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观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观镇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地处阆中市南端,东与仪陇县土门镇接壤,南与南部县接壤,西与洪山镇接壤,北接金垭镇,距阆中市城区35千米,区域总面积77.7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水观镇户籍人口为36684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水观乡;1992年,由水观乡改为水观镇。2019年10月,撤销福星乡,划归水观镇管辖。 截至2020年6月,水观镇下辖3个社区、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观音寺街11号。

截至2018年末,水观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个。[1]

简介

水观镇位于阆中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8公里。面积53.4平方千米,人口17761人(2017)。辖水观、龙家沟、永安寺、黄村沟庙神观、三清庙、老山寨、鲁家庵、龚家桥、红岩、金鼎观、独柏树、射红庙、红庙子、燕子山、九十梯、老象庵、高观桥、黄龙滩、白衣庵、察家嘴、仰家坪、鲁家坝、赵家山、倒石桥、庄子沟、阆中垭27个村委会和水观、福星2个居委会。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充市调整高坪区等7县(市、区)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7号):撤销福星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水观镇管辖。

水观镇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兼产林、桐、桑、果、白蜡。养殖生猪、家禽、蚕。唐建永安寺(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壁画属国内少见艺术珍品。[2]

经济交通建设

水观镇办企业有酿酒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兼产林、桐、桑、果、白蜡。养殖生猪、家禽、蚕。境内有红军时期川陕苏区阆南县委旧址、唐建永安寺(国家级文物保护

单位,寺内壁画属国内少见艺术珍品)、冠子山老寨、老山寨、诸葛山、插旗山等,三里一观,五里一寺。嘉陵江支流梅溪从境内穿过。

阆中市水观镇盘白路是白衣庵村沿线7000名群众与外界联系唯一的村道公路,起于阆仪路盘马场口,止于白衣庵村委会,长5.5公里。为修路,村民自筹资金85万元。这条路因为质量之高,建设速度之快,被誉为阆中市村道第一路。

风景名胜

永安寺占地10000平方米。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明清《阆中县志》和寺存古碑记载:其寺始建于唐,宋治平,元至正,明嘉靖年间,递有重修,敕赐本觉院。

坐落于永安寺村黄泥岗上的永安寺,被一道状若盘龙的山梁团团围住。该寺坐北朝南,呈四合院布局,清幽雅致的建筑风格、神话般的美丽传说,为这座古寺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历时久远,各单体建筑由于建筑年代不同,具有不同特征。"原水观镇文化站站长李仕强介绍,现存的永安寺建筑群,为元、明、清、民国四代建筑组合,其建筑风格极为典型,是研究四川地区元代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除多元化的建筑风格外,永安寺的建筑特点还体现在建筑工艺上,佛殿、柱子、窗棂等细节考究,特色鲜明,具有重要的文物艺术价值。经考证,永安寺的建筑、绘画、泥雕、木刻、石雕、藻饰六种技艺俱全且均臻上乘,优于陕西永乐宫、峨眉飞来殿,为国内少见。该寺曾两次被列为四川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教学

水观镇中是水观片区的窗口学校,水观镇中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教育界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也因此成为阆中市首批"校风示范校"、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面对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教育形势,敢为人先争一流的水观镇中人秉承"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特色亮校"的办学思路。围绕这一思路,学校围绕已立项的省级教研课题"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来打造学校特色教育,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我们对打造特色教育的举措做专题报道。[3]

参考文献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