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民建乡位于兴仁县东部,距县城15公里,东靠巴铃镇,西接四联乡,北连下山镇,南抵李关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国土面积214.7平方千米,乡政府所在地大坪子距县城160千米,东与漕涧镇接壤,南与保山市瓦马乡相连,西面岔花、边江两村与怒江州相交,是三州(市)。境内最高海拔3550米(志奔山),最低海拔730米(孙足河口),属立体型气候。矿产资源主要以铜、铁为主;水资源丰富;主要农特产品有泡核桃、蜂蜜、花椒、白木瓜、梅子等。同名的还有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民建乡。[1]

目录

乡情概况

民建乡位于兴仁县东部,距县城15公里,东靠巴铃镇,西接四联乡,北连下山镇,南抵李关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

全乡国土面积83.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28.03公顷,林地面积1240.24公顷,草坡面积2380.35公顷,水域面积415.85亩,全乡11个村(山帽坡村6个村民组217户963人、打烂碑村9个村民组265户1227人、水淹坪村6个村民组245户1001人、三家寨村8个村民组361户1580人、林家田村8个村民组235户1141人、战马田村5个村民组256户1189人、塘房村6个村民组173户819人、卡苏村3个村民组161户733人、牛厂坪村8个村民组369户1732人、新房子村10个村民组449户1997人、大布懂村8个村民组324户1489人),77个村民组,3359户人家,14264人,其中劳动力人口7760人。辖区内居住着汉族、布依族、彝族、黎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例的13.2% 。

民建乡是1992年撤、并、建后一个独立建制的乡。近些年来,全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方便,乡政府驻地位于省道309线旁,关(岭)兴(仁)高等级公路和西北经济环线穿乡而过;境内有天生桥电站一座,电力充足,电视普及率80%,通电率100%;通讯便利,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等现代化通讯设施,全乡电话普及率80%。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高粱、小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凉晒烟、辣椒、花椒、花生、苡仁米、油菜、油桐、水晶凉粉籽等;[2]

资源

民建乡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1350mm,年均气温14.8℃,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高梁、小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凉晒烟、辣椒、花椒、花生、苡仁米、油菜、油桐、水晶凉粉籽等;有上万亩的优质杉木林、灌木林、天然杂木林,以及辽阔的天然草场,全乡森林覆盖率18%。 民建乡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珠江水系的麻沙河流经该乡腹地;还有国家尚未开发的集发电、灌溉、旅游为一体的打鱼凼调节水库将是极为优美的旅游胜地;有雄伟壮观的天生桥;有风光旖旎的麻沙河漂流景区;有奇形怪状的大硝洞,洞内怪石磷峋,有石钟乳、石鸭子、仙人田、摇钱树及高达10米的莲花柱……景致颇为壮观,是黔西南州境内少见的溶洞。91年县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人员前往考察参观,并摄有录像,开发前景非常可观。

面对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生物、矿产、旅游资源及优越的通讯条件、交通环境,乡党委、政府认真制定了经济工作计划,进一步解放思想、群策群力,加大工作力度,集思广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营造有利的投资服务环境,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搞好工作,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振兴民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特色产业

民建乡培植壮大泡核桃和养蜂产业

一杯清醇透彻的蜂蜜,几颗皮薄肉脆的核桃,如今已成民建寻常百姓招待来客的桌上佳肴。近些年来,泡核桃和养蜂产业在民建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已逐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06年末,民建乡泡核桃面积达36000亩,产量400吨,产值520万元;蜜蜂3000多群,产量4.5吨,产值72万元。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民建泡核桃和养蜂产业,该年,民建乡党委政府重点抓实以下工作:一是邀请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术人员到民建,就泡核桃中耕管理和中蜂活框饲养技术为主,对广大养、植户进行专门培训:二是在种植了2832亩泡核桃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种植潜力,今冬明春又规划种植泡核桃5000亩;三是适时成立坡脚村核桃产业协会,为果农提供市场信息和科技服务;四足扩大对养蜂户扶持力度,积极申报民建乡中蜂活框饲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努力做大做强民建乡泡核桃和养蜂两项富民特色产业。

民建乡扎实推进泡核桃种植

一是长远规划,合理布局。把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提出到2010年再发展1万亩,实现累计面积4万亩的目标任务。立足地区资源特点,坚持林粮间作、以耕带抚、退耕还林、"四旁"种植相结合,加大公路沿线、江河面山的种植力度。二是规范种植,严格管理。按照一块好地、一棵优质苗、一个1立方米的塘、一背农家肥、一担水、一张薄膜、一个防护笼的"七个一"标准规范种植,提高泡核桃种植质量。按照"三分种、七分管"的要求,狠抓管理,确保种一棵、成活一棵、发挥效益一棵。三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把泡核桃种植成效纳入三个文明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与干部年度考核和提拔任用挂钩。对完成情况好的给予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现今,全乡已累计发展泡核桃3.4万亩,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

公共设施

民建乡小水电建设成效明显

领导服务到位。成立了由副乡长任组长的综合协调工作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和服务小水电开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矛盾和纠纷。在土地征用协调上,深入细致地做实群众思想工作,公开补偿标准并及时兑现;在调处矛盾纠纷上兼顾相邻的保山、怒江两地区,加强沟通协调,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化解矛盾纠纷,共调处纠纷246起,调处率达70%。二是开发建设进度加快。装机8000千瓦的两岔河电站和装机6000千瓦的滴水崖两级电站已建成投入运行,装机5000千瓦的旱谷地电站即将建成;装机1.8万千瓦的红土田电站已完成土地征用和进场公路建设,装机8000千瓦的岔河三级电站,已完成1500米的遂道,正在加紧建设中。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设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组,实行专人负责制,明确责任,与各业主和责任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定期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一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确保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民建大西公路建设全面开工

近些日,民建乡政府所在地大坪子至怒江西浪桥公路,已进入全面开挖建设中,该工程的启动实施,将助推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由于受自然、历史等原因的影响,民建乡基础设施脆弱,交通滞后,通讯不畅,信息封闭,制约着该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加快民建基础设施建设,开挖贯通民建至怒江公路大动脉,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该乡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共争取到位资金160万元,大西公路全程总长23公里,路基宽4.5米,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现今进入紧张有序的施工建设中。

为确保该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工,一是由县交通局和民建乡联合成立民建乡大西公路指挥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二是邀请县纪委派人驻指挥部,严把工程建设招投标、转包分包、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坚持财务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做到合同管理,计量支付,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安全、合理使用,从源头预防腐败。三是狠抓安全生产,明确管理职责,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