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汕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0月7日 (一) 11:36 由 LBT0930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汕頭(廣東省地級市)

簡介

汕頭,廣東省轄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

汕頭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1-22℃,日照時間2000-2500小時,降雨量1300-1800毫米。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享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文具生產基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汕頭

面積:2064平方公里

外文名稱:Shantou、Swatow、スワトウ

人口:557.92萬人(2016年)

別名:鮀城

方言:潮汕話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經濟特區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著名景點:礐石風景名勝區、澄海塔山風景區、科隆千樹園、蓮花山溫泉度假村

下轄地區: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澄海區、潮陽區、潮南區、南澳縣

機場:汕頭空軍機場

政府駐地:汕頭市金平區躍進路28號

火車站:汕頭火車站,潮陽高鐵站

電話區號:(+86)0754

車牌代碼:粵D

郵政區碼:515000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南部、粵東中心

行政代碼:440500

大學:汕頭大學

地區生產總值:2080.54億元(2016年)

人均生產總值:37382元(2016年)

市花:金鳳花

歷史沿革

汕頭市區地處韓江、榕江、練江的出海口,汕頭灣把市區分成南北兩片。汕頭市區古為濱海沖積地。

宋時砂尾(今金砂鄉)已形成村落,屬潮州揭陽縣。南片濠江古為潮陽縣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華埠一帶已有較大漁村,稱廈嶺。

明初設蓬州守御千戶所,嘉靖年間潮州府置澄海縣時隨屬澄海。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稱沙汕。

清康熙年間潮州府建沙汕頭炮台。雍正年間簡稱汕頭。汕頭素有「百載商埠」之稱,1858年(咸豐八年)4月,已經占領廣州的英法聯軍進逼大沽口,美國駐華公使夥同英、法、俄三國公使聯袂到達大沽外,照會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國公使列衛廉與清政府直隸總督譚廷襄開始談判,討論了美國所提出的草約。5月19日,因英法聯軍即將於次日發動進攻,美國應英國的要求,不動聲色地中止了正在進行中的談判。英法聯軍攻占大沽後,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納等人與英、法談判。雖然清朝官員並不信任美使,但還是一再懇求美使與俄使居中調停。列衛廉以「調停人」的偽善面孔欺騙清政府。6月7日,美使列衛廉恢復了與清朝官員的會談,並同意就美方所提出的條約草案再度進行談判。6月18日,美國搶先英、法與清政府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 其中增開潮州(後改汕頭)、台南為通商口岸 。 1858年恩格斯在《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中指出,汕頭是「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3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921年,汕頭市政廳成立,與澄海分治,從此一直稱為汕頭市。

汕頭(近代)歷史沿革

1921年3月,設汕頭市政局

1921年7月,成立市政廳,與澄海分治。

1930年,准予設市,隸屬廣東省政府。

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

1956年,設置汕頭專區。汕頭專區轄今潮陽區、潮安區、澄海區、饒平、南澳、揭陽、普寧、惠來、豐順、梅縣區、大埔、五華、興寧、平遠、蕉嶺等區縣。

1965年7月19日,國務院第157次會議決定,由汕頭專區揭陽縣劃出西北部13個公社(鎮),陸豐縣劃出2個公社,成立揭西縣。因縣地大部為原揭陽縣西部境地而得名揭西,縣政府駐河婆鎮,屬汕頭專區管轄。

1981年10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在汕頭市郊龍湖劃出22.6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汕頭經濟特區。

1983年7月,汕頭地市合併,汕頭市為省直轄市,下轄今揭陽、饒平、澄海區、南澳、潮陽區、普寧、惠來、揭西、海豐、陸豐、潮州市等10縣1市及安平等5區。同年12月22日,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汕頭地區,原地區所屬海豐、陸豐拆出(註:兩縣並為地級市汕尾市),餘8縣1市併入汕頭市。

1984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面積擴大為52.6平方公里,分龍湖和廣澳兩片區。

1991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里。同年11月,汕頭市行政區域調整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揭西縣劃為揭陽市管轄。

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潮陽、澄海撤市建區,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併為3個區,其中河浦、達濠兩個區合併為濠江區;昇平、金園兩區合併為金平區;龍湖區保留,將原屬澄海市的外砂鎮、新溪鎮劃歸龍湖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分設潮陽、潮南兩個區。調整後,市區面積從原來的310平方公里擴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從原來的120萬增加到487.5萬。

2011年5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特區範圍擴大至全市。

行政區劃

汕頭市已成立和已獲審批的個功能區有3個,轄6個市轄區、1個縣,共37個街道、32個鎮,591村委會503居委會,全市面積2064.4平方千米。

功能區

區名 品級 批准 面積 成立時間

汕頭保稅區 副廳級 中國國務院 234公頃 1993年1月

汕頭高新技術開發區 副廳級 廣東省政府 1300公頃 1993年7月

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 未知 中國國務院 20平方公里 2014年9月

汕頭海灣新區(未) 未知   廣東省政府   規劃工作中 未正式成立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汕頭位於東經116°14′至117°19′,北緯23°02′至23°38′之間,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饒平,北鄰潮州潮安,西鄰揭陽、普寧,西南接揭陽惠來,東南瀕臨南海。汕頭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是廈漳泉三角區(註:即廈門、漳州、泉州沿海經濟開放區 )、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3]

地形地貌

汕頭地貌以三角洲沖積平原為主,占全市面積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積30.40%,台地等占總面積5.98%。汕頭市地處海濱沖積平原之上,處在粵東的蓮花山脈到南海之間,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整個地形自西北向東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階地——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隴和海蝕崖——島嶼。東北部有蓮花山脈,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東南部沿海沿出江口處為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和海蝕地貌以及港灣和島嶼的分布。韓江、榕江、練江的中、下游流經市境,三江出口處成沖積平原,是粵東最大的平原。

汕頭依海而立,靠海而興,市區及所轄各縣(區)均臨海洋。汕頭海岸線曲折,島嶼多。全市海岸線和島岸線長達289.1公里,納入汕頭市海洋功能區域工作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島嶼40個,最大的海島是南澳島,島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頭的最高峰。南澳島也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周圍有南澎列島、勒門列島、鳳嶼、虎嶼等。

氣候特徵

汕頭境內大部分屬熱帶,處於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在東北信風帶的南緣。汕頭市地處亞歐大陸的東南端、太平洋西岸,瀕臨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風,夏季常吹偏南風或東南風,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徵。北回歸線從汕頭市區北域通過。全市溫和濕潤,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潮濕,陰雨日多;初夏氣溫回升,冷暖多變,常有暴雨;盛夏雖高溫而少酷暑,常受颱風襲擊;秋季涼爽乾燥,天氣晴朗,氣溫下降明顯;冬無嚴寒,但有短期寒冷。

年日照2000~2500小時,日照最短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氣溫18℃~22℃,最低氣溫在0℃以上;最高氣溫35℃~38℃,多出現於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期間。冬季偶有短時霜凍。

地理人文

獨特的地理位置,造成汕頭4個獨特地理人文特點:一是瀕臨南海,自然條件優越。二是華僑眾多,與海外交往密切。獨特的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三是百載商埠,經濟外向。汕頭於1860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貿歷來比較發達。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四是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素以精耕細作聞名遐邇。潮州話、潮劇、潮樂、潮州菜和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汕頭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誠實信義而著稱於世。

自然資源

土地

汕頭 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汕頭市土地總面積2179.95平方公里(326.99萬畝),其中城鎮村、工礦及交通運輸用地85.15萬畝,耕地57.02萬畝(如包含可作為耕地考核地類34.49萬畝,則全市耕地為91.51萬畝),園地、林地、草地115.15萬畝,水域、水利設施用地及其他土地69.66萬畝。在2011年宣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六普」) 中,汕頭人口密度位居廣東全省第三,達到每平方公里2611人,其中金平區人口密度甚至達到每平方公里7457人,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土地資源極為稀缺。

摺疊礦產 截至2009年3月,汕頭市所屬區域已找到礦產42種,共有礦產地180處。從已有區域地質勘查成果來看,汕頭市區域地質的顯著特徵是中生代侵入岩花崗岩類發育,第四紀海陸交互相及海相沉積發育,與之相關的礦產資源種類頗多,分布較廣。與內生成礦作用相關的鎢錫多金屬礦主要分布在澄海、潮陽等地花崗岩類分布區,與外生成礦作用相關的石英砂、鋯英石、鈦鐵礦等主要分布濱海地帶。區內的礦產以鎢、稀土、玻璃用砂、建築用花崗岩、飾面用花崗岩及礦泉水、地下熱水等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其勘查開發前景甚好。錫、金、鈦鐵礦、鋯英石、獨居石及高嶺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礦潛力。廣泛分布的花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築原料資源。

摺疊風力 汕頭南澳島是廣東省第一大島,由于海峽的喉道效應和迎風地形的突起受到的動力抬升作用,使南澳島具有十分豐富的風力資源,有「風縣」之稱,成為全國三大風力發電場之一。其年平均風速8.54米/秒,年有效風速累計時數7215小時和年平均有效風能功率密度678瓦/㎡;尤其是東半島果老山的平均風速高達10.14米/秒,計得年平均風能功率1153瓦/㎡,其風速之大在全國所有風場中名居首位,其風能之強高於北歐、北美100~500瓦/㎡的均值,風場電力資源實測值達到世界氣象組織對全球風能資源劃定10個等級的第7等級。荷蘭風能專家在該島考察,譽「南澳風況屬世界最佳之列」。

摺疊海洋 汕頭全市可供開發的港口有103處,僅南澳島可供開發的深水港就有7處,市區的珠池、馬山、蘇埃、廣澳等4處港址可建1—10萬噸級碼頭泊位69個。有多處港灣和大片淺海灘涂,10米等深線內淺海灘涂面積74.3萬畝,可利用面積46.8萬畝,200米等深線內漁場面積5.3萬平方公里,適宜海水養殖,濱海盛產海鹽。近海已知的魚類有471種、蝦蟹類17種、貝類30多種、藻類近20種。

摺疊編輯本段人口民族 摺疊人口數據 汕頭 汕頭 ​2012年末,汕頭市總人口532.88萬人,其中汕頭市區人口525.43萬;當年出生人口6.83萬人,出生率12.82‰,人口自然增長率7.46‰。[4]

至2013年12月,全市總人口535.6492萬人,其中汕頭市區人口525.43萬人;當年出生人口6.83萬人,出生率12.82‰,人口自然增長率7.46‰。(註:以上人口數字來自汕頭市政府官網 ,與汕頭統計局數據相同 ;汕頭宣傳部官網2013年7月29日之文章,數據是「總人口544.81萬人」 )

在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六普」)的主要數據中,汕頭人口密度位居廣東全省第三,達到每平方公里2611人。全市七個區(縣)中,金平區人口密度最高,達到每平方公里7457人,最低的是南澳縣,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58人,前者是後者的13倍。「六普」數據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