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气虚中满

气虚中满

来自百年养生馆的图片

 脾主中焦运化,如脾胃气虚,则失于健运,易致腹部胀满。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腹胀满时轻时重,按之不痛或喜温喜按,面白唇淡,舌苔白滑,脉象弦弱等。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气虚中满

治疗方法; 消补兼施,用消导宽中汤

属   于; 病证名

出   自; 《医林绳墨·膨胀》

病理介绍

气虚中满 ,病证名。气虚所致脘腹胀满。见《医林绳墨·膨胀》:"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满也。久而不食,以致气虚,则曰气虚中满。"治宜消补兼施,用消导宽中汤。[1]

中医应用

文献中对“气虚中满”的论述:

1、气虚中满,或因病后,或劳役过度,胸腹痞满者,宜补中益气汤,多服取效。气虚中满无救者,米店上破笆斗,去竹边,将柳条炙灰,每日吃一汤超,至三只无不痊愈。

2、《灵枢·脉经篇》云:“胃中寒,则胀满”。《灵枢·经别篇》:“足太阴……虚则鼓胀”。多怒则肝木强,多欲则脾土弱,肝强脾弱,肝木必乘脾土,则饮食减少,中虚气滞,致胸膈痞胀。气虚中满,法当“塞因塞用”,所以用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3、“气虚中满”是由于下焦元气虚寒,不能转运,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所致。临床上可见“中满肿胀,小水不利,上气喘急,阴囊两腿皆肿,或面有浮气”等证。孙氏制“壮元汤”以温补下元,使阳气上腾,浊阴自降,谷食化,小便利而肿胀可消。实为脾肾同治之法,至于脾虚所致的“三焦湿胀”,则治以通气生姜丸,中气虚,心中痞,又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4、中满者,证与鼓胀水肿无异,何故属之气虚?……曰:气虚者,肾中之火气虚也。如此该肾自病矣。中满者,中空似鼓,虚满而非实满也,大略皆脾肾两虚所致。

故治肿者,先以脾土为主,须补中益气汤,或六君子汤温补之。水未去而补之,则补其水也。俾脾士旺,则能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矣。或者疑谓喘胀水满,而又加纯补之剂,恐益胀满,必须补药中加行气利水之品方妙。此说深似得病情,终非大方家体。治病而讲体统,无耻已甚。盖肺气既虚,不可复行其气,肾水已衰,不可复利其水。利邪水正所以卫正水,犹之驱邪气正所以保正气,岂并肾精而亦利之耶。纯补之剂,初时似觉不快,过时药力得行,渐有条理矣。

参考文献

  1. 气虚中满论, 世家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