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吉特·尼爾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比爾吉特·尼爾森 | |
---|---|
原文名 | BirgitNilsson |
出生 |
1918年5月17日 瑞典西卡魯普 |
國籍 | 瑞典 |
職業 | 女高音歌唱家 |
人物介紹
比爾伊特·尼爾森(Birgit Nilsson),瑞典女高音歌唱家。1918年5月17日生於瑞典西卡魯普。年少時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唱歌。1941年,進入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主攻聲樂,她的聲樂教師是希斯洛普。1946年,尼爾森在斯德哥爾摩皇家歌劇院初次登台,扮演韋伯的歌劇《自由射手》中的阿嘉德一角。1947年,出演了威爾第的歌劇《麥克白》中的麥克白夫人和理查·斯特勞斯的歌劇《玫瑰夫人》中的元帥夫人。這些演出特別是後一部歌劇,為她帶來了極高的聲譽。 Birgit Nilsson尼爾森最出色的成就是演唱瓦格納的歌劇。她被公認為是這位德國作曲家歌劇作品的最佳歌唱家。尼爾森演唱的第一部瓦格納歌劇,是1954年在慕尼黑上演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她成功地扮演了布倫希爾德,並與這一角色結下了不解之緣。尼爾森於1957年在拜羅伊特音樂節上主演了瓦格納歌劇《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後,名滿全歐。此後,她成為這一紀念瓦格納的重要活動的不可或缺的人物。評論界認為,由於有了尼爾森,瓦格納的歌劇獲得了新生。此外,尼爾森還能廣泛演唱德國和意大利其他作曲家的歌劇作品。她對莫扎特、貝多芬、威爾第、普契尼、理查·斯特勞斯歌劇的理解和詮釋,同樣被人稱道。她與其他著名歌唱家共同錄製的《阿依達》、《圖蘭朵》等,成為最優秀的唱片。 尼爾森的歌唱壽命很長。她在年逾花甲後,仍寶刀不老,嗓音嘹亮如昔,堅守在大都會歌劇院。她不僅沒有減少演唱的劇目,反而還增加了新角色。對此,尼爾森自豪地說,「我不擔心有一天嗓子會出問題,只要我感覺還能唱,我就會繼續唱下去」。尼爾森的嗓音具有像小號般的金屬色彩和威力,音域寬廣,持久力更是驚人,素以音量宏大、氣勢懾人著稱。多明戈回憶說,「尼爾森嗓音的洪亮與力度竟使她的聲音聽上去如同霹靂一樣」。當她61歲演唱《眾神的黃昏》時,「她那獨出一格的聲音像激光一樣集中而具有穿透力,在細微的樂句和金屬般的高聲區中,她的氣息控制得極為考究」。 在 20 世紀上半葉的歌劇舞台上,那些偉大的瓦格納女高音清一色地都由來自北歐的 歌唱家所壟斷。被譽為「世紀之聲」的克爾斯滕· 弗拉格斯塔德(Kirsten Flagstad,1895-1962)就來自挪威,她曾雄踞美國大都會歌劇院首席女高音近 20 年;而在挪威的鄰國瑞典,二戰後竟同時湧現出兩位傑出的女高音,她們不僅在同一年出生,且都以演唱瓦格納作品而稱譽於世。她們就是阿斯特里德·瓦奈(Astrid Varnay,1918-2006)和比爾吉特·尼爾森,其中又尤以尼爾森的影響更大,成就更著,她被公認為是弗拉格斯塔德最當之無愧的繼承者,是 20 世紀下半葉的「瓦格納女神」。
尼爾森的成才經歷具有令人嘖嘖稱奇的傳奇性。1918年5月17日,本名為瑪爾塔·比爾吉特·斯文森的她出生在瑞典南部城市斯科納一個叫卡魯普的村莊裡。她的父母都是從事田頭農活的農民,並且自她父親上溯六代也都是農民。這個世代務農的家庭或許做夢也不會想到家裡將會孕育出一位偉大的歌唱家。尼爾森從小就對音樂特別敏感,3歲時就能在母親為她買的玩具鋼琴上把聽到的鄉間民謠彈奏出曲調來。她曾告訴採訪者自己在還不會走路之前就已能唱歌了,並且還不忘加上一句:「我甚至在我的夢境裡也在唱歌。」不過,長大後的她也跟隨父母從事農業勞動,在田裡種植甜菜和土豆。她的音樂天賦第一次被發現還是在她當教堂唱詩班歌童的時候。一位合唱團領班在去教堂時路過她家附近,就聽得一個清脆而透亮的童聲悠然響起。 他循聲而至,當即表示願意推薦這個農夫的小女孩去上專業的聲樂課。於是,尼爾森被送到博斯塔德跟隨一名叫拉格納爾·布倫瑙的教師學習。23歲那年她考上了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蘇格蘭男高音約瑟夫·希斯洛普(Joseph Hislop,1884-1977)。希斯洛普曾教出過著名的瑞典男高音比約林,也算名師一個。不過,從小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唱慣了的尼爾森卻無法適應學院式的聲樂教學,對於老師的指導全然不得要領,即便後來又為她換了一名丹麥籍的歌唱家阿爾內·森內加德(Arne Sunnegard)也是枉然,於是她乾脆放棄了音樂學院。
正如尼爾森成名後一直所堅稱的那樣,她認為自己的成功完全得自自學成才,「舞台才是最好的老師」成為她藝術事業的座右銘。自我摸索的過程是曲折、痛苦的,但也是卓有成效的。事實證明這種自我完善的學習方法使她受用了一輩子。1946 年, 28 歲頗有些大器晚成的尼爾森在斯德哥爾摩的皇家歌劇院實現了自己的處女秀,連續三晚她都飾演韋伯《魔彈射手》里的女主角阿加特。這位無師自通的大姑娘還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不料由於事先沒有吃透作品,硬生生地把自己的處女秀給演砸了。有道是「福乃禍所依」,轉眼到了第二年,尼爾森人生中的貴人出現了,他 就是德國指揮家弗里茲·布什(Fritz Busch,1890-1951)。布什是應歌劇院之邀準備上演威爾第的《麥克白》的。孰料飾演麥克白夫人的女高音臨時爽約,這一次,早已臥薪嘗膽多時的尼爾森再也不想錯失這來之不易的機遇了,她成了「救火隊員」。她成功了,她的演唱贏得了舉國的關注。在布什的舉薦下,一連串的演出合約接踵而至,從理查·施特勞斯、瓦格納到威爾第、普契尼,甚至是柴科夫斯基的歌劇角色都由她搬上了斯德哥爾摩的舞台。在藝術生涯的初期,她走的還是抒情—戲劇(即 spinto)的路子。在此期間她用瑞典語飾演了《唐璜》里的安娜,《波西米亞人》里的咪咪,瓦格納《唐豪瑟》里的維納斯和《漂泊的荷蘭人》里的森塔,還有柴科夫斯基《黑桃皇后》里的麗莎以及理查·施特勞斯《玫瑰騎士》里的瑪莎琳。在1949 年,她又與本國的另兩位女高音榮迪斯·施姆貝里(Hjordis Schymberg,1909-2008)和伊麗莎白·索德斯特羅姆(Elisabeth Soderstrom,1927-2009)聯袂獻演了《納克索島上的阿里阿德涅》。將尼爾森推向國際樂壇的仍然是弗里茲·布什。在他的提攜下,尼爾森於1951年第一次走出國門,在英國的格林德伯恩歌劇藝術節上她試驗了莫扎特歌劇《伊多曼紐》里的埃勒特拉,這是她在瑞典以外塑造的第一個重要的角色。獲得了公眾的一致肯定後,她又於 1953 年出現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舞台上。這一次她展現給世人的是瓦格納歌劇《羅恩格林》和《女武神》里的埃爾莎和齊格琳德。在維也納的成功對於尼爾森有着標誌性的意義,因為她對這兩個人物角色的出色詮釋使人們認準了這位 35 歲的戲劇女高音是繼弗拉格斯塔德之後最優秀的瓦格納女高音。恰在此時那位昔日的「瓦格納歌劇女王」已公開宣布退出歌劇舞台,於是這樣的新舊交替便更顯得其順理成章、合乎「天意」了。既然已征服了維也納,那麼瓦格納歌劇的聖地拜羅伊特就不再是遙不可及了。
1954年,尼爾森在拜羅伊特藝術節上又以埃爾莎這個角色征服了瓦格納的忠實擁躉,就連向來對瓦格納歌劇喜歡骨頭裡挑刺的樂迷們也為之心悅誠服。從此她就成為每屆拜羅伊特藝術節的固定主演,她作為瓦格納作品權威演釋者的地位也由此而最終確立。 [1]