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水玉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水晶,中国最古老的称法叫水玉,意谓似水之玉,又说是"千年之冰所化",古代也叫"玻璃"。唐代诗人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写道:"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水玉一词最早频繁出于《山海经》:"又东三百里,日堂庭之山……多水玉";"丹山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司马相如《上林赋》曰:"水玉磊河"。水晶得名水玉,古人是看重"其莹如水,其坚如玉"的质地。

目录

简介

水晶 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结晶良好的水晶无色透明,可供观赏和制作多种工艺品,首饰等。我国的主要水晶产地是江苏省东海县,另外有云南等。在东海县的地区,下挖1米多深,如见黄泥并有石英石(俗称火石)就有可能见到水晶,在石盆(黄土层加石英石的俗称)里,水晶是黑色的,出土以后才是无色透明,不过上好的水晶还是下层的岩沙层中。

评价

水晶为何称为水精?《广雅》有巧解:"水之精灵也";李时珍则说:"莹洁晶光,如水之精英"。细加考究,此称还蕴含浓厚的宗教意味呢!水精一名,最初见于佛书,后汉支曜翻译的《具光明定意经》说:"其所行道,色如水精"。后来,在安世高翻译的阿那 邸化《七子经》中,水精被列为四大宝昆藏之一,支娄迦谶译成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称,水精为七宝之一。[1]

参考文献

  1. 水玉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