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叶小寒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叶小寒药
eaf81a4c510fd9f977b6ce43252dd42a2834a473.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F%9B%E5%8F%B6%E5%B0%8F%E5%AF%92%E8%8D%A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毛叶小寒药

汉语拼音:Máo Yè Xiǎo Hán Yào
别名:躲蛇生、避蛇灵、朱砂灵、躲蛇草、背蛇生、小南木香、岩蚌壳
性味归经:味微辛、苦,性微寒。归肝、胃经
毒性:无毒
功能:行气止痛、散瘀止血、清热消食
主治:常用于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腹痛、痢疾、鼻衄、痔疮出血等病症

毛叶小寒药,中药名。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川西马兜铃(AristolochiakaempferiWilld.f.thibetica(Franch.)S.M.Hwang)的根及藤茎。味微辛、苦,性微寒。具有行气止痛、散瘀止血、清热消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腹痛、痢疾、鼻衄、痔疮出血等病症。[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毛叶小寒药

拼音名:Máo Yè Xiǎo Hán Yào

别名:躲蛇生、避蛇灵、朱砂灵、躲蛇草、背蛇生、小南木香、岩蚌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f.thibetica(Franch.)S.M.Hwang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川西马兜铃的根及藤茎。

采收和储藏

冬季挖根,洗净泥土,去须根;夏、秋季采藤茎,洗净,晒干。

原形态

川西马兜铃 草质藤本。根圆柱形。幼枝被长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4cm,被长柔毛;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4cm,先端钝尖,基部心形,上面幼时具白色短毛。花单生,稀2朵聚生叶腋;花梗长2-7cm,常下弯,近中部具小苞片;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5-10mm,下面被短柔毛;花被管中部急弯向上,下部圆柱形,直径3-8mm,弯曲处至檐部较窄,花被管外被白色长柔毛;檐部近盘状,直径2-3cm,边缘3浅裂,裂片平展,近等大,黄绿色,基部具紫色短条纹,喉部黄色;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蕊柱基部;子房圆柱形,被长绒毛;合蕊柱顶端3裂,裂片向下延伸,具疣状突起。蒴果长圆柱形,长3-7cm,具6棱。种子倒卵形,背面微凸,腹面微凹。花期4-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

根茎和根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木兰花碱(magnoflorine)及挥发油。马兜铃总酸性成分含量为0.31%。

性味

苦;微辛;微寒

归经

肝;胃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散瘀止血;清热消食。主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腹痛;痢疾;鼻衄;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研末,1-1.5g,开水送,每日2-3次。[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毛叶小寒药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毛叶小寒药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