也有季节变化,初夏在江淮流域到长江以南有一条江淮切变线,夏季则会在华北地区出现切变线,由于切变线是一种风的不连续线,往往会使空气辐合上升。所以,常能形成云雨天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