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比目魚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比目魚肌

比目魚肌由其形狀而得名,它在腓骨、脛骨後,橫插在腓腸肌之下,一直插到小腿內側,因此從正面看,小腿內外側腓腸肌的下邊都可以看到它,而且此時對內側起的形體作用更大。

比目魚肌是腿部重要結構之一。腓腸肌下面的扁平的小腿的肌肉,起自脛、腓骨上端的後面,因形似比目魚,故名比目魚肌。它與腓腸肌合稱小腿三頭肌。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比目魚肌
  • 外文名:soleus
  • 起點:膝關節脛骨後端與腓骨頭
  • 止點:下方匯入跟腱止於足底
  • 作用:旋轉腳面,提足

一、概述

1.比目魚肌:系小腿後群肌之一。位於排腸肌的深面。起自脛、腓骨的上端,向下與腓腸肌2頭肌會合,在小腿上部形成膨隆的肌腹。向下續為跟腱,止於跟骨結節。受脛神經支配。此肌肥厚、強健,對人體站立、行走、跑跳等有重要作用。

小腿後側淺層肌肉,起自脛骨膕線,脛骨內側緣中1/3,腓骨頭及腓骨上1/3的後面及腓腸肌二起端的纖維弓,向下到小腿中部以下,與腓腸肌移行為扁腱,參與跟腱的構成,肌纖維的排列作雙羽狀,肌肉的起點為腱纖維所加強,構成比目魚肌的腱弓橫架於小腿的骨間隙上。比目魚肌由脛神經支配,主要作用在行走時能抬起足跟,即跖屈踝關節,如止端固定,仍能屈膝關節。

2.比目魚肌線:由Levine於1976年提出,是一種解剖上的正常變異。它起始於脛骨近端而向遠側和內側斜行,終止於脛骨內緣。是比目魚肌起端的一部分。X線表現:側位片此線位於脛骨近側的1/3的後方,呈線狀骨嵴樣凸起,而其下方的骨質結構完全正常。正位片表現為一條緻密的斜行線影,不應誤認為病變。

3. 腓腸肌:系小腿後群肌之一。緊位於皮下,其深方為比目魚肌。此肌以內側頭和外側頭起自股骨內、外上髁的後面,向下與比目魚肌3頭會合,在小腿上部形成膨隆的小腿肚,向下續為跟腱,止於跟骨結節。此肌與比目魚肌共3個頭,故又稱小腿三頭肌。小腿三頭肌可以使足跖屈(上提足跟);在站立時,固定踝關節,防止身體前傾。受脛神經支配。

腓腸肌為小腿後側群淺組肌肉。有內、外二頭,內側頭起自股骨內側髁上的三角形隆起,外側頭起自股骨外側髁的近側端,在二頭的深面各有一滑膜囊。腓腸肌的二肌腹增大,在膕窩下角彼此鄰近,所成夾角多為25°~30°,此肌下行與比目魚肌移行為跟腱,止於跟骨結節。腓腸肌的動脈發自膕動脈、靜脈與動脈伴行,注入膕靜脈或小隱靜脈。腓腸肌的神經全部來自脛神經。包括內、外側肌神經。腓腸肌在行走及站立時能提足跟向上,直立時,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都參加強固膝關節,並調節小腿和足的位置。脛前皮膚缺損或深部竇道及瘢痕,可以切取腓腸肌內側頭及其皮麵皮膚所形成的肌皮瓣向前旋轉。腓腸肌還可影響足的縱弓,該肌癱瘓或萎縮時,足縱弓將加深。該肌由脛神經支配,股骨髁上骨折時,因腓腸肌收縮遠側端常自後移位。

二、解剖結構

腓腸肌位於小腿後麵皮下,比目魚肌表面,有內外兩個頭:外側頭起自股骨外上髁;內側頭較高,起自股骨內上髁。兩個頭的肌束向下,約於小腿中部相互愈着,移行於較厚的腱膜,此腱膜再與深面的比目魚肌腱膜愈着,構成一個粗大跟腱,(calcanean tendon)(achilles t.)止於跟骨結節。此肌收縮,近固定時,使小腿屈和足蹠屈。遠固定時,拉股骨下端及小腿向後,從而使膝關節伸直。

腓腸肌與比目魚肌組成小腿三頭肌,是維持人體直立的主要肌肉之一。在走、跑、跳中,對足蹠屈蹬地起到重要作用。腓腸肌受脛神經支配。

比目魚肌:位於腓腸肌深面,幾乎被該肌所遮蓋,其形狀如比目魚,故名。起自腓骨上端、脛骨膕線、脛骨體後面內側中1/3等處,肌束向下移行於一腱,與腓腸肌的腱一起合成跟腱,止於跟骨結節。此肌收縮,使足屈並外旋,遠固定時,牽引小腿向後,使膝關節伸。

比目魚肌與腓腸肌一起合稱為小腿三頭肌,是維持人體直立的主要肌肉之一。在走、跑、跳中,對屈足,使人體蹬離地面起到重要作用。比目魚肌受脛神經支配。

1.起點:脛骨比目魚肌線,脛後肌膜,腓骨頸和腓後筋膜。

2.止點:跟骨結節。

3.扳機點位置:

(1)腓腸肌起點遠端。

(2)腓骨頭。

(3)腓腸肌起點遠端上外側。 4.牽涉痛:①跟腱,足跟後方,足底,扳機點的附近;②小腿後面上半部;③同側的骶髂關節。

三、與比目魚肌相關的疾病

Charc-Maric-Tooth綜合徵:

又稱進行性神經性肌萎縮、腓骨肌萎縮症(peroneal muscular atrophy)、遺傳性神經源性肌萎縮(hereditary neurogenic musculara trophies)、Tooth綜合徵、進行性腓骨肌萎縮(pro-gressive peroneal muscular atrohy)、夏科-馬里-圖思病。 本綜合徵最早為Charc、Maric及Tooth在1886年各自報道而得名。我國1959年陳諒等首先報道之後仍時有報道。1984年聞立斗等報道一家族3姐妹罹患,除有本病特徵外,還伴有眼部症狀和心肌損害等多系統損害的特殊類型。

病因

有明顯的家族性,多基因性家族性遺傳性疾病,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亦有隱性遺傳或伴性遺傳。

病理

主要為周圍神經遠端對稱性、節段性脫髓鞘和軸突變性,伴有Schwann細胞和結締組織過度增生,特別是頸膨大和腰膨大的脊髓前角及Clarke柱細胞消失和脊髓小腦束的輕度變性。

臨床表現

多於20歲前發病,起病隱襲,經過緩慢。初為諸腓骨肌進行性萎縮,兩足不能背屈而向下懸垂,步行時必須高舉兩足,形成所謂「上樓梯」的步行式。由於腓骨肌萎縮,致兩側性馬蹄內翻足,足跖骨間肌萎縮致成弓形足及爪形足。亦可有手部小肌(大小魚際肌和骨間肌)萎縮無力,逐漸波及臂部、肩部等。亦可伴有視神經萎縮,長久之後,可演變為四肢弛緩性癱瘓。少數病例僅有手部肌萎縮,而不侵及下肢,腱反射減弱,在被侵部位有知覺障礙、感覺異常和疼痛等,但其進行較運動障礙為慢。皮膚營養障礙,尤以下肢為常見,下肢肌萎縮很少超過大腿的1/3,因而大腿呈「倒酒瓶樣」。合併有趾攣縮的股脛型進行性肌萎縮者稱為Brossard綜合徵或Erchhokst型進行性肌萎縮。一般病人能活至高齡,直接因本病死亡者不多見。 實驗室檢查:腦脊液正常,偶見蛋白輕度增加。肌電圖示運動神經傳導速度下降,萎縮肌肉有失神經支配,可見肌顫與束顫,波幅減低,並可見大波幅多相電位等。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患者年輕,開始於雙下肢肌萎縮,尤其萎縮呈「倒酒瓶樣」的特殊形狀,病程進展緩慢等特點,診斷不難。但須與下列疾病鑑別。①進行性脊肌萎縮症:起病於成年後,先發生於手的小肌肉萎縮,且無感覺障礙。②Friedreich共濟失調:亦有弓形足,但有眼球震顫、共濟失調、伸性跖反射、脊柱後側凸等,而四肢萎縮少見。③多發性神經炎:有四肢末梢的肌萎縮,常有腓腸肌疼痛及壓痛,襪子手套樣的末梢型感覺障礙較腓腸肌萎縮明顯。

治療

本徵無特殊療法,可做按摩、體療,鍛煉可幫助肌肉功能的恢復,矯形外科可糾正步行障礙[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