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吉多·冯·彪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汉斯·吉多·冯·彪罗 | |
---|---|
原文名 | HansGuidoFreiherrvonBülow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30年1月8日 |
逝世 | 1894年2月12日 |
国籍 | 德国 |
籍贯 | 德国德勒斯登 |
民族 | 日耳曼 |
职业 | 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 |
人物介绍
彪罗,全称汉斯·吉多·冯·彪罗男爵是19世纪重要德国指挥家、作曲家。彪罗是理查·瓦格纳的好朋友且从1850年起还成为其学生。他的钢琴学业开始于弗里德里希·维克, 后来转到弗朗兹·李斯特。 姓名:彪罗 籍贯:德国 职业: 钢琴家、指挥家 生卒:1830—1894 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冯·彪罗(1830—1894)生性孤僻,不好交友,尤其对不速之客随便上门打扰极为讨厌。为了能专心工作,他想出了 ...大厅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按照当时音乐会的习惯,演奏过程中灯火全熄, 让听众在黑暗中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家的演奏。 彪罗是理查·瓦格纳的好朋友且从1850年起还成为其学生。他的钢琴学业开始于弗里德里希·维克, 后来转到弗朗兹·李斯特。 1857年他与李斯特的女儿 柯西玛成婚,育有两女。 1867年因为理查·瓦格纳的第三者介入而离异。彪罗1882年与女演员玛莉·珊策(1857 - 1941)结婚。 从1864起他在慕尼黑担任乐队长,并在那里指挥了华格纳的乐剧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865)和《纽伦堡的名歌手》(1868)首演。从1877起他转职汉诺威,从1880年到1885年则是麦宁根的乐队长。 1887年到1893年他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第一任首席指挥,并把乐团带到世界顶级水平。 他的学生有卡尔·海因里希·巴特,后来有阿图尔·鲁宾斯坦和威廉·肯普夫。 彪罗下葬于汉堡。他在汉堡米歇尔教堂的追悼会给了古斯塔夫·马勒创作第二交响曲的灵感。 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是交响乐行列中公认的巨作,庞大而深刻。明晚,这部作品将在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林大叶的执棒下,于星海音乐厅经典重现。“复活”对于林大叶的特殊意义,我们曾在他的 专访 中得知。这样一部能够独霸整场音乐会的大作,从创作到公演,再到被认可,也曾经历了漫长岁月。
复活:历时6年创作的交响巨作
1888年,在第一交响曲的创作刚刚结束,甚至墨迹都还未干透的时候,马勒就开始了第二交响曲的创作。第一乐章的进展顺利,命名为“葬礼”,短短数月就创作完成,但创作随即就出现了中断。1891年,马勒在汉堡歌剧院担任指挥,引起了著名指挥家汉斯·冯·彪罗(Hans von Bülow)的注意,被认为是当时指挥界的新冠军。但当马勒在钢琴上演奏出第一乐章时,毕罗却捂住了耳朵称道:“如果我听到的是音乐,那我对音乐一无所知……” 汉堡歌剧院的工作消耗了马勒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好在他的创作热情在大师残酷的评价中仍得以幸存。直到1893年夏天,他重新回到了第二交响曲的创作,很快便完成了五年前起草的行板。 然而在一切进展顺利之时,创作又迎来了新的困境。在夏天结束、他即将返回汉堡的时候,马勒对末乐章仍然没有丝毫头绪,作品缺少整体的概念和标题。直到1894年2月,在参加前文提到的指挥家 汉斯·冯·彪罗的葬礼时,一支男童合唱团演唱了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复活”颂歌,马勒被深深打动。“它就像一道闪电,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他一回到家中就把灵感全部写了下来,但完整的第五乐章却是在次年夏天的三周内写完的——“这是迄今为止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蛰伏:五年后再次引起轰动
在这期间,第二交响曲的前三个乐章曾于18 95年3月4日在柏林首次公演,随即遭到了乐评人的批评,指责这位年轻的作曲家用“嘈杂、残酷、令人难受的不和谐音”摧残他的听众。同年12月13日,第二交响曲重新在柏林进行了完整的首演,这次还包含了独唱和合唱团,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应令马勒感到慰藉。然而在第二天的报纸上,这部作品却再一次遭受了严厉的打击…… 幸运的是,马勒的作品仍然受到了当时一众杰出的指挥家和作曲家的拥护。在5年后的冬季,第二交响曲在慕尼黑的首演引起了轰动。1903年,在巴塞尔大教堂的演出更是让作品和作曲家都受到了狂热的追捧。直到如今,马勒的音乐无论在哪上演,也都深受乐迷的喜爱,正如作曲家曾说的那样: “我的时代会到来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