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永明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永明体是一个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1],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2]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字体多样。

名词解释

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 年)出现的、以讲求声韵对偶为主要特征诗歌风格。也称“新体诗”(与汉魏以来的“古体诗”相对而言)。 代表人物是谢朓(tiǎo,464 — 499)、沈约(441 — 513)和王融(467 — 493)。“永明体”标志着诗人已经熟练掌握声韵对偶的规律并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增加了诗歌的形式美感与艺术表现力,为近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不足的是,“永明体”过于受声韵拘束, 内容有所削弱 , 受到当时一些诗论家的批评,在新变中也蕴藏了危机。

引例1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yóng)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南齐书·陆厥传》) (永明末年,文学创作大盛,吴兴人沈约、陈郡人谢朓、琅琊人王融等以共同的志趣相互推举,汝南人周颙精通声韵。沈约等人的创作都讲求音律,以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四声,以此来创制韵律,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 世人称之为“永明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