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居仁堂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比較》是中國當代作家居仁堂主的散文。
作品欣賞
比較
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
不比較,就不知高低。個子高與低,是在比較中產生的。與高個相比,你是矮個,與低個子相比你是高個。當然比較還有一套標準,比如平均身高,與平均身高比較,也能得到結論。
不比較,就不知道人的善惡。善相對與惡,如果沒有惡,也無所謂善,正因為了有了比較。才有了善惡。如果天下都是惡人,也都是善人,如果天下人皆善,而不知何為惡,善也就不稱之為善。只是司空見慣的處事為人的方式。
沒有比較,就不知道人之智商是有高低的。多少考中清華北大的學子,在高中時及以前是寵兒,進到北大清華後,顯不出優勢了。有的學子就會失落。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比較的緣故,以前的寵兒,面對都是曾經的寵兒,現在比較之下,沒有優勢可言。有了比較,才知道天外有天,需要更加努力,才能站穩腳根。不再受寵,才知道另一種感受是如此真切。
沒有比較,就不知一個女人的美醜。燕瘦環肥,雖然各有各的標準,但肥瘦都是在比較中確定的。如果沒有比較,這個世界上的女人就沒有美醜。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個女人,就是再丑也是美女。因為沒有人可與之比較。
沒有比較,就不知朋友們哪個是真情,哪個是假意。有的人在你成功時緊隨,而失敗時遠離,有的人可以榮辱與共。
沒有比較,就知現在生活的好,也不知道幾十年前的日子的苦。五十年前的河南鄉村,一天三餐以紅薯為食,煮紅薯,蒸紅薯,紅薯切片成為紅薯面,打成面蒸紅薯面窩頭。一年每人只有六十斤小麥,只夠招待客人和過年過節。那時的鄉下人讓貧窮限制了想象,以為人生就是如此,安於貧困。改革開放後,才知道日子可以這樣過。天天可以吃肉,能住樓房,人人有手機,家裡一應電器俱全,鄉村人家也可以看彩電,安空調,冬天也可用暖氣。燒飯不用柴草,喝水不用到井裡打水挑水了,自來水安裝到家了。上年紀的鄉村人因為有了比較,對當下的生活感到了幸福。而90後00後的孩子們,一出生即是這樣的生活,他們並沒有感覺到特別的幸福。還在呼叫生活的壓力山大。兒子大舅曾說,當年以為人生下來就是吃紅薯,每年遇荒春,下雨柴禾濕了難做飯,這樣的日子是正常的,天生如此,並不覺得苦。誰能想到還有現在這樣的日子。
人生每天都在比較。在比較中生活,在生活中比較。買東西貨比三家,交朋友要過三春。不然,真不知哪家貨好,哪個人真誠。
只有比較後,才知道先進與落後,才能決定努力的方向。不比較就會固步自封狂妄自大,不比較就難以活出滋味。不比較就可能安於現狀。
有的比較後的結果可以說出來,有的比較後的結論不可與外人語。
作者簡介
劉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學愛好者。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作家協會會員。珠海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