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腺萼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毛叶腺萼木 |
中文学名:毛叶腺萼木 拉丁学名:Phyllanthus clarkei Hook. f. 界:植物界 |
毛叶腺萼木(变型),属于被子植物门、茜草科、腺萼木属的其中一种,国内分布在广东。
目录
基本信息
物种简介
原变型
基本信息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科编号:
308
科中文名:
茜草科
科拉丁名:
Rubiaceae
属中文名:
腺萼木属
属拉丁名:
Mycetia
种中文名:
毛叶腺萼木(变型)
种拉丁名:
Mycetia anlongensis H. S. Lo var. trichophylla
生境:
疏林下
海拨低限:
海拨高限:
是否中国特有:
是[1]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内分布:
广东
所在卷册:
71(1)
物种简介
毛叶腺萼木(变型)(广西植物)f. trichophylla Lo in Guihaia 11 (2): 116. 1991.
叶两面散生长柔毛。
我国特有,产于广东新兴;生于疏林下。
原变型
华腺萼木(原变型)(中国高等植物图鉴)f. sinensis
灌木或亚灌木,高通常20-50厘米,很少近1米;嫩枝被皱卷柔毛,老枝无毛,有白色、光亮、稍松软的树皮。叶近膜质,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有时近卵形或椭圆形,同一节上的叶多少不等大,长8-20厘米,宽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尖或稍下延,通常干时苍白,淡灰绿色,上面无毛或散生短柔毛,下面脉上通常疏被柔毛;中脉在上面压扁,侧脉每边多达20条,下面微凸;叶柄长通常不超过2厘米,被柔毛;托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2毫米,顶端钝或圆,有脉纹。
聚伞花序顶生,单生或2或3个簇生,有花多朵,总花梗长3.5-6厘米;苞片似托叶,基部穿茎,边缘常条裂,很少近全缘,基部有黄色、具柄的腺体;小苞片除较小外与苞片同;花梗长1-2.5毫米;萼管半球状,长约2毫米,裂片草质,披针状三角形,长约2毫米,伸展,通常每边有1-3个有柄腺体;花冠白色,狭管状,长7-8毫米或稍过之,外面无毛,檐部5裂,裂片近卵形,长1.5-2毫米,顶端具短尖头;长柱花雄蕊生冠管近基部,短柱花雄蕊生冠管近中部,均不伸出或稍伸出;花柱伸至花药之上或之下。果近球形,径4-4.5毫米,成熟时白色。花期7-8月,果期9-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