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江南六大古镇

江南六大古镇

江南,指地理区域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里,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以南。[1]

分别是江甦的周庄、同里、甪直;浙江的南浔、乌镇、西塘。[2]

目录

周庄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

周庄是江南地区第一个开发的古镇,在国际间知名度相当高,更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第一水乡’[3]

保护意识最早的古镇,也是最有名的水乡,游客络绎不绝。走进周庄,仿佛走进时光隧道。周庄像是个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

周庄桥多,夜景灯光下映照桥的倒影,更显周庄得沉静和淡然。[4]

走进烟雨江南里

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徜徉了近千年后,依然俏立于画家陈逸飞的笔下,亭亭玉立地走到了人前,水乡风景如画——小桥、流水、人家,成为江南古镇之典范,是中国江南的代表。

特色文化

1、茶文化:周庄古镇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历来有吃“阿婆茶”、“讲茶”,喝“喜茶”、“春茶”、“满月茶”等习俗,名目繁多,被称为“江南茶道”。

2、民间曲艺:丝弦宣卷是流传有近200年的周庄传统民间曲艺。

3、女子服饰:周庄妇女的传统服饰窄袖花襟,碎花底子,刺绣精巧。

4、丝弦宣卷:宣卷是周庄乡村里特有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近似于堂名,亦有说唱、评弹之风。按艺人众寡、表演繁简,宣卷分丝弦宣卷与木鱼宣卷两种。

同里

同里是一座活著的古镇,特色是水、桥多,明清建筑多,名人雅士多。自然悠闲的水乡,水田肥沃,物产丰盛,人杰地灵,文化深厚。[5]

历史上溯至六千年前;先秦时成集市,旧称”富土”;唐初因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将旧名富土两字相迭,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上海的后花园

同里被众多小河分割,同时又有众多石桥相连接。古镇共有15条河流及49座小桥,居民傍水而居,河水与他们的关系密不可分,居民仍保持著朴实悠然的民风民俗,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被誉为”醇正水乡,旧时江南”。

也因此发展出摇橹船独特的苏式旅游体验,独特的漫游体验,被上海人称之为上海的后花园。

世界文化遗产

以拥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还有能够祈福保平安的走三桥二堂习俗著称于外。[6]

古镇拥有众多的明清宅院、江南古典园林。品味古镇:醇厚古朴,清丽典雅。

民风习俗

1、走三桥:是老百姓避灾祈子求福的祈禳活动。同里走三桥习俗中的“三桥”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静卧同里古镇区的三座古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它们是古镇同里的桥中之宝。

2、打莲厢:是流传于浙江沪一带的一种民间自制竹孔带铜钱的器乐。打莲厢就是艺人们手持莲厢,和著乐曲按照各种方法用莲厢拍打自己的手脚、胳膊、肩腿等。舞动时,莲厢内的铜钱会因此发出悦耳的声响,五彩的绸带也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甪直

拥有2500年的文明古镇。现隶属苏州市吴中区,位于苏州市东部,西距苏州城区18公里,东距上海58公里,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古镇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

它的古老历史,名胜古迹、古桥、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令人赞叹不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甪直的小桥流水滋养出了优秀的文化学者。

神州水乡第一镇

镇内水系纵横,素有“五湖之汀”(澄湖、万千湖、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六泽之冲”(吴凇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东塘江、大直江)之称,费孝通先生称甪直为“神州水乡第一镇”。

拥有地道的江南水乡风情——水多、桥多,古镇人贴水成街,朴实无华。它不张扬,不厚重,默默地在水流交错中感受著四季,安静地似一个内向的少妇,在向人们诉说著江南古老的传说。 [7]

风土人情

丰富多彩的的水乡文化,走进水乡偿析古镇风韵的同时能更多地领略真正的水乡文化。

1、旅游区各桥梁上、古桥边有众多的穿著典型江南水乡旗袍的丽人进行水乡服饰展示。

2、沈宅天井内“抛绣球”,由水乡丽人与游客同游水乡(坐船)。

3、保圣寺广场上举行水乡歌舞(打莲湘)表演。

4、万盛米行蒸制甪直“南瓜糕”,并请旅客品尝。

5、水上“渔鹰”捕鱼表演和水上“评弹”表演。

6、王韬纪念馆后花园“江南丝竹”表演。

7、萧宅布置一个“喜堂”,供游人拍照留念。

8、根据游客需要,提供做一日“甪直人”,真正体味“生活甪直”的情调等项目。

南浔

具有独特水乡古镇风貌的江南园林和精美建筑,最没商业气息的古镇,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也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8]

对古镇开发的资金投入首屈一指。建筑格局精巧雅致,堪称最佳的影视基地。而它依然在一片片争议声中保持著独特个性,展示著水乡风情。

“枕水人家”

《故乡杂记》就是家乡乌镇的一幅真实图画。

“午夜梦回,可以听得到橹声欸乃,飘然而至……”多少人读了茅盾先生的这段话,对他的故乡乌镇,也有了枕水一梦的憧憬。

茅盾的故乡南浔,人文气息浓厚。古镇有江南水乡中少有的水阁,“枕水人家”由此而来。

诗书之乡

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

如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

特色名产

1、桔红糕:南浔特产,用江南的糯米制成,是传统的冬季时令产品,其特点:颗粒均匀,甜软柔糯。

2、绣花锦:是一种叶绿菜的名称,出产在江南古镇南浔。南浔绣花锦菜,春、秋、冬三季可植,以严冬霜打后的菜为最佳 。 3、南浔藏谷酒:南浔古镇城郊的辑里村藏谷桥,千百年来保流著传统的酿酒工艺,至今仍有很多人家还延续著用传统工艺自家酿酒的习俗。南浔辑里村藏谷桥的桑葚酒、杨梅酒、青梅酒等系列果酒。

4、南浔大头菜:是以鲜大头莱加工腌制而成。它的主要产区在南浔镇四乡,品种有两种:一种是从嘉兴九里湾产的良种选育出来的俗称土种;另一种是六十年代引进云南种的俗称洋种。

乌镇

江南素有丝绸之乡的美称,乌镇的先民亦以种桑养蚕为生。

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是江南著名古镇之一。镇域面积71.19 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5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镇区常住人口1.2万。

《补农书》上记载:“咸丰年间,桐乡田地相匹,蚕桑利厚。”养蚕是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蚕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年的生活,所以蚕农选在清明至谷雨农闲时,纷纷从水路、陆路赶至周边各大寺庙烧香祈求一年能够蚕桑丰收,这段时日的乌镇自是香客云集,每年的“香市”就约定俗成了。

乌镇景区已被评为中国国家5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中国文化百强镇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原以市河(车溪)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统称乌镇。

乌镇文化属吴越文化。乌镇地处江南水乡,乌镇人属江浙民系。乌镇一带本地居民方言可以和上海话、苏州话等无障碍互通。

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2014年11月19日到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该地也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9]

西塘

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西塘古镇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0]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24座石桥将古镇的五块地区连接成一片,这些古桥大都为单孔石柱木梁桥,至今保护完整。[11]

虽然建镇时间在六古镇中较短,但是最大的古镇。其完整的明清代古建筑,在江南水乡古镇难得一见。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的青睐,而其中的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为引人,它是水乡特有的建筑,其至今保存著1300多米长的廊棚已变成当代人赏古、探幽的休闲去处。

文化遗产

1、田歌:作为承载著传统文化遗存的西塘,有著千年丰厚的民俗草根文化积淀。

田歌是汉民族中的原生态民歌,是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明清古建筑群西塘古镇完整保留明清古建筑群25万平方米。

3、杜鹃花:是西塘的镇花,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清代中期。据最近一版《西塘镇志》记载,西塘曾有杜鹃品种145种,其中春鹃50种,夏鹃28种,西鹃59种,毛鹃8种,种植杜鹃花的家庭有119户,被称为“杜鹃花之乡”

4、珍稀古树名木: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古树木正面临著灭绝的威胁,但古镇内的种植爱好者尽力抢护,使古镇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古树名木。

古镇西塘树龄50年以上的有123棵,200-300年古树有4棵,400年以上的有2棵。

视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